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更重視自我價值實現

誰選擇了“慢就業”,佔比多少,為什麼選擇“慢就業”……9日,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發佈的“2020年上海大學生就業情況(‘慢就業’篇)”為“慢就業”畢業生畫了幅羣體像。

01

九成“慢就業”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後就業

調查顯示,34.0%的畢業生選擇“慢就業”,其中90.4%選擇繼續深造後就業,9.6%選擇暫緩就業(間隔一段時期再就業)。

從專業來看,理科、文科和經管等專業選擇“慢就業”的比重相對較高,分別為37.9%、37.5%和36.6%;而藝術和工科等專業選擇“慢就業”的比重分別為32.8%和27.1%,相對略低。調查者分析,這可能與學科與相關崗位所需專業技能的匹配程度有所關聯,文、理、經管等相對偏重理論而非技能的學科的畢業生更易認為自己並未做好就業準備,需要進一步提升。

02

逾九成“慢就業”畢業生家庭表示支持

當問及選擇“慢就業”的主要原因時,57.9%為“提升學歷或追求更好的畢業院校”,30.1%為“提升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另外也有少數畢業生選擇“進行實習從而直接轉正或對求職有幫助”(4.0%)和“參與社會活動、旅行等,明確職業規劃方向”(2.1%)。選擇“認為目前就業形勢不佳”和“心理上未作好就業準備”等消極動因的分別為3.1%和2.3%。

多數家庭對孩子選擇“慢就業”的打算表示支持,68.1%的“慢就業”畢業生家庭表示很支持,25.0%較為支持,表示不支持的家庭僅佔1.9%。

03

“慢就業”畢業生更關注自我價值實現

在未來求職將考慮的因素方面,“慢就業”畢業生首要考慮“薪酬和福利待遇”與“發展前景”兩大因素,比重分別為81.1%和67.9%。調查也顯示,“慢就業”畢業生對就業“軟條件”表現出更大的關注度,更重視自我價值實現和文化氛圍。47.3%的“慢就業”畢業生看重“與興趣、性格相符”,比直接就業畢業生高9.4個百分點;67.9%的“慢就業”畢業生看重“發展前景”,比直接就業畢業生高3.4個百分點。而對於“企業(單位)性質與規模”和“工作地點便利性”等“硬條件”則不如直接就業畢業生敏感。

04

對政府機關和外資企業熱情更高

“慢就業”畢業生最希望到政府機關或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佔32.4%;其次分別為外資企業(28.1%)、國有企業(22.0%)和民營私營企業(14.2%)。與直接就業畢業生相比,“慢就業”畢業生對政府機關和外資企業的熱情更高,分別比直接就業畢業生高6.8個和11.7個百分點。

05

女性畢業生“慢就業”比例較高

從學校類型來看,“雙一流”建設高校畢業生選擇“慢就業”的比重最高,為42.7%;一般大學和大專類院校分別為34.6%和25.5%。與2018年相比,“雙一流”建設高校選擇“慢就業”的比重增加8.9個百分點,而一般大學和大專類院校分別增加13.2個和14.0個百分點,增長勢頭值得關注,越來越多的一般大學和大專類院校畢業生通過繼續深造等方式提升自身求職競爭力。

從性別來看,受訪男性和女性畢業生選擇“慢就業”的比重分別為32.3%和35.3%,分別比2018年增加9.8個和11.4個百分點。女性畢業生“慢就業”比例較高,增速也更快。

06

職業規劃較為模糊但備戰求職不鬆懈

“慢就業”畢業生對自身職業目標有清晰規劃的比重為40.9%,比直接就業和創業的畢業生分別低3.1個和16.3個百分點。

37.9%的“慢就業”畢業生表示已為未來出路準備兩年及以上,比直接就業畢業生高14.8個百分點。86.5%的“慢就業”畢業生具有工作或實習經歷,90.0%參加過社會實踐活動,42.8%取得至少1項資格證書,在各項就業準備方面與選擇立即就業的畢業生基本相當。可見多數“慢就業”畢業生並非被動消極地逃避就業,更多地是在經驗和技能資格方面繼續提升自我,做好就業準備。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魯哲

圖片 | 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

編輯 | 包雍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4 字。

轉載請註明: 調查顯示: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更重視自我價值實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