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全校第一名,卻要了她的命!”
1月3日,安徽潛山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在某校讀初二的侄女小怡,月考639分,全校第一。卻被老師質疑提前買了試卷,回家後溺亡在池塘裏。
李女士介紹,小怡還有個雙胞胎姐姐小樂,也在這個班級。姐妹倆成績不錯,但從未考過年級第一。這次小怡考了第一,老師懷疑她提前買了試卷和答案,於是在2020年12月31日安排了一次補考,驗證她的月考成績是不是真實的。
當天中午小怡和小樂搞衞生,班主任老師把她們喊過去補考。100分的題目,兩人都考了98分,錯了兩個小題。
2021年1月1日,學校放假。小怡和小樂在家做作業,未見異常。下午兩點多,下樓吃過午飯,小怡説出去一下,直到下午四點多沒回來。家人很焦急,出去尋找,結果在池塘裏發現了小怡藍色的羽絨服……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裏都很難受。我擔任初中班主任多年,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親近,因而難過的感覺更甚。
小怡的溺亡,跟班主任的猜疑和安排補考有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在調查結論沒出來之前,不宜妄下斷語。孩子是在家溺亡的,期間,家庭成員之間是否曾發生衝突,孩子是否受到另外的刺激,這些均不得而知。目前,所有的信息都來自家屬的陳述,需要有更多客觀的信息補充進來,才能還原事實。
比如,這次月考,小怡考了第一,小樂考了多少名?如果小怡和小樂都被老師懷疑或冤枉了,小樂的反應為什麼沒那麼偏激?小怡為什麼會溺亡,小樂應該是清楚的,她為什麼沒發聲?
初二的孩子,正處叛逆期,容易衝動、偏激。所以初中老師最不願意管理八年級。
從這件事分析,小怡小樂雖成績不錯,但從未考過年級第一。這次考了第一,老師心裏懷疑,是正常的。只不過,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直接説出自己的懷疑是不妥當的。一是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二是有可能造成“冤案”。
小怡考了全校第一,在學校內,已是“萬眾矚目”。這個時候,如果否定她的成績,無疑是眾目睽睽之下打臉,她心理上肯定難以接受,無法面對來自同學的嘲諷和羞辱——雖然這未必一定發生。
學生通過作弊的手段取得明顯與實力不匹配的成績,老師該如何處理?
我認為:
1、沒有真憑實證,不可輕易下結論。
2、有一定的證據,可私下單獨點破,不可當眾説破。
3、完善考試流程,加強考試管理。
其實,像小怡小樂這種情況,老師處理得當的話,壞事還能變成好事。
小怡已經取得年級第一的成績了,無論成績怎麼來的,可以確定的是,她積極向上,希望自己成績優秀。老師可以找她談話,鼓勵她繼續保持不要退步。為了保住名次,不辜負老師的一片苦心,小怡學習上一定會更努力。
客觀地講,這位班主任是極認真負責的老師,只是沒有考慮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採取了不恰當的處理方式。不管這與小怡的溺亡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結局是令人痛心的。願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