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關於熊孩子人們總是持有一種慣性思維,認為熊孩子就是被慣出來的。乍一看這個理論沒有錯但是很多事物就是經不起推敲,通過不斷地觀察以及案例分析之後,酷學君發現熊孩子被慣出來的並不多,實際上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潛移默化教出來的。

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熊孩子一詞其實並非是網友自創,而是結合河南、山東、江浙等地的方言之後,衍生出了一個普通話版的稱呼,根據百科資料顯示,熊孩子是指無法無天、沒有公德心而且存在破壞與擾亂秩序行為者的統稱。

熊孩子涉及的年齡範圍很廣從3、4歲到十幾歲的都有。同時被熊孩子的殺傷力所波及,通常人們只能自認倒黴,誰讓對方僅僅是一個孩子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我也查閲了近年來發生的實際案例還有國際一些知名的幼教心理學家的著作。最終我發現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其實正是把孩子往熊的方向去引導。

第一點:家長的教育方式並不是過於的放縱而是過於的嚴苛。聽上去有些概率學的韻味,的確放縱式的教育確實也有一定幾率誕生出有責任的好孩子,但是過於嚴苛的管教才是真正造就殺傷力極大的熊孩子。

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很多熊孩子看起來熊但實際上是因為無知以及安全意識缺失所導致,而被過度嚴苛管束出來的熊孩子才是真的具備破壞慾。因為好奇心一再的被壓制,所以在外面找到任何機會這類熊孩子都會開始把破壞性的特質展現。

而嚴苛的管束同樣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錯誤的認知,比如為什麼父母都是對的?這個世界是誰厲害誰就可以為所欲為。孩子產生這種心理家長沒有及時的發現並加以引導,最終突然有一天孩子爆發了,那麼很遺憾的通知您,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熊孩子。

第二點:家長自身的情緒變化彈性過大。喜怒無常的家長同樣會把這種行為傳遞給孩子,只要自己高興什麼都可以,只要自己不高興了隨時可以對人展現自己殘暴的一面。

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不但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同時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喜怒無常的人現實中總是沒有朋友。因為人總有安全意識,遠離喜怒無常的人同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很多人看到的熊孩子是沒有教養,胡亂的去搞破壞,傷及他人,好像是缺少家長教育與管理,但殊不知孩子這些行為實際上都是由內因所引起。

第三點:過於的自我為中心。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家長的引導方面的問題了。一些低齡段的孩子考慮任何問題都從自我出發確實屬於自然現象。但是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才是讓孩子認識世界的最好時機,很多家長偏偏忽略了這一點,於是任憑孩子的自主意識不斷髮展下去。

在關鍵的節點沒有做到該做的事情,缺少規則意識的教育方式,最終讓熊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的放大。直到這種意識超出了家長所能管控的範疇。現如今很多父母因為忙而把孩子甩給老人去帶,最終結果往往是孩子在父母面前很乖巧,但是卻在父母不在的時候無法無天。

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今日總結:

調皮的孩子雖然惹人厭,但是也不必太過於着急的給這類孩子貼標籤。熊孩子本身缺乏與人交流的機會,每個人面對熊孩子的選擇都有很多,可以直接跟熊孩子交流也可以選擇跟孩子的父母交流當然也可以選擇遠離。

想了解更多關於教育的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倍學優,帶你一起漲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5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