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熱血澎湃的經典抗戰劇《亮劍》裏,第七集“反掃蕩”的劇情,堪稱整部《亮劍》裏,無比悲壯的一幕。
面對日寇空前規模的掃蕩,包括李雲龍獨立團在內的各支八路軍隊伍,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獨立團新一團新二團等部隊,減員都高達三分之一到一半。甚至為了保護身染重病的團長李雲龍,獨立團警衞連多名戰士壯烈殉國,成功突圍後僅剩團長李雲龍與警衞員魏大勇二人。戰士魏喜奎犧牲前那一聲“老子獨立團的,別想抓着一個活的”,當年更不知叫多少觀眾淚目……
而在得知李雲龍平安突圍後,386旅旅長的那一聲感慨,更見證了千千萬萬八路軍新四軍戰士不屈的脊樑:“我們和日本都在消耗中忍耐,看誰更有忍耐力,我們耗得起,再打個十年二十年,中國還是中國,亡不了!”
而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場反掃蕩有這麼殘酷?答案是更殘酷。就是在《亮劍》劇情的背景年代——1942年,單是在華北地區,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就發動了數次空前規模的掃蕩。在這一年裏,華北平均每個根據地,都要遭受上萬日軍的輪番掃蕩,平均每個日本兵每半個月就要參加一次掃蕩。1942年的“五一大掃蕩”裏,日軍更是糾集五萬多人,以坦克飛機汽車開路,分“封鎖部隊”和“掃蕩部隊”,對冀中根據地進行“張網捕魚”式的屠殺,僅僅這一次掃蕩裏,冀中軍民遇害者就在五萬人以上。
除了殘酷的屠殺外,日軍更是採用新方式,對八路軍進行全面封鎖:1942年10月,日本華北方面軍的報告裏就得意炫耀,他們在華北平原上修了7700座堡壘,建起了11860公里的封鎖溝,竟相當於中國萬里長城的六倍。彷彿一條條冰冷鎖鏈,絞殺着戰火中的根據地軍民。看過這一切就明白,《亮劍》裏386旅旅長那一句“在消耗中忍耐”,背後是怎樣沉痛的犧牲。當年缺衣缺槍少糧的八路軍戰士,是在怎樣的困境裏浴血堅持的。
就是再這樣的“忍耐”裏,艱難困苦中的各支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武裝,不但“忍”了下來,牽制了百分之六十四的侵華日軍,更在一次次殘酷的戰鬥裏浴火重生。到1943年底,華北抗日根據地基本恢復到了百團大戰前的態勢。甚至八路軍新四軍還主動出擊,把戰火燃燒到日軍地盤,陸續開闢了中原、湘鄂贛、蘇浙皖等根據地,在熬過了最艱苦階段後,已然打出了抗戰勝利的曙光!
那麼問題來了,當1942年,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最艱苦階段時,國軍幹啥去了?這事兒,還真得好好説説。
首先必須説,八路軍新四軍浴血堅持時,裝備兵力好得多的國軍,也幹了不少正事。從1942年到1943年,國民黨軍隊仗也打了不少,比如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沙會戰以及遠征軍入緬作戰。但總體上來説,國軍卻比前幾年消極得多。在這個“相持階段”裏,正面戰場上基本就是日軍不動,國軍也不動。以蔣介石本人的話説:“現在各戰區前線,大多數地方都是敵人不能步步為營,處處設防的。但我們的軍隊明明知道他(日軍)的弱點與各處虛隙,而仍是不敢進攻,明明很容易摧毀敵人的陣地,卻無意去摧毀他。”
但千萬別以為,國軍“無意”與日軍作戰,是因為沒有“戰鬥精神”。放在“防共”這事兒上,國軍很有精神頭呢。比如在八路軍新四軍浴血抗擊日寇的1942年到1943年,國軍不動聲色,就在陝甘寧邊區部署了幾十萬精鋭軍隊。等着1943年底,各根據地的八路軍新四軍逐漸走出困境,國軍的膽也肥了,不去打日本人,反而天天朝根據地找茬。1944年1月到3月,就鬧了七十三次摩擦,倒讓日軍看了笑話。
當然國軍前線的高級軍官們,也是相當忙。比如對國軍裏的慣用伎倆“吃空額”這事兒,各級“精英高官”們,就忙得不亦樂乎。連蔣介石都奇怪“為什麼各師官兵時有許多傷亡,而我們經費仍照常領取”。多少老百姓勒緊褲腰帶省出來的抗戰經費,就這麼被一級級“吃光”。當然還忙着做買賣,許多與日軍交界的前線地區,走私貿易早不是秘密,比如第一戰區“抗日名將”湯恩伯麾下的七八百輛卡車,只有一百輛用於作戰,其他的六七百輛?全用來幫“長官”們發財。
國軍“忙”到這地步,戰鬥力還能好?當時前線的許多國軍士兵,領到的口糧都是“摻了沙子的小米”。特別是徵來的新兵,更是常見營養不良,一個個“形同餓殍,瘦弱不堪”。一羣“很忙”的高官,帶着一支“瘦弱不堪”的軍隊,又能打什麼仗?
所以,在敵後抗日根據地挺過殘酷掃蕩,逐步進入反攻階段的1944年,看上去“裝備優良”“鬧摩擦很精神”的正面戰場國軍,就來了個大現眼——1944年4月17日,日軍發起豫湘桂戰役,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都在節節勝利的背景下,國軍一路丟城失地,近百萬軍隊被四十萬日軍追着屁股打,上演了“官跑的比兵快,兵跑的比老百姓快”的鬧劇。八個月裏丟失二十萬平方公里國土,導致六千多萬同胞淪入日寇鐵蹄下……
比起這現眼鬧劇,值得再説一嘴的,還有敵後八路軍新四軍的“友軍”,那些“敵後抗戰”的“國軍”們,1940年時,敵後戰場的國軍,一度壯大到百萬人,但國軍的毛病,他們也一樣不少,常年“抗敵不足,殃民有餘”,如《亮劍》裏敢“叫日本豬知道不知道疼的”楚雲飛那樣的國軍將領,都是絕對的少數。反而相當多的“國軍敵後抗日名將”,面對日寇的掃蕩,從1941年到1943年,竟上演了“降官如毛,降將如潮”的鬧劇,投敵的“敵後國軍”數量竟多達五十萬人,然後就毫無壓力,給掃蕩的日軍當起帶路黨……
這一系列的醜態,今天也少不得有些“海外專家”洗白,認為那時的國軍“太困難”“仗不好打”,所以這類事也“可以理解”。但是,面對浴血拼殺的八路軍新四軍,面對那麼多壯烈殉國的先烈。這些“洗白”的理由,都是滑稽可笑。
覆盤這一段歷史,當然不是為了爭短長。相反,“八路軍反掃蕩時國軍在幹嘛”這事兒,卻能生動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看上去強大無比的“國民政府”,會在抗戰之後迅速潰敗?國軍那兩年的所作所為,醜態背後,就是值得反覆去讀的歷史教科書。
參考資料: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屈辱的歲月:奮鬥的征程》、劉貴福《論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失敗原因》、孫瑾《從幾組數字看侵華日軍對華北根據地的掃蕩》、仲華《試論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的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