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處於“康乾盛世”的頂峯時期,也是“康乾盛世”裏最後一個皇帝。當時,清朝經濟發展,國力強盛,人口達3億之眾,可謂泱泱大國。可是,在這種大國盛世的良好局面下,南方小國緬甸居然敢入侵清朝,而且,清朝派大軍去圍剿時,居然一敗再敗……
(黃色的是中國,很大;粗紅線圈住的是緬甸,很小)
事情發生在1762年,這年冬天,緬甸入侵雲南普洱,清軍自衞反擊,不想這一反擊就是8年,8年裏共征伐4次,換將4次,勞民傷財,不堪回首。
乾隆一徵緬甸,派的是新任雲貴總督劉藻。緬軍很狡猾,劉藻一出兵,他們就跑,不給你交戰的機會;後來終於交上手,卻兩戰兩敗:先是600名清軍在猛阿被緬軍擊潰,後在整控江,又有600名官兵被困,只有百人生還。而此前,劉藻給乾隆上書吹牛説:“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乾隆得知真相大怒,劉藻被免職,後自殺。
乾隆二徵緬甸,是1765年,派的是楊應琚。楊應琚倒是收復了許多失地,可是他一勝利就輕敵,結果速決戰打成了拉鋸戰。前方開始謊報軍情,今天殺敵3000,明天殺敵4000,楊應琚也沒調查,戰報直接送乾隆。乾隆一看地圖,還是在國內打轉,知是謊言,又將楊應琚賜死。
(乾隆)
乾隆三徵緬甸,派的是大將明瑞。明瑞一到,緬軍即敗,然後緬軍開始打游擊。1768年12月,輕敵的明瑞與緬甸大軍相遇,重創,明瑞及其手下大將皆戰死。
乾隆四徵緬甸,派的是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恆。傅恆克服了輕敵傾向,戰前做了周密的準備,尤其是在後勤方面,由乾隆出面做了統籌安排。可結果呢,卻是連續7個月作戰,與緬軍打成平手。打到最後,雙方都實在不願意再打了,於是和談,清軍無功而返。
徵緬之戰讓清朝國庫為之空虛,卻沒有達到制服緬甸的目的,而且,從戰況看,若繼續打下去,恐怕清軍也難以取勝。這説明了什麼問題呢?為什麼3億人的大清朝,還打不過緬甸這樣的小邦國?
(傅恆)
? 地形複雜是主因。
清緬戰役的主戰場處在我國雲南與緬甸之間的邊境地帶,這一帶多山地和高原,山地多便易守難攻;山地多,也不利於清軍騎兵部隊的展開。再者,清兵慣使冷兵器,硬要短兵相接,可是人家緬軍很多人使用的是火器,可以依託地勢遠距離射擊。清軍的優勢發揮不出來,仗打得非常窩火。這就像越南戰爭,美國如此強大的超級大國,在越南複雜的地形條件下,打了10多年都沒佔到便宜。可見地形對於戰爭的限制作用還是相當大的。
後勤補給難,是另一重要原因。
這也是地形複雜導致的一個因素,因為地形複雜,路途遙遠,糧草難以運輸,清兵就不敢打持久戰。傅恆在第4次征討緬甸前,專門給乾隆談了後勤保障的問題,指出前三次失敗,皆有此因素在裏面,所以乾隆才親自出面,解決了長距離運輸的後勤問題。這才使得傅恆與緬軍作戰沒有後顧之憂,總能保持攻勢,一改前3次戰敗而損兵折將的局面。
(乾隆)
? 不得不承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滿清入主中原後,順治開創帝業,康熙縱橫捭闔,雍正守成有功,到乾隆朝,已開始露出疲憊之相,不進則退了。
徵緬4戰,前3次都有輕敵而致失敗的情況,其實所謂輕敵者,乃是準備不足也,而準備不足,其實是因為養尊處優時間長了,沒有了當初的進取心了。試想,一個有進取心的將領,一心想着建功立業,為着建功立業,在打仗的時候哪有不深謀遠慮,面面俱到的。可是派出去的這些將領,功業早成,高官厚?在身,“保命”與“保位”是他們的首選,他們多不願盡全力。
(傅恆)
再説,乾隆朝雖然是盛世,但是處於盛世之末,高潮之後往往是落幕,盛世的末期往往隱藏着重重危機。乾隆時,八旗兵與綠營兵的戰鬥力與入關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這些官兵在獲得特權後就變了。首先是在軍事訓練上不如從前嚴格,再就是軍紀鬆懈,沒有鬥起,腐敗成風,每況愈下。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已經成了典型的垃圾隊伍,一觸即潰……
事實上,乾隆之下,嘉慶時期清朝已衰落,再往下到道光皇帝遭遇鴉片戰爭,其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乾隆)
50多年後的1824年,英國征伐緬甸,只三戰便成功佔領緬甸,緬甸成為了英國印度殖民地的一個省。這也從側面説明了乾隆時的中國與英國的差距已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