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
南都民調近日發佈的《大學畢業生職業發展觀調查報告(2022)》顯示,超九成受訪應屆生對職業生涯有一定規劃。表示“規劃過,且非常清晰”“規劃過,算比較清晰”的受訪者分別佔比46.91%、40.02%。超六成受訪者從大學最後兩年開始進行職業規劃,從大三開始規劃的佔比最高,達41.96%,從大四開始規劃的佔比19.72%。受訪者阿芋介紹,自己從碩士二年級才開始進行職業規劃,對沒有儘早做職業規劃感到有些後悔。
之前有媒體調查顯示,“畢業出路”逐漸成為“指揮棒”,從入學起便影響着學生們的選擇。大學新生進入校園不久,“畢業後怎麼辦”的迷茫和焦慮迅速襲來。對於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新生來説,“畢業指揮棒”的提前不失為一件好事,這會倒逼他們在沒有完全適應新角色,還處在新鮮期之際,就得去思考“畢業之後幹什麼”此類的現實問題,儘管這樣的思考和準備,較之於傳統已提前不少,不過卻有助於他們從入校就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規劃”,以及更長遠的“人生規劃”。
不得不説,受傳統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影響,“職業規劃”意識薄弱和準備不足,讓一些年輕人在學業和職業規劃上存在很大的滯後性和被動性。以高考為例,讀什麼學校,選何種專業,很多考生並未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未在潛意識中明確一個清晰的方向,往往“考到何種程度就接受什麼結果”,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隨機性,要麼就是由家長“包辦一切”,該升學時就升學,該畢業時就畢業,至於畢業後是“考研”還是“考公”,是繼續深造還是立即就業,是在外地就業還是回到本地,顯得茫然而無所適從。
究其原因,還是職業規劃的教育缺失所致,由此使得孩子無法在較小的時候就有明確的努力方向。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學生也能在校園內接受相應的求職和就業類培訓,但對照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規劃,這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與畢業時才重視和思考“畢業之後”的事,提前到大一就進行謀劃,可以促進激勵學生仔細思考自己究竟想做什麼和適合做什麼,在確定目標和比較優劣中找準位置。
不過,若沒有相應的輔助和引導,這種提前傳遞的壓力會導致集體性的焦慮,並讓這種焦慮情緒進一步瀰漫和擴散,從而帶來盲目、無序和惡性競爭。由於大學校園的相對封閉性、傳統教育模式的統一性、個體思維方式的同質化,形成的職業生涯規劃和選擇往往具有“同一性”,彼此之間因相互影響導致趨同化。如研究生報考人員的不斷增長,還有“考公”隊伍的不斷增加,其中很多人都是在其他人的影響和帶動下“隨波逐流”,並未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更切合實際的選擇。
很多時候,一些大學生作出選擇的理由是“身邊的人都在這麼幹”,因為室友們都在考研,所以自己也得跟着去幹,從一戰到二戰,甚至N戰,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持。結果趨同化的選擇導致競爭的加劇,既影響了個體選擇的多樣化,也因內卷式競爭增加了社會運行成本和個體壓力。
從這一點來説,“畢業指揮棒”提前到大一是好事,不過若處理不好也會成為壞事,既會由此套牢學生讓他們失去快樂,又會不斷加劇畢業焦慮形成惡性競爭,因此需要學校和老師提供更專業的輔導,讓學生們能正確面對和科學處置,如此才能重視而不刻意,專注而不深陷,在長遠謀劃下實現“自我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