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逐漸失去了約束力

從春秋時期晉楚、晉秦、吳越的關係,已可見在春秋末年“信用”的觀念逐漸淡薄,已經不是彼此交往的重要依據了。

由此可見,戰國時期不講信用的風氣,似乎是有跡可循的。

魏國在戰國初期,仍遵守着春秋時代“講信用”的傳統

時至戰國,魏國在戰國初期可算是國力最強大的國家,承續着春秋時期晉國的基礎。三家分晉後,魏國得到山西西南部的部分,坐擁地利之便——此地是所謂的“表裏山河”。

魏文侯在位時,一方面率先進行了一連串的變法改革,建立了權力較為集中的政體,使得國家迅速強大;另一方面團結三晉,使韓、趙接受魏的領導。如《戰國策》所言:“韓、趙相難,韓索兵於魏……已乃知文侯以講於己,皆朝魏。”

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逐漸失去了約束力

《東周列國·戰國篇》魏文侯劇照

有關魏文侯還有另一段記載,反映了當時魏國仍具有重視信用的道德風氣,便是著名的“文侯與虞人期獵”。

魏文侯猶有春秋時講求信義的傳統,因此得以率領韓、趙,不斷地擴張自己的勢力;魏國在戰國初期頗具有類似春秋霸主的地位,且仍遵守着春秋時代的道德傳統。

在魏國的統領下,三晉暫得和平共處,各自向外兼併發展。三晉與楚因梁西榆關一帶的土地常有衝突,因為榆關是南北交通的要塞,所以三晉與楚多次為此發生戰爭。

然而,在屢次伐楚的過程中,趙國卻幾乎沒得到什麼土地,因此伐衞奪其土地來作為補償。

衞國向魏國求救,魏武侯率軍前往救援,敗趙於兔台,然而楚國卻出兵救趙伐魏,趙與楚聯合大勝魏國。

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逐漸失去了約束力

“三家分晉”畫像

韓、趙原在魏的領導下,形成一個合作聯盟共同對付楚國,但是為了求得擴張領土,趙國伐衞遭到當時大國的魏國制止,楚國卻幫助趙國對付魏國。

與三晉發生多次戰爭的楚國,竟與應為世仇的趙國聯合,而原本與魏關係親密的趙,竟與楚聯合伐魏,正説明了戰國時期彼此互信的基礎薄弱。

由此不難發現,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已不再講求信用,皆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互相爭戰。基於利益的考量,敵國可以聯合,而原本親近的與國則反成為敵人。

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不再有約束力

對於魏國的獨大,其他各國如趙、韓、齊、秦等是十分不滿的。因此在“馬陵之戰”後,齊、趙、秦便趁機進攻魏國。魏國公子卬和秦國商鞅的戰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其結果是魏公子卬因為輕信了商鞅之言而被俘虜。

魏公子卬被俘雖是魏國的恥辱,魏國也從此戰後地位衰落,但更重要的是,商鞅與公子卬盟,卻破壞了盟約。

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逐漸失去了約束力

商鞅劇照

商鞅的行為是嚴重的不講信用,也是戰國時代風氣敗壞的重要指標之一。

戰國是一個“對抗”的時代,諸侯為了彼此之間的利益,是仍需要外交、聯盟空間的,所以會盟在戰國時偶有出現。

然而,各國的目的並不是結盟修好、維持和平,而是拉攏與國、擴張自己的勢力,因為秦、楚、燕、齊、韓、趙、魏先後進行改革,逐漸成為權力收歸中央的國家,他們為了取得土地、人口和租税,莫不想盡辦法擴張勢力。

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使大國之間互有會見,也阻止不了他們為國家利益所引發的激烈兼併戰爭。

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逐漸失去了約束力

《東周列國·春秋篇》鄭莊公劇照

為了穩固各國間的互信關係,“交質”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實際上早在春秋初期已有交質的情形,最為有名的就是周天子和鄭莊公“交質”。

春秋時代交質有六例,戰國時代則有二十四例。戰國時期偶爾會出現會盟無效、必須再以人質作為抵押的情形,尤其此時期的質子,多以太子為主,可見彼此之間的互信關係是相當脆弱的。

戰國時期,最出名的不講信用的案例,可能就是“楚絕齊”了。

在五國合縱失敗後,秦國的策略是拆散齊、楚聯盟,因為此時齊國強大,所以秦國意圖打擊削弱楚國。秦假意要把侵佔的商於之地六百里歸還於楚,條件是楚必須閉關絕齊。

楚懷王聽到可以不費兵卒而復得商於之地,非常高興,馬上派人到齊宣佈絕交。結果他不僅被騙,還因憤怒貿然興兵,遭受了接二連三的慘敗。

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逐漸失去了約束力

楚懷王劇照

戰國七雄爭強,為了自身利益,國與國之間不惜詐騙,“信用”已無法如同春秋時代那樣發生作用,人心因而為之一變。

戰國時代各國間不斷的戰爭,已經説明守信是件困難的事。春秋時代能以會盟表示互信,乃是因為“小國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可是在戰國時代,各國面對利害關係利慾薰心——讓小國得以生存、百姓能夠生息的和平理想,被遠遠地拋在利益之後。

國與國過去縱然是盟友,也會在下一次戰爭中成為敵人。背信棄盟的行為已經不是恥辱,反而有時成為致勝的關鍵。因此,“信用”不再有約束力,遂走向衰落的命運,也宣告了“戰國”這個殘酷時代的來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7 字。

轉載請註明: 戰國時代,七雄爭強,“信用”逐漸失去了約束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