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的長子額哲因病去世以後,其弟阿布奈襲為親王。但是,由於阿布奈對先人的恥辱耿耿於懷,多年不朝見,所以,清朝廷將阿布奈革職下獄,囚禁在了盛京。阿布奈有二子,長子布爾尼,次子羅不藏。布爾尼襲為親王,與父親阿布奈有相同的“反清情緒”,但表面文章做得很到位。在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與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4年),布爾尼曾兩次進京朝賀,表面上對清朝很是順從,可是,心裏卻仍然圖謀報復。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爆發了“三藩之亂”。雖然,布爾尼曾提出主動捐獻馬匹,但心中的恨意從來沒有消失過,見康熙調集京師軍隊平息叛亂他以為機會來了。布爾尼先是找藉口拒絕徵兵,然後,抓緊練兵,打造兵器等裝備,想乘“亂”救出父親阿布奈,恢復察哈爾部的昔日輝煌,一報祖先之仇。只是,布爾尼的異常舉動被人察覺,很快就被清廷就知道了。於是,康熙想低調處理此事,便召布爾尼、羅不藏倆兄弟進京覲見。
據此,布爾尼斷定自己的計劃暴露了,決定立刻起兵。當時,布爾尼不但公開叛亂,還號召其他蒙古諸王子一起起兵。清廷得知消息後,迅速進行了部署:首先,加派人手嚴防盛京,防止布爾尼劫獄;其次,不但阻止其它蒙古各部加入布爾尼的陣營,還要求他們共同平定叛亂;再者,從內部瓦解察哈爾部,鼓動叛變;最後,進行武力鎮壓。很快,清兵集結到位,兩軍在達祿山對決。起先,布爾尼通過伏擊佔據了主動權,但是,因為打不過清軍,連續潰敗。最後,兄弟倆只好帶着30騎兵逃走,後被射殺,首級被帶回京師。至此,布爾尼叛亂,從發兵到平定,清軍只用了區區18天。同時,響應布爾尼的八旗察哈爾叛亂,也很快被平定了。
那麼,這次布爾尼舉事,為何輕易就被“滅”了?首先,布爾尼對形勢的預判有誤,應該佔到了主要因素。當時,布爾尼以為清兵主力都去剿滅“三藩”了,京城軍防會有“可乘之機”。但是,從清兵集結的速度來看,布爾尼對清朝這個“對手”,卻是相當的不瞭解。再者,布爾尼的支持者非常少。當年,布爾尼的爺爺林丹汗都未能號令蒙古諸部,更何況此時的蒙古諸部多數已完全投靠了清朝廷。當然,內部的叛變也決定了布爾尼毫無優勢可言。不過,清朝廷的“恩威並施”也做得相當到位,最終,沙津親率騎兵追上,將布爾尼、羅不藏二人逐一射死在草原上。最後,兄弟倆的屍首被葬在母親固倫公主的墳旁,父親阿布奈被處以絞刑,對夥同布爾尼發動事變的察哈爾首腦,除已故死者外,都逮捕處刑。經過布爾尼這次事件,元朝以來的蒙古大汗嫡系後代就斷絕了,使得剩餘的察哈爾部人口被併入其它蒙古諸部或察哈爾八旗。
史學家分析,為何布爾尼敢“造反”,其實,這和清廷前期的“縱容”有關。當年,林丹汗病逝後,其子額哲向皇太極獻出了傳國玉璽。隨後,皇太極將女兒嫁給了額哲,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察哈爾部都很“客氣”,採用的是“懷柔”政策。額哲死後,其弟阿布奈襲爵,自認為自己是蒙古大汗後裔。再加上,年輕氣盛,他便拒絕朝覲,最終,被囚禁在盛京。而阿布奈的兒子布爾尼同樣對清廷有怒氣,表面看似順從,心裏卻隨時可能爆發。因此,史學家指出,正是早年清朝統治的“弱化”,才導致了布爾尼等人對中央政權的藐視。這雖是一個原因,可是,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當年皇太極征服蒙古後,沒有學習前人的做法,將可能“復發”的因素徹底毀滅,比如:部落人口的遷移等。就像康熙平定此次叛變後的做法一樣:只有將其力量打散了,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他們“捲土重來”。
當然,管理上的“鬆懈”,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布爾尼輕視了清王朝的實力。所以,直接導致布爾尼對形勢的錯誤判斷,尤其是其它蒙古部落的態度,沒有事先做好準備,才導致叛變相當“倉促”,以至於,想當然地認為清兵必定“顧此失彼”。但是,哪曾想,外部沒有援手不説,就連自己的內部都叛變了。其實,任何一場準備不充分的“革命”都會被絞殺。布爾尼雖有滿心的怨恨,但卻並未在私下做好準備,看似機會到了,最後,卻成了葬送自己的“坑”。除此之外,布爾尼缺乏政治經驗。要知道,清皇室和蒙古貴族的聯姻,更多的是在安插“耳目”。布爾尼既然和清王朝已經有了異心,那更得防備清人。可見,布爾尼和父親阿布奈都犯了“機會主義”的錯誤,本着一種“僥倖”的心理在做事。然而,在政治的舞台上,從來都沒有“僥倖”二字的存活空間。以至於,清王朝的“大度”被他們解讀成了“讓步”,尤其是阿布奈被囚,布爾尼還能襲爵。他們怎就看不出,“恩威並施”一貫是統治者收服人心的不二手段,既然不喜歡“軟”,那隻能嚐嚐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