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雙減”背景下如何正確發力?專家匯聚龍泉聚焦課後服務及作業設計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經典

9月27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全省2021年“雙減”背景下課後服務及作業設計使用研討活動在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五小學校舉行。全省各地市州專家聚焦課後服務及作業設計,“雙減”背景下如何正確發力成為大家思索的話題。

四川省教科院院長劉濤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劉濤院長從時間、方式、內容、評價的調整四個方面談“雙減”。劉濤院長表示,省教科院在龍泉召開“雙減”背景下的課後服務及作業設計的研討,這樣的活動正逢其時,龍泉驛區在“雙減”背景下,怎麼解決課後服務有成功的經驗,或者説大膽的探索,是很好的先行者。

“雙減”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每天2小時的課後服務,就是要全面重構教學結構,關注時間的分配,教學方式的改革,只有線上與線下、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有機組合,才能實現“中國化的教學”;教學內容的再分配方面注意課堂上要主要完成以下任務:預習檢測、教學重難點突破,課堂訓練的強化。而課後集中完成作業及學生興趣特長的培養。教學評價的調整要從關注老師到關注學生,目前很多學校已經卷入“雙減”大背景下的工作,還需要向縱深發展大膽探索,希望四川有自己的聲音。

四川省教科院義教所何立新

四川省教科院義教所何立新所長關於課後服務和作業設計與使用,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雙減”是國之大計、民生工程,國家排除重重困難險阻,出台政策,努力為我們解決外部環境的大問題,校長和老師們就要守好學校教育、課堂教學這兩個主陣地;

應該消除學校教育、課堂教學與課後服務、作業設計與使用之間的時間與任務界限,整體統籌、系統改革;

“作業”的“作”就是實踐,教與學要強調知行結合,課堂教學過程中就要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其各種實踐能力和思維品質,不能把這些更多地往課後推;

課堂教學、作業設計都要以課程標準規定的階段內容和目標為基準,要在落實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上下功夫,否則不能達到“減負提質”的目的;

作業設計不能只是盯着“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跨學科綜合性作業”等高大上的作業類型,首先要重視“基礎性作業”的落實和教學化、常態化;

分層不能只是憑感覺的學生學習水平的三六九等、優良中差,要在借力大數據的同時,在作業的內容和適應性上下功夫,要有普適性的“共同基礎”作業,還得有指向個體差異的“個性發展”作業;

沒有學校常規考試改革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作為保障,“雙減”和課後服務、作業改革是不能成功的,努力實現“教考評”的一致性。

作業設計與分層是教育一直關注的話題

“雙減”如何落實,學校也有自己的思考,龍泉五小藉助“閲書、閲事、閲人”,將“作業輔導”與“活動課程”通過內容、意義、關係的重構,實現課後服務育人功能。

“雙減”背景下的課後服務和作業設計,我們一直在行動,各學校只有牢記學校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及時從“育分”轉向“育人”,準確把握義務教育的奠基作用和基本職責,在正確的方向指引下才能落實“雙減”各項工作。

封面新聞記者 周麗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