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閘殷路幹校

 小康生活不僅有物質的,更有精神的。改革開放就給了我一生難忘的機遇。這次機遇就發生在上海。

記住閘殷路幹校

本報記者 孫中欽 攝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上海楊浦區閘殷路60弄50號,有一座當年屬於華東電管局的幹部學校。當時學校是新創辦的,1982年秋季我有幸成為該校的首屆進修生。

  兩年後,我們企業管理、黨政幹部和物資管理三個專業四個班的160名學員,回到進校前各自的發電廠、供電公司和電建企業,相繼走上了專業管理和企業中、高層領導的崗位。

  這是一段不同於常規意義上的求學經歷。

  改革開放號角吹響,華東區域電力建設得到快速的發展,大容量高參數的大機組、高電壓大容量等級的大電網,相繼建設投產。與此同時,解放後進入電力企業的老幹部,亦進入了退休期。為此,企業領導從中層到高層,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況;而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時代需求,亦對企業幹部隊伍的新老交替,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這批學員,經過組織推薦、考試合格後,進入幹校進修。

  上海本來就是高校雲集的地方,師資力量雄厚。幹校的基礎課教師,是從各大名校聘請而至;專業課老師,則是從當年電管局各處室中,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裏選調。這一切,都是幹校首任校長何介虹先生的一手精心操辦。嶄新的教學樓,寬敞舒適的寢室,還有設備齊全的運動場,使我們學員感到温馨如歸。

  緊張的學習,從每天的六堂課開始。畢竟都是三十出頭的年齡,少數學員已臨近四十歲了。學員原先的學歷知識,需要加温,記憶力需要再次喚醒,這似乎都成了我們學員面前的一隻只攔路虎。面對困難,怎麼辦?當然是搬掉它!我記得每逢期終考試前,我就把高等數學的公式,用十釐米見方的白紙抄好,用一枚枚大頭針,將紙別在睡牀的蚊帳內,使我能在每天睡覺前默唸數遍,加深記憶。

  為了保證學員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學習,時年五十多歲的何校長操盡心血,他辦公室的燈光,常常通宵達旦地亮着,為的是思考幹校如何辦好;他還經常下廚房,檢查學員的飯菜情況,是否做得美味適口,還時不時叮囑醫務室,要給患病學員看好病、關照伙房做病號飯。各個班的班主任,每天有家不回而住在校內,隨時深入教室和學員寢室,促膝談心。任課老師,經常放棄休息,去教室為大家答疑解惑。

  在我們畢業後,學校又連續招收了數屆學員,並根據企業管理的實際需要,將專業擴大至財務會計、計劃統計等學科。直至學校完成了為企業培養管理骨幹這一歷史使命後,轉入電力黨校,幹校為華東區域的電力企業,輸送了近千名管理人材,為本地區電力建設發展,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當年的幹校所在地,如今已是華東電力培訓中心。當年我們從幹校盛裝知識,為國家的電力建設,奉獻了光和熱。(盧炳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9 字。

轉載請註明: 記住閘殷路幹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