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經濟發展史,用雄厚的經濟支撐龐大的軍隊,最終統一天下
大秦帝國能消滅六國,完成統一天下的偉業,表面上看是因為秦國六代君臣都是君明臣賢,至少沒有昏君佞臣。再進一步看,在於秦國軍隊數量龐大,且能征善戰,畢竟要攻滅一國,少不了要動劍戈,不戰而滅人之國是不現實的。深層次看,在於秦國經濟實力遠遠超過六國,因為有糧才能養活士兵,有錢才能採購並製造武器。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要養活一支強大的軍隊,是不可能的;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君再明、臣再賢,也不足以感化列國來朝。
大秦兵馬俑
《史記·貨殖列傳》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然地亦窮險,唯京師要其道。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一、秦國的經濟基礎
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領土面積雖不及楚國,但秦國佔有的土地盡是膏腴之地,包括楚國的老國都在內,都在秦國的統治之下。論農業發展,戰國後期的秦國人口達一千餘萬,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秦國,有了龐大的人口數量,農業生產自然能上一個台階。秦國水利工程技術發達,水利工程的廣泛運用,進一步促進了秦國的農業發展。
畜牧業也是秦國的經濟基礎之一,秦人給周王室養馬多年,因為養馬技術出眾,秦人才從奴隸部族晉升為王室附庸。秦人立國後,由於跟西戎相接,因此秦國的畜牧業依然發達,不會出現宋朝那樣缺少戰馬。商業原本是三晉最強,不過秦國後來居上,特別是呂不韋、蔡澤主政秦國時,咸陽成為天下商業中心,先秦大商有多名出自秦國。農業、畜牧業、商業是秦國的三大經濟基礎。
農業
秦人的祖先善於馴養家禽,治水功成後舜帝讓伯益馴服鳥獸,鳥獸多有馴服,於是有了家禽。周朝建立後,秦人作為殷商的鐵桿支持者,被周武王從東部遷至西部,貶為奴隸部族,給周王室養馬戍邊。不過秦人一直積極爭取更有利的政治地位,在文化、習慣上向周文明靠攏。周人以農業發家,故秦人也農耕。秦人立國前的經濟基礎其實是半農半牧,農業跟畜牧業並重。
周王室東遷後,秦人接管了關中平原,大量沒有遷走的周人融入秦人之中,這些周人給秦國帶來了更加先進的農耕技術。立國後的秦人以農業為主,畜牧業主要由臣服於秦國的戎人處理,加入秦國時間久了以後,部分戎人也開始農耕。發展農業,才能積蓄足夠的糧食,才能更長時間的支撐戰爭,相比於肉食,很明顯植物食物更容易保存,且保存的時間更長。
秦國的農業在商鞅變法以前並沒有太大的發展,一則關中平原鹽鹼化嚴重,雖然平坦但並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土地的利用率不高;二則秦國人口數量少,一部分人還在搞養殖業,農耕的人就更少。秦國立國後, 一直想東出函谷關,其實就是為了爭奪土地,河西、河東的土地更適合於耕種。商鞅從當時第一強國魏國來秦,帶來了先進的政治制度和農業生產技術,之後秦國大量開懇山林荒地、招募鄰國人口,用來發展農業。
套馬的漢子
商鞅建立了一套懲罰制度,這套制度的核心思想就是“農戰”,秦人想要富貴,要麼務農立功,要麼從軍立功,捨棄農戰再無第三途!世人只知道秦國軍隊在戰場上悍不畏死,殊不知秦人在務農上也精耕細作,成為古典農業的典範!秦王政四年,秦國大旱,秦王政下令,百姓能交納一千石糧食的,均拜爵一級,有爵位的則再升一級。秦國的一石約今天的109公斤,一千石糧食就是109噸,要屯積如此多的糧食,不努力務農咋可能?
《史記.秦始皇本紀》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秦國農民給國家上交的糧食越多,可以獲得的爵位就越高,爵位越高,其政治待遇就越高!因此秦國百姓的農業生產積極十分高,三晉、楚國的許多農民、奴隸紛紛逃到秦國,成為秦人。這些新秦人耕地納糧,老秦人則上陣殺敵,如此內外皆足,既不用擔心糧食不足,又不用擔心軍隊戰力下降,因此秦國能統一天下。
商鞅創立的農戰制度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商家呂不韋、計然派名士蔡澤入秦後,在農戰的基礎上發展商業,因此秦國的商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呂不韋作為天下富商,其經商手段十分高超,他的家產是真正的富可敵國,母國衞國的國君都要靠呂不韋接濟,才能過上幾天闊綽的日子。計然派是越國范蠡寫下的商道經典,蔡澤師從計然派,因此也是經濟大師。呂不韋和蔡澤搭班子,促進了秦國的商業發展,畜牧大亨烏氏倮、丹砂鉅商寡婦清都是秦國鉅商,家資不可計數!
寡婦清
二、秦國的水利工程
秦人具有治水的天賦,舜帝時期洪水滔滔,大禹在伯益(秦人)、子契(商人)、后稷(周人)的輔助下完成治水偉業。秦人在關中立國後,發展農業的同時也在大量修建水利工程,關中主要的河流有渭河、涇水。涇水在高陵縣匯入渭河,而渭河在龍門匯入黃河,關中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渭河與涇水之間。
關中水系圖
春秋中期,秦相百里奚在渭河上游修了一條渠,開闢了數萬畝良田,這條渠被稱為百里渠。隨着時間的推移,百里渠年久失修,最終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效果。韓國水家名士鄭國受韓王之請,入秦助秦國修關中大渠,意在推行疲秦計。改變關中平原的鹽鹼地,是從商鞅時期就規劃好的事情,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修成。秦昭襄王晚年,集中全國之力,在蜀郡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成解決了成都平原水患問題。由於民力消耗巨大,因此關中大渠的修建也被暫緩!
秦昭襄王薨後,秦孝文王當了一年秦王,秦莊襄王當了三年秦王,都沒有動工修建關中大渠。秦王政即位後,丞相呂不韋任命李斯為河丞、鄭國為總工,集中數萬百姓修關中大渠。修了數年之久,一直沒有成效,一則人力過少,二則施工難度極大。秦王政親政後,得知鄭國實為間諜,本打算殺了鄭國,後來受李斯開導,跟鄭國達成協議,集中百萬民工修建關中大渠,一年渠成。
修鄭國渠
《史記.河渠書》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閒,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鄭國渠建成後,關中平原的土地鹽鹼化得到改善,土地被大面積開發,關中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秦國南有成都平原,內有關中平原,且皆為天府之國,故秦國有充足的糧食養活數量巨大的軍隊!魏國的熬倉、楚國的房陵,都被秦國佔領,這些地方都是農業發達的地區,因此秦國的糧食遠遠比六國多,打起仗來更經得起消耗!
大秦帝國建立後,秦始皇命令秦軍疏通天下河道,徹底解決了“以鄰為壑”的人為水災。後來秦軍南征百越,為了將中原地區的糧食運至百越,秦朝又開鑿了靈渠!
三、秦國的人口引進
一個國家要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加持,有了高端人才後,還離不開廣大的勞動者。普通勞動者越多,高端人才的想法才越能實現,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這句話中的“人民羣眾”包括商端人才,同時也指出了普通人民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不斷的從山東六國引進人口,這些人口中有如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這樣的治國大才,更多的則是普通百姓。
商鞅與秦孝公
商鞅認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主要通常兩個方面展現,一是農業水平,二是軍隊戰力。要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就需要很多的普通人,僅僅靠秦國本地人生,速度太慢,至少要數代過後才有人口優勢。因此從六國引進人口是最直接與最快速的,引進普通人入秦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人口數量!
《商君書.徠民》今利其田宅,而復之三世,此必與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惡也,然則山東之民無不西者矣。且直言之謂也,不然,夫實壙什虛,也天寶,而百萬事本,其所益多也,豈徒不失其所以攻乎?
如何引進普通百姓入秦呢?商鞅的辦法給土地、給房子、免賦税、賜秦人身份、享受秦人的一切優惠政策。除了官方宣傳、接引鄰國百姓入秦外,秦國還將外國官吏的家族全族引入秦國,整體變為秦人。比如説司馬氏一族,本是齊國田氏一族的旁支,後來入秦成為秦人;再比如蒙氏一族,原本也是齊國人,後來入秦後就全族成為秦人。鄭國修成鄭國渠後,秦王政派軍隊將鄭氏一族人從韓國接到秦國,安置在鄭國渠兩側,解決了韓國威脅鄭國的籌碼。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中有一個橋段,是説六國特使入秦,要求太子嬴駟歸還本國流民。魏國特使表示魏國民眾被秦國裹脅逃亡者,有萬餘户,計約十餘萬人丁,至今仍居秦國。韓國特使立即呼應,韓國也有數萬民眾逃居秦國,懇望遣返。趙國特使也高聲接道,趙國也有近十萬人丁被秦國裹脅出逃,秦國當儘快遣返,以安趙國人心。
嬴駟則表示:移民居秦,有田可耕,有屋可住,衣食温飽,有功受爵,三年不納賦,五年不抽丁,他們自然不斷流入。秦國救民於水火之中,若遣返移民,天下公理何存?正道何在?若貴國因此而反目,只怕是秦國要增加更多的土地城池人丁了,又何懼之有?
秦國的人口快速增長,其實就是從六國移民而來的新秦人快速增長,戰國七雄皆炎黃後裔,因此融合起來並不困難。至於説周民逃秦、韓民逃趙,那都是貴族官吏唆使的,比如説韓國上黨郡已經歸秦國了,上黨太守馮亭卻率軍民歸趙。馮亭以遠離暴秦為理由,卻陷韓民於戰亂之中,不知道馮亭這算不算得上是以仁義之名害民!
咸陽是按洛陽王城修建的,但規模遠超洛陽,其中有一片區域專門安置六國商人、貴族。百餘年下來,不少六國富户遷入咸陽居住,畢竟在秦國生命財產更有保障!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又將天下富户大部分遷入咸陽,將老秦人派至九原郡、百越地區。項羽攻入咸陽後,燒殺搶掠,事實上是在奪殺七國之民,因此項羽不得天下民心。
四、秦國的戰爭經濟
戰爭其實是經濟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所有戰爭的最終目的都是資源,而資源可以通俗易懂的理解成經濟。戰爭本是為解決經濟問題而生,最終戰爭也成為經濟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戰爭來獲得經濟利益,遠比從事生產來得快!
戰爭
公元前518年,吳楚發生邊民糾紛,吳國邊邑卑梁與楚國邊邑鍾離毗連,都種桑育蠶,一吳女與一楚女因爭桑樹而扭打。事態越鬧越大,楚女家人殺死吳女家人,吳國卑梁大夫徵發邑兵進攻鍾離。恰巧,楚國擴建了舟師,平王自將東巡,聞變,當即攻破梁。平王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轉悠了一圈,以為達到了威懾吳人的目的,就奏凱回國了。楚師剛剛撤離,吳國就攻佔了鍾離和巢邑,這成了吳國與楚國戰爭的起源!
秦國為什麼要統一天下,百姓為什麼希望天下統一,原因就在於諸侯割據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各國都在邊境設卡,徵收重重關税,一塊錢的東西最終賣到一百塊錢,這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中原各國都在黃河邊上築壩,目的是讓洪水去衝擊別國,這同樣不利於經濟發展!只有統一成一個國家,關税才會消失,以鄰為壑的事情才不會發生!
《孫子兵法》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愠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愠可以復悦,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孫武在講戰爭原理時,也明確提出“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的戰爭思想:説白了就是戰爭的目的是取得利益,不能取得利益就沒有必要打仗 ;通過其它方式可以獲得利益,就儘量不要用戰爭的方式。因此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利益,戰爭是經濟矛盾不可調和的差物!而通過戰爭,也可以達到發展濟經的目的,蘇轍的《六國論》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親秦而賂秦”,秦國通過戰爭的威脅,不戰而取得了六國的許多城池(六國賄賂秦國)。
秦軍作戰,能打贏就狠狠打;打不贏就跟你耗,直到耗死你為止。秦國的戰爭思維是立體的,除了前線軍隊衝殺外,還用重金分化、瓦解各國內部,利用金錢從內部瓦解敵人,或者刺殺敵方主將。長平之戰,白起就是通過圍而不殲的策略,生生耗光了趙國軍隊的鋭氣。王翦滅趙、滅楚,都採用了消耗戰、離間戰,最終讓趙國自毀長城,讓楚國禁起消耗而主動出擊露出破綻!
秦國軍隊
秦國在跟六國作戰的時候,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經濟優勢,為確保獲得勝利,秦國總會大手筆的花錢送糧,以達到分化、瓦解六國的目的!六國在被秦國鯨吞蠶食後,經濟實力大減,人口鋭減,再無法跟秦國一爭高低。大手筆的花錢送糧,也只有秦國可以做到,因為別的國家沒有那樣的經濟實力。秦滅楚之戰時,秦楚百萬大軍對峙一年有餘,秦兵吃飽穿曖扔石頭玩,而楚兵缺衣少糧苦捱,最終楚國經不起消耗,主動進攻秦軍,被秦軍找到破綻,一擊而潰!
《史記.秦始皇本紀》大梁人尉繚來,説秦王曰:“以秦之彊,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兵家尉繚是魏國人,他入秦見秦王政,提出秦國快速統一天下的大策,那就是拿出30萬金賄賂各國權臣,讓他們親秦而事秦,先從內部瓦解敵人,後在戰場上以最小的代價攻滅敵人。最終秦王政讓李斯專門主持特工任務,攜重金前往各國,分化、瓦解各國內部關係。在秦國攻滅一國時,讓其他國家作壁上觀,不得支援;當一個國家很難擊敗時,利用該國的權臣除去該國的將軍。因此秦王政僅用了十年時間,就將六國一一攻滅,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
秦國滅六國,相對容易,軍隊損失較少,花出的錢也都超額收了回來。因此秦始皇才有餘力北伐匈奴、南征百越,要知道打仗最是燒錢。漢初,由於反秦戰爭和楚漢戰爭的破壞太大,天下民生凋敝,匈奴寇邊,劉邦不得不採取和親政策。漢朝積累了一百餘年後,才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由漢武帝主持大規模對匈奴反擊作戰!
秦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