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銜,出現了許多令人稱讚的佳話,不少將軍主動要求降低軍銜,其中典型代表就是徐立清,徐立清主持評銜工作,為了避嫌要求自己降為中將,一時被傳為佳話。
另外也有少數人是被降級的,王近山就是一個典型代表,王近山的事許多人都知道,筆者不需贅述,不過還有一位將軍比王近山更冤,他本該授中將,最後卻成了大校,連個將級軍官都不是。
此人就是楊宗勝,他是湖南汨羅市人,1927年,21歲的楊宗勝參加農協運動,後加入赤衞隊,1930年成為一名紅軍戰士,他作戰勇敢不怕犧牲,加上他有文化,很快從班長被提升為營長。
1935年,長征路上他在貴州時生病了,部隊把他留在老鄉家養傷,當時紅軍戰士中不少像他這樣因傷病留下的,留下的人從此就離開了部隊,而唯獨楊宗勝堅持去追趕部隊,足見他革命意志堅強。
為了能追趕上部隊,楊宗勝堅持日夜行軍,手裏錢用光了他就吃樹皮充飢,憑着頑強的毅力,他終於趕到延安,歸隊了,在紅軍時期他擔任過紅18師供給部部長,抗戰時期他仍從事後勤工作。
在抗戰時期,楊宗勝最高擔任過湘北軍分區司令兼政委,在他的帶領下湘北根據地得到鞏固,部隊也壯大了,抗戰勝利後他率部與中原部隊會合,編入了中原部隊,後來參與了著名的中原突圍。
當時他的兒子也在中原部隊,在和國民黨的交戰中,他的兒子楊應九英勇犧牲了,人生最悲哀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得知兒子犧牲楊宗勝悲傷不已,他親手掩埋了兒子的遺體。
化悲憤為力量,楊宗勝帶着部隊突出重圍,勝利返回延安,之後他擔任過西北軍區後勤部軍需部長兼政委、財政部部長、總部馬政局局長等職,在1952年的軍隊幹部評級中,楊宗勝評定的是副兵團級。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正兵團級的將領基本上都授上將銜,少數的甚至授大將銜,王樹聲和許光達就是正兵團級授大將,副兵團級別的將領基本上都授中將,一部分授上將,少數的也有授少將。
楊宗勝是副兵團級的,如果不出意外他本該授中將銜,可是偏偏發生了意外,他評定的是中將,上報上去時卻降為少將,批下來時又降一級,成了大校,不得不説這太讓人意外了。
至於其中原因,有一種説法是楊宗勝曾維護過一個開明地主,這個地主曾幫過楊宗勝的部隊,然而真相究竟是什麼,無從查考,楊宗勝得知自己評為大校,藉口沒去參加授銜儀式,去了反而尷尬。
據説楊宗勝的大校軍服是送到他家的,他直接鎖在箱子裏,看也沒有看,後來他找到老上司王震,調到了新疆建設兵團,歷任副參謀長、副司令,為邊疆建設貢獻餘生,1981年1月,楊宗勝病逝在西安,享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