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莘莘學子來説,高考是他們十二年苦讀的試金石,也是他們為未來換取光明的一場重要戰役。人生能有幾回博?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他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高考,高考目前最好的可以改變他們命運,施展他們才能的一次較為公平的機會。高考是他們人生的第一道坎,是一次機會,也是一個轉折點。
在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中,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都希望自己能夠確定這場戰役的勝利。對於大多數的高考學生來講,語文考試是一道開胃小菜,但有人卻出其不意,第一場就開始放大招了。這個人就是王雲飛。
王雲飛,男,1992年出生。他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三學生,卻在2010年高考中,以一篇775字文言文作文而走紅於網絡。他在那年高考中,大放異彩,為各大名校爭搶,後來他選擇了東南大學。
王雲飛的這篇775字的高考文言文作文,難倒了當時的閲卷老師。當時,閲卷老師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大吃一驚,通篇是文言文的格式,其中還有大量的生僻字,他所使用的那些生難字其中有30個字連閲卷老師都不認識。
因為在高考中考生一般都是以白話文的形式進行寫作,極小部分的學生可能會簡單用一兩句,所以閲卷老師也也已習慣了白話文的閲卷方式,所以這突如其來的一篇文言文作文,可是給了閲卷老師好大的壓力,閲卷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評判,也不敢輕易的為這篇作文打分,便把它交給了閲卷組長。
當時閲卷組長看了這篇作文,也震驚了一下。在高考中,能夠有資格參與高考閲卷的老師,都是資歷很高,或是知識淵博的老師,而這個考生的作文中卻還有老師不認識的字,而且他的文言文用詞準確,語句通順,沒有胡編亂造,也沒有生搬硬套,是很舒服的文章。
閲卷組長和其它的老師在一起閲讀了這篇文章後,決定給王雲飛的這篇作文打滿分。他的這篇駢體古文,南京市語文基礎知識閲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僅對文章的註釋就寫了4頁紙,兩千字左右。可見王雲飛的實力不一般。
王雲飛在文言方面境界很高造詣很深。他不僅僅會用文言而且用的行雲流水,能夠在高考考場用文言寫作文,説他對自己的文言水平很自信。若不是胸有成竹,他又怎會冒險而為之。
其中一位閲卷老師表示,這篇作文很有思想,他從歷史發展角度來説明21世紀環境遭破壞,幻想能回到農耕時代,寫得相當不錯。
要寫出好的白話文文章,要有大量的閲讀,大量素材的積累,大量的寫作實踐這是最基本的。
若想寫好規範文言文文章,你不僅要對文言詞彙的意義和用法很熟悉,你還要熟悉文言文的句法規則。需要大量的閲讀文言書籍,積累文言詞彙,瞭解文言句法。這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
其實王雲飛的滿分作文也不是一個偶然,是他多年文學功底的積累。認識他的同學和老師都知道他在文言方面非常有天賦。他本人也是非常喜歡文言的。
王雲飛的母親表示在王雲飛小的時候她就有意識的引導王雲飛背誦古詩詞,隨着時間的流逝,王雲飛也在潛移默化中愛上了古詩詞,也愛上了閲讀文言典籍,他在生活中也曾嘗試過用文言寫一些東西。
十年磨一劍,當其它的小朋友還在看奧特曼打小怪獸的時候,王雲飛就已經開始閲讀《史記》《資治通鑑》等著名文言典籍,隨着他年紀的增長,王雲飛在空閒的時候非常喜歡閲讀古文典籍。在無數本的文言的積累下,王雲飛對於文言文的掌握程度非常之高。
王雲飛本人認為文言古文非常的有意思,與普通同學認為的苦澀難懂,大不相同。在語文高考考場上,王雲飛靈光一閃,當場揮筆寫下了文言文作文《綠色生活》。
王雲飛的滿分作文被許多紙媒還有網絡媒體報道,大家看到之後都歎為觀止,這就是別人家的小孩。當時許多高校在江蘇省招生的老師也都想讓王雲飛去他們的學校完成大學的學業,每一個高校都不想錯過這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也希望王雲飛能為我國的古文研究做出貢獻。
許多高校都向王雲飛伸出來橄欖枝,王雲飛再三考慮之後,選擇工科出身且學術氛圍濃重的東南大學。王雲飛在採訪中表示,他個人很喜歡東南大學的氛圍。他也希望自己能夠在古文方面再有所精進,也希望自己能夠為我國的古文研究做出一點貢獻。
東南大學招生辦的負責人在招到王雲飛時表示,哥招的不是人,是才。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從零開始的,是不斷積累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培養他們愛看書的習慣,培養他們的理性思維,書籍是良藥,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會變得更加的睿智,他們為人處世也會更周到,更有禮貌。
除此之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妨陪他們多到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自然,畢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他們在自然中捕捉到更多的素材。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事半功倍,興趣可以成就更好的他。有了興趣孩子也會更容易堅持,不會輕言放棄。
每一個孩子在開始的時候,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成長環境,會改變他們,會成就他們。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用適合孩子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孩子的潛能。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