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遺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身

兩宋遺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身

兩宋遺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身

秦檜,字會之,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生於江寧(今江蘇南京)。秦檜二十五歲進士及第。據説,還是狀元。他出身於官宦家庭,父親做過做過七品縣令。以秦檜的學識和地位來看,在當時也算是頗負盛名的學問家、書法家、政治家、外交家,儼然一派宗師。當時,書生才子們若能得秦檜點提一二,便可身價倍增。

年輕時,秦檜在與社會上各色人等打交道中,練得頗為油滑機警。秦檜進士及第後,先任密州教授、後又任監察御史、御史中丞。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閏十一月,金兵攻下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及諸王、妃嬪、駙馬、公主、宗室婦女等都成了俘虜,被金人押解北去。第二年二月,金人立張邦昌為帝。孫傅、張叔夜等人堅決反對張邦昌的偽立,多次上議狀,秦檜這時也上了議狀,請求擁立趙氏,反對擁立張氏為帝。由於反對金人的意旨,他和孫傅、張叔夜等人一起被金人拘留。押至燕山府。四年之後,秦檜突然從楚州(今江蘇淮安)回到南宋朝廷,自稱是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而乘舟逃回。朝士之中,對此多表示懷疑,秦檜與張叔夜等人一同被拘,為什麼秦檜能獨自逃回?又從燕山至楚州二千八百里,渡河越海,這一路上,要經歷無數關卡,況且兩軍對壘,防備甚嚴,即使他隨南侵金兵而來、途中金人放了他,也會把他的妻子家屬扣留,又怎能與妻子王氏等一同歸來?這不能不引起南宋朝野上下的懷疑。

秦檜是如何從燕山回到南宋的呢?據《北狩行錄》記載:秦檜與宋徽宗被俘到燕後,徽宗聽説兒子趙構已經即皇帝位,以為求和有了資本,自己有可能被金人放歸。就寫信給金帥宗翰,並讓秦檜修改潤色。秦檜又以厚禮賄賂金人,將這封以宋徽宗名義起草的文字極其卑下的書信送給宗翰。後來,秦檜被金主賜給其弟撻懶,秦檜百般逢迎撻懶,很快成為撻懶的心腹親信。

公元1130年,撻懶率兵南侵,任命秦檜為任用同行。秦妻王氏怕不能一同南來,夫妻倆暗商密計,奸狡地表演了一場鬧劇。兩人故意吵鬧,王氏對秦檜罵道:“我家翁父使我嫁汝時,有貲貨二十萬貫,欲使我與汝同甘苦,盡此平生。今大金國以汝為任用,而乃棄我於途中耶?”爭吵不已。撻懶住在秦檜的隔壁,撻懶之妻一車婆聞聲趕來,問明情況後,安慰王氏,説此事不用擔心,金國法令允許家屬同行。撻懶妻又轉告撻懶,撻懶同意王氏同行,又任命秦檜為參謀軍事、隨軍轉運使。金兵攻楚州時,兵營紮在孫村浦寨中。楚州城淪陷,兵營中的金兵紛紛奔入城內搶劫。秦檜乘亂,同王氏、家僮硯童、興兒及親信翁順、高益恭等人乘船“掛席而去”。來到漣水軍界時,被丁祀水寨的巡邏兵捉獲,綁了準備拉去殺頭。秦檜見事不妙,喊道:“我是御史中丞秦檜”。此地誰人認識他?反而將他凌辱拷打了一番。秦檜情急中大喊:“這裏有沒有秀才?秀才當知我姓名。”恰巧有個賣酒的王秀才在場,這傢伙想在眾人面前露個臉,本來不認識秦檜,卻假裝熟識,到秦檜面前,作個長揖説:“中丞安樂,勞苦不易。”大家一看,既然王秀才認識,也就以禮待之。次日,丁祀讓王秀才等人送秦檜到南宋行在。

但是,當時的宰相範宗尹、同知樞密院事李回等人素與秦檜私交很好,向宋高宗擔保其忠。加之他被俘前表現出了“氣節”。此時他又提出:“我有一策,可聳動天下。”引起了宋高宗的興趣,秦檜所謂的奇策就是“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建議南宋與金國劃江而治,果然與高宗趙構的心思十分合拍,於是,立即被任命為禮部尚書。不久,他恩將仇報,擠掉曾經推薦過他的宰相範宗尹,取而代之。秦檜專權後,日以求和、排擠打擊抗戰派為事,他的逃歸,更引起人們的懷疑。後來,秦檜單獨做了宰相,力主對金屈辱和議時,臨安府就有百姓出榜帖:“秦相公是細作!”

歷史上,一些學者認為,韃賴所以信任秦檜,是因為他是金國的主和派。他率領大軍南下帶上秦檜,自然是為了同南宋講和。縱觀秦檜回來執意講和的所作所為,和“南自南,北自北”的主張,秦檜在金時,為宋徽宗上書粘罕求和,粘罕大喜,賜錢萬貫絹萬匹。進攻楚州時,“乃使乘船艦全家厚載而還,俾得和議為內助”,金國大臣考慮南京復仇事,認為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順我”。忠獻王粘罕説,這件事在我心裏已醖釀三年了,只有一個秦檜可以用。我喜歡這個人,“置之軍前,試之以事”,表面上雖然拒絕,而內心中經常能“委曲順從”。秦檜始終主張“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政策,如能放他回南宋,他必得志。就這樣,金人決定放秦檜南歸。

秦檜本來也不是一個見利忘義之人,他的人生態度的巨大改變發生在他作為俘虜生活在北方的那幾年間,作為俘虜,秦檜面對強敵的欺凌,對國家民族前途產生了深深絕望。相信當時在北方忍辱偷生的北宋士大夫中,絕望的不僅僅是秦檜一個人。國破家亡,連皇帝本人都做了敵國的俘虜,陷身金營,飽受痛苦和羞辱,這種日子何時是頭?此時,他對宋廷救亡圖存、收復失地已經完全不抱希望,他放棄了過去的正義立場,向金人賣身投靠,心甘情願地充當金國在南宋的政治代理人這一卑鄙角色。在信心崩潰後,面對絕望,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有的人會失去對政治的興趣,放棄理想,或明哲保身,或別有寄託,或隱逸出世,或默然承受,於苦悶孤獨中度過一生;有的人則會選擇投機,通過變節投敵而再次求得榮華富貴,秦檜選擇的就是後一條道路。

秦檜一旦掌握了權勢,就開始了他議和妥協的打算。秦檜在做御史中丞時,也是一個主戰派,但自從他當上宰相後,則成為不折不扣的議和派代表人物,推行議和保全、妥協退讓的屈辱外交政策,對金國年年納貢、歲歲稱臣,遭致朝中主戰派和江湖仁人志士的非議和批判,並被朝廷罷相七年。最不能讓人容忍的是,他謀害忠良,殘害了千古忠義之岳飛。

從紹興八年開始,到紹興十一年底,和議告成,中間反反覆覆,秦檜費盡心機,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地排除各種阻力。第一次與金人和議時,大小朝臣反對者很多,秦檜接受勾龍如淵的建議,操縱枱諫,把反對派全部趕下台。胡銓上書,請斬秦檜、王倫、孫近以謝天下,在朝野引起很大震動,宋高宗一時不知所措,説自己本來就沒有做皇帝的野心,只不過想奉養老母。秦檜就以辭職相要挾,不僅把胡銓流之遠方,還逼着高宗下了一道詔書,戒喻中外,不準效尤。以此,與金人達成了一次沒能實現的和議。秦檜還積極破壞南宋軍民的抗戰活動。紹興十年,金人背盟,再一次進攻河南、陝西,南宋軍民奮起抗擊,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秦檜則千方百計從中破壞。劉錡順昌大捷,打算乘勝前進,秦檜奏請下詔令劉錡“擇利班師”;岳飛郾城大捷,力請深入敵境,收復舊疆,宋高宗也受到鼓舞,令岳飛與楊沂中、劉錡共同相度,約期前進。秦檜則釜底抽薪,急令韓世忠、楊沂中、劉錡從兩淮撤軍,以孤軍不可深入奏請下詔令岳飛班師,一天連下十二道金字牌,致使功敗垂成,一個好端端的抗戰局面被斷送了。為了徹底解除心腹之患,秦檜還奪諸將兵權,誣殺岳飛父子及張憲,使軍無統帥,士無戰心。這樣一來,不但和議的阻力排除了,而且造成了非和不可的局面,宋高宗即使想反悔也不可能,在和議中想提出對等的條件也不可能。事實説明,南宋向金乞和,秦檜是主要的責任者。秦檜身為一國宰相,卻是金國的間諜走狗,這正是南宋被迫屈膝求和的主要原因。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公元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連他的兒子岳雲也慘遭株連。《宋史》中曾經提到,岳飛被賜死,兒子岳雲及張憲在鬧市裏被誅殺。按照這裏所説的賜死,以一般的理解來看,就是皇帝趙構下旨賜死的意思。皇帝為什麼殺死赫赫有名的大將呢?主要是有人從中作梗。

岳飛武將出身,威名赫赫,他主張堅決抗金,成了秦檜求和最主要的阻礙力量。於是,秦檜不時地向宋高宗進言,説岳飛觸犯了宋朝的祖宗家法。宋朝的建立是上承五代武官專政,藩鎮割據的嚴重局勢,鑑於這種背景,所以,宋朝創建制定法度時,就特別注意防止武官掌權,並且力主子孫們實行文治。可是,岳飛自從高宗建炎三年開始,率領軍隊抗擊渡江南侵的金軍,馳騁疆場十多年,大多數戰役都是以少勝多,岳飛的威名從此響徹中原,讓金兵聞風喪膽,在金兵中流傳着這樣的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聲望早已超過了秦檜,這位秦檜所不能容忍,於是他對高宗説,天下百姓知道有岳飛,卻不知道有皇帝了。高宗一聽這話,就不能不考慮岳飛的影響力了。當初宋太祖趙匡胤不就是被部下黃袍加身做了皇帝,高宗對此不無擔心,萬一岳飛勢力逐漸壯大,像苗、劉杭州兵變時所做的那樣逼宮,局勢就無法控制了。

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岳飛的影響力確實擴大了,十分顯著的便是,宋金雙方的力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於在建炎四年至紹興五年,南宋各位將士的奮勇殺敵,岳飛同時又派得力部下四處宣傳聯合抗金的主張,希望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抗金力量,這種做法的效果特別明顯,使得抗金力量迅速壯大了起來,河東、河北的義軍豪傑聯合成一股強大的抗金力量,金兵在北方的一舉一動都在抗金聯合軍的監視之下,這種局勢的發展使金國最勇猛的戰將金兀朮都產生了一種很強的挫敗感,他對部將説,這種情況是他自在北方起兵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不只是兀朮對岳飛和岳家軍感到恐懼,金國的其他大將也是這種反應。金軍大將烏陵思謀一向以善謀劃著稱,可這時卻只能安慰部將不要輕舉妄動,並且準備乖乖投降;金軍的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凱等人乾脆已經全都率領部下投降。金國大將韓常也打算帶領五萬人馬歸降岳飛。岳家軍的壯大和岳飛聲望的不斷提高,令秦檜坐立不安,再他一再的“臣重君輕”的進言下,宋高宗趙構終於和他走到了一塊。

這時,金將兀朮也把殺岳飛作為議和的條件。結果,秦檜一再陷害岳飛,宋高宗也疑忌岳飛掌握兵權,對岳飛反對議和不滿,他儘可把岳飛罷官閒廢,與韓世忠一樣的下場。公元1141年,在宋金議和的過程中,兀朮通過使臣告訴秦檜“爾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據參與陰謀的王次翁透露,當年二三月間,高宗“有誅飛意”。四月,罷岳飛、韓世忠、張俊三大將兵權,為投降賣國鋪平道路。按照秦檜預謀,先由張俊、岳飛害韓世忠,再用張俊害岳飛。而岳飛卻表示絕不參與謀害韓世忠的陰謀,他得知有人誣告的詳情後,立即派人飛報韓世忠。秦檜的圖謀沒有得逞。新仇舊恨使秦檜決定先對岳飛下手。秦檜為了向兀朮表示信用、求和投降,加速了督促宋高宗殺害岳飛,並説不殺岳飛,金人必將度過長江,嚇的宋高宗魂飛膽魄。

當時,宋、金、西夏諸政權對峙,身為南宋宰相的秦檜,實際上是女真皇朝派到南宋中央的一個代理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奸,他具有“挾虜勢以要君”的權力,特別是當他受宋高宗委託,充當降金的全權代表之後,他在南宋王朝的地位已是能夠玩弄趙構於股掌之間的角色。在《三朝北盟會編》一書中,有秦檜脅迫趙構的記載,所以,他才是南宋整個降金政策的真正炮製者。削奪岳飛等諸大將兵權,是秦檜整個投降計劃的一部分,岳飛反對削奪韓世忠兵權等一系列作為中,招惹了秦檜、張俊的怨氣,在“安撫”韓家軍失敗後,這兩人的陰謀便施到了岳飛及他的岳家軍身上,岳飛在諸大將中首先被誅,這是他反對秦檜投降賣國的結果。岳飛是女真貴族極其忌恨的人物,兀朮曾脅迫秦檜“必殺岳飛而後可和”。秦檜為了議和,他必殺岳飛。決心一下,即使是難以服天下的“莫須有”的罪名,秦檜也不惜使用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身”,岳墳前的這一千古絕對,反映了人民的忠奸之辨。

(本篇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65 字。

轉載請註明: 兩宋遺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