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都有爸爸媽媽給我留言,傾訴他們在和青春期孩子相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孩子的行為表現,自己的困惑和無助。鮮活的案例多了,我也發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今天這篇我就把和家長溝通中的所思所想所歸納整理出來,希望能給迷茫中的父母們一些參考。
當青春期的孩子遇到問題,大部分父母非常的焦慮,這些焦慮透過遠遠的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們想了很多的辦法,尋求同學的幫助,老師的幫助,專家的幫助,但仍有不少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那作為父母,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給孩子提供最為有效的幫助呢?
一、父母的自我修煉
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幫助,那麼“我們”就是這個“幫助”最重要的資源。一個人生病了去就診,他要找的那個醫生首先必須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這個病人才不會白跑,他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幫助。
父母的自我修煉是個延續的漫長的需要堅持的過程,永遠沒有終點。具體到當下孩子遇到的問題,父母的自我修煉在此刻需要做到的是自我的心理調節。
1.接受問題
即便我們心裏有一萬個不願意接受,孩子表現出了症狀,代表他在某些方面遇到了困難,如果我們還固着在心裏期待的那個完美形象上,我們就會在自己與自己較勁中枉費力氣。
2. 放低預期
有些父母認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期待問題可以在下一個太陽昇起的時候,一股腦消失得無影無蹤。對孩子的期待依舊是那樣的高標準,嚴要求,目標的預期依舊掛在那裏紋絲不動。當我們心愛的車紮了一個釘子,我們就得降低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預期,原來半個小時的路程,現在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我們要做的是找到最近的車鋪把車修好,然後繼續出發。
延伸閲讀:青春期困局:父母的最大問題,是企圖快刀斬亂麻
二、碎碎唸的嘮叨vs系統化的智慧
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父母的行為之一:嘮叨。有一個孩子説:一聽到我媽碎碎念,我就頭要炸,她説什麼我都聽不見。
當孩子説我們嘮叨的時候,我們要相信那是他的真實感受。當我們嘮叨的時候,我們是什麼心理呢?擔心孩子沒有聽到?再次提醒孩子?重複表達自己的焦慮?對自己和孩子都沒有信心?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沒説什麼啊,孩子依舊會説:不要嘮叨了,你很煩。這裏的“嘮叨”也可能是非言語性的,是指你不時不適的“出現”。
我在和父母的溝通中,對嘮叨有了更深的理解。當孩子遇到問題,我們教養的慾望在此刻變得更為強烈。短期內,我們的腦袋裏都是孩子,都是孩子的問題,於是:
1.看到任何問題,都有馬上撥亂反正的慾望,跟在孩子身後,見一個説一個;
2.重複出現的問題,焦慮感在此刻更加嚴重,重複我們的要求,孩子的錯誤,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你沒聽我的所以你重複這些錯誤;
3.走路在想,上班在想,時刻在反思,覆盤到一點心得,一絲“懺悔”,想到一個就給孩子留言一個。
我看過很多父母給孩子的這類留言,情真意切,但9成以上,孩子都不會有任何的反饋。避免碎碎念,我給父母的建議是:系統化、有智慧地和孩子進行溝通。
當我們在職場,需要和領導進行溝通,或者作為團隊管理者需要和下屬進行溝通時,我們會怎麼做呢?大概率,我們不會遇到一個問題,想起一個問題就去和領導溝通,而是有整理,歸類、彙總的前置工作,然後約一個明確的時間,將所有的問題充分溝通。在和孩子的溝通上,我們同樣可以參考這樣的方法:
1.預約孩子的時間。設置一個截止時間,但給孩子留出足夠的自我選擇空間。如:這週日之前,你自己定一個可以一起交流的時間。
優點:給孩子選擇權、不要求“立刻”“馬上”的即時交流尊重了孩子的時間空間、約定的完整時間更便於充分地溝通。
2.如果孩子不給我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需要以書面的形式和孩子溝通,我建議首選手寫的方式。
3.不管是面對面溝通,還是書面溝通,都要珍惜溝通的機會。提前做好準備,把我們想説的儘量系統化地表達,框架化,主線突出,不糾結在細枝末節裏。
三、治標要治本:問題背後的原因
孩子的每個問題都有歸因,每個孩子同樣的問題都可能有不同的歸因。
比如,同樣是表現出厭學,一個孩子可能更多是因為學習能力的不足,另一個孩子可能更多是因為和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出現問題,還有的孩子可能因為對自己要求過高而不能達到的自我放棄。
有很多的父母在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只看到外在的症狀,併為這個症狀焦灼不安,尋醫問藥,而不去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極有可能用錯方法。外部的資源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參考和借鑑,但沒有誰比我們更瞭解自己的孩子。最終真正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還是我們自己。
每個家庭都是龐大而錯綜複雜的系統,沒有任何一個家庭是一樣的。家庭之間的關係組成,溝通方式,規則和潛規則,氛圍環境,情感聯繫,像一根根細密的線,交織出孩子豐富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伴隨一路走來,我們有更好的基礎去理解。
一開始,我們並不一定能準確地找到原因,但這個思考的過程,就可以幫助我們很多。我們一旦進入認真思考的軌道,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就會發生。
延伸閲讀:看見青春期,你缺一個濾網
四、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理解孩子,是一件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的事。我們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1.一個孩子哪來那麼多矯情,你不學習你幹嘛,你玩手機你還有理了?
2.我理解你,但你理解我了嗎,你憑什麼要求我的理解。
3.我理解你的需求,但你必須按我説的做。畢竟你閲歷淺,我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你要聽。
這些都是對理解的誤解。對於孩子來説,“理解”更多地意味着“被看見”。
當孩子發火時,可能是對某件具象的事感到生氣,也可能是對自己不滿。如果我們此刻再責備他,會加重他對自己的攻擊。
當孩子不願意吃你給他準備的“美味佳餚”,就是想要吃一碗泡麪,並不是他對你勞動成果的不尊重,他可能想在生活裏做一些小小的改變,用一點小小的放縱來調節枯燥。
當孩子抱怨作業多,他並不是真的不想完成作業,而是希望你能看到他的辛苦,這是微妙的心理語言。
當孩子在遊戲上多停留了一些時間,你看到了讓你痛恨的“專注”和他的不履行諾言,但也許他正參加一個團體的比賽,而自己隊贏了需要加賽一輪。這個時候,我們缺的還有充分的溝通。
當我們更多地“看見”,我們就能多更多理解。被“看見”的生命,會自我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