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何崇禎帝所罵的“逆賊” 最終成了明朝忠實保衞者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1644年春天,李自成大軍攻陷北京城,崇禎帝留下最後一道“罪己詔”後自縊而亡。

在這道“罪己詔”中,崇禎帝痛陳:“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帝口口聲聲所罵“逆賊”,就是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直到死前一刻,崇禎帝還對“逆賊”罵不絕口,堪稱恨之入骨,恨不得寢皮食肉。

可是,崇禎帝做夢都想不到,當他死後,李自成、張獻忠等“逆賊”,竟然不約而同,調轉槍口一致對外,成為大明王朝的忠實保衞者。有的如李定國,堅持抗清事業達10多年之久,沉重地打擊了清廷。


第一個舉起反清大旗的是李自成。

在明末各路農民起義軍中,李自成實力最強,也最為崇禎帝痛恨。崇禎帝發了6次“罪己詔”,幾乎次次都與李自成有關。然而,崇禎帝死後,李自成便在山海關與清軍進行了一場惡戰。此後,李自成就將清軍當作了主要對手。在幾次惡戰後,李自成敗退湖北,於湖北通城九宮山麓被地主武裝殺害,時年39歲。

第二個舉起反清大旗的是張獻忠。

1644年,當李自成打進北京時,張獻忠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明朝覆滅後,清廷對張獻忠軟硬兼施,一邊派兵征伐,一邊下詔誘降。張獻忠置之不理,反而增強了抗清的決心。1646年,張獻忠率部離開四川,北上抗清。不幸在戰鬥中中箭去世,時年僅41歲。


李自成和張獻忠先後去世,他們留下了抗清的火種。他們的部下,活躍於大江南北,採取“復明抗清”政策,輔助南明朝廷,抗擊清軍,抒寫了可歌可泣的一幕幕。

在李自成方面,有郝永忠、李過、田見秀、高一功、劉芳亮、高桂英等人。事蹟較為突出者為郝永忠。郝永忠本是李自成軍中一名旗手,故名“郝搖旗”。郝永忠在李自成死後投降了南明政權,賜名永忠,因而得名。郝永忠多次打敗清軍,還被永曆帝封為南安侯。10多年間,郝永忠轉戰於兩湖和四川之間,於1663年被清軍俘虜殺害。

在張獻忠方面,有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馮雙禮等人,其中,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是張獻忠的養子。早在北上抗清之前,張獻忠就對養子們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們歸順明朝,抗擊清廷,“明朝三百年正統,未必遽絕,亦天意也。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

在這5人中,李定國表現最為卓越。他擁立南明政權,成為永曆帝的擁護者。1652年,李定國在“桂林之戰”中逼死清廷定南王孔有德,在“衡州之役”中斬殺清廷敬謹親王尼堪,使得清廷一聽到李定國的名字都感到害怕。清廷甚至打算放棄湖南、廣東、廣西、江西、四川、雲南、貴州7省,與李定國媾和。


張獻忠養子孫可望的經歷比較複雜。孫可望在在聯明抗清問題上與李定國發生分歧,矛盾越來越大,最後,孫可望投降了清廷,被封為義王。不過,就算這樣,孫可望也堅持了12年的抗清事業。比之崇禎帝當初信賴的吳三桂、祖大壽、洪承疇等人,不知道強到哪裏去了。

李自成、張獻忠以及他們的繼承者,為什麼在清軍入關後,變成明朝的忠實保衞者?這與他們的民族主義立場有關。

李自成、張獻忠的身份都是農民,最初,他們揭竿而起,反抗明朝統治,無非是為了獲得生存。他們與明朝之間的矛盾,是一種內部矛盾。而當清軍入關後,這種內部矛盾就變成了民族矛盾。李自成、張獻忠以及他們的繼承者,敏鋭地看到了這種變化,並根據這種變化對他們的戰略目標進行了重大調整。為此,他們願意擁護他們原來的敵人:明朝統治者,來抗擊新的勁敵:清廷。


他們,才是真正是“識時務者”。

反觀南明政權,在整個弘光時期,其統治者都看不到這種變化,依然將農民軍當作最大的敵人,甚至不惜勾結他們原來的敵人:清廷,採取了“聯虜平寇”的策略,試圖聯手扼殺農民軍。以至於他們一度將打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的吳三桂封為薊國公,大加獎賞,鬧下荒唐滑稽的一幕。

【參考資料:《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