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深刻的荼毒,人生命運被他人安排;她的婚姻未曾讓自己做主,數次感情經歷都在命運的捉弄之下陰差陽錯;她是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放至革命事業的偉大革命者,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被承認黨籍;她等候那個曾經許諾誓言的丈夫45年,相逢時卻早已是物是人非。
面對着從小被他們擺弄安排的人生,她產生過迷茫,也在內心一遍又一遍的去詢問自己是否還在心有不甘,開始封建社會里的枷鎖將這樣一個女孩的內心封鎖起來,讓她不敢反抗、不知反抗、不能反抗。
可是時代終究會改變,那些所謂的禁錮也終究會在革命中被推翻,被卸下,而那本應該天真爛漫的女孩也終會迎來徹徹底底屬於自己的人生。她的故事如同話本中被特意安排的人物一般,命運多舛,她便是革命老紅軍——王泉媛。
早年喪夫的"童養媳"
1913年,在江西省吉安縣的一個十分貧窮的農民家中,伴隨着嘹亮的嬰孩啼哭聲,一個小女孩呱呱落地,皆大歡喜的故事可是對於這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來講,無疑更是一種負擔,這個女孩便是歐陽泉媛。
對於處在社會最底層的百姓來説,在那段黑暗的歷史裏,生計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難題,而歐陽泉媛的降臨更讓這個入不敷出、生活艱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了生活,在那個女孩沒有任何話語權、婚姻大事全憑父母做主的年代裏,歐陽泉媛就這樣被父母送去當地一個王姓的富裕之家做了"童養媳",而那一年的歐陽泉媛只有11歲,自此,歐陽泉媛正式改名為王泉媛。
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年幼的王泉媛很早便明白何為"能屈能伸",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在祖國動亂年代裏普通百姓的民不聊生。在王家,只是被買來了王泉媛每日便是低着頭,唯唯諾諾的服侍着王家的人,不敢反駁,亦不敢反抗。
本以為自己的人生就將會在這樣的餘生度過的時候,王泉媛的丈夫不幸死亡,這讓本就艱難的王泉媛的在王家的生活更加苛刻。而這時,王泉媛看到了自己人生中最耀眼的曙光。
1929年,王泉媛的家鄉忽然來了一羣全副武裝的軍隊,可是不同的是這隻軍隊從未燒殺搶掠,他們只針對土豪劣紳,劫富濟貧,行的是行俠仗義的正義之事。看着這支與眾不同的軍隊,王泉媛對新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不顧任何人的反對,王泉媛義無反顧的加入了他們,成為了一名"革命者",王泉媛的"革命生涯"也從此刻正式開始。
相遇相知,海誓山盟
1934年,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革命經驗並且也跟隨紅軍走過了很多路程的王泉媛正式被尹仁貴介紹介入了我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在革命工作中,王泉媛的能力十分的出色,便先後擔任了縣婦女部長、婦女主席團成員等等多種職位。
王泉媛的能力愈發出色,被組織委以重任之時王泉媛正好趕上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跟隨紅軍踏上了"長征"之路。在長征途中,王泉媛在婦女工作團工作,也在這裏認識了自己一生的良人——王首道。
兩個人在工作中時常碰面,王首道被眼前這個明媚耀眼、處事果斷的女孩傾心不已,在戰友們的幫助下想要表白心意。
在王首道等人的精心安排之下,王泉媛在晚上接到了"緊急開會"的通知,當走近會議室時卻發現這一切是自己戰友們精心安排的結果,在許多"知心大姐"的勸解中,王泉媛對於自己曾經是個"童養媳"甚至早年喪夫的經歷慢慢釋懷,與那時那個可憐的自己"和解",坦然的接受了王首道的追求。
兩個人情投意合,在部隊時雖然不能常常見面,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卻愈發深刻。兩個人曾經為彼此許諾,王首道送與王泉媛一把精緻的手槍作為定情信物,而王泉媛也許諾將會給王首道縫製一雙千層底布鞋。
互通情誼的兩個人在第二天便因為組織要求前往不同的地區進行"革命",可是誰也沒有料到這次的分別下一次相見便是45年後。
陰差陽錯,淪為侍妾
1936年,王泉媛被任命為團長的西路軍婦女先鋒團是中國第一支全副武裝的娘子軍,儘管戰士們皆為女子,可是他們卻從未在戰場上退縮,將"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年王泉媛帶領着這支兩萬人的隊伍與敵軍浴血奮戰,卻因為兵力相差懸殊而慘敗,大多數將士們慘被俘虜。女性在戰爭失利成為俘虜後要面對的折磨要遠遠超過男性,這些女兵被敵軍羞辱,甚至隨意的被安排給將士軍官們做妻妾。
王泉媛剛被俘虜便被工兵團團長馬進昌看中,成為了他眾多小妾中的一個。那段時光裏的羞辱對於王泉媛來講是不能釋懷的傷害,刻入骨髓,深入靈魂。
在敵軍受盡折辱,1939年王泉媛歷經千辛萬苦沿路乞討找到了紅軍根據地,組織卻告知並不承認她的黨籍,因為她已經被俘虜了三年以上。
獨自堅守,物是人非
拿着軍隊給自己的五塊大洋,王泉媛心如死灰的離開了部隊,在敵軍受盡折辱都未曾掉過一滴眼淚的王泉媛在回家的路上嚎啕大哭,自己用這個青春來奉獻的"信仰"就這樣被擊垮,靈魂的支撐瞬間倒塌,王泉媛在那段時光裏經歷了最黑暗的絕望。
此後的王泉媛在一個小小的城鎮安了家,卻一輩子未曾嫁人,反而是收養了6個兒女,將他們養大成人,因為王泉媛對於那刻骨銘心的誓言仍在堅守。
1982年,當時已經是副國級領導人的王首道與王泉媛在江西相遇,那個活在年少時記憶的少年而今也已經成為了一位飽經風霜的中年領導人,"物是人非"應如是。
1989年,王泉媛終於被黨組織承認了黨籍,而那時她已經76歲高齡。六年後,王泉媛前往北京看望重病在牀的王首道,並且帶給了他年少時曾許諾的千層底布鞋。
兩位老人彼此攙扶,手中握着"定情信物",在王首道兒女的幫助下,留下了他們這一輩子唯一一張合影。王泉媛和王首道的故事,終是命運弄人,有緣無分。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