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逸仙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寧願挺胸面死,不願低頭求生:中條山戰役血戰日軍的第三軍英豪
中條山位於晉南豫北交界處,橫亙黃河北岸,東北與太行山相連,西北與呂梁山相望,瞰制豫北、晉西,屏蔽洛陽、潼關,是扼守南北交通、固鎖秦晉聯動之咽喉要塞,極具戰略地位,乃自古兵家必爭之重地。抗戰爆發後,中條山由第一戰區衞立煌部駐守。日軍曾對其發起過13次進攻,均被中國軍隊擊退,不得已投入4個師團的兵力環繞山外駐紮,與中國守軍成對峙狀態。
1941年5月,日軍再次大規模調兵遣將,向中條山地帶猛撲,中日雙方發生血戰。但由於國民黨當局消極抗戰,大敵當前疏於防禦,部隊準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結果日軍以近於1比20的極小傷亡代價擊敗了中國軍隊。
1940年秋,經八路軍“百團大戰”沉重打擊後的日軍,再也不能容許4個師團的兵力繼續受衞立煌部的牽制,決定首先擊破晉南中條山區的中國軍隊,再全力對付八路軍。1941年5月,侵略者從華中、華北抽調了8個師團、9個旅團、1個騎兵團,共21萬人,加上空軍飛機300餘架,獨立山、重、野炮兵約五六個聯隊,瓦斯部隊、空降部隊各若干進犯中條山。
這時,中國方面駐守陣地的是曾萬鍾第五集團軍所轄唐淮源第三軍、高桂滋第十七軍、孔令恂第八十軍,劉茂恩第十四集團軍所轄武庭麟第十五軍、裴昌會第四十三軍、劉戡第九十三軍、馮欽哉第九十八軍,以及山西憲兵第十二支隊改編的第一九六旅和梅軒遊擊縱隊等部。這些部隊屬第一戰區司令衞立煌所轄,總兵力約17萬餘人,與日軍人數相比,所差甚遠。
在當時條件下,兵員數量,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強敵壓境之時,由於已與日軍對壘兩年,中國守軍自稱中條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輕敵麻痹思想十分嚴重,這直接影響中條山守軍的戰前準備。
4月28日,各種跡象已清楚表明,日軍有由濟原、橫皋大道會犯垣曲的企圖,中條山各軍對敵仍“毫無萬分之一準備。”各路守軍“因屢挫進犯之敵,每謂中條山有金湯之固,恃而無恐。驕怠一生,戒備遂疏,敵諜混入”。1941年5月7日,日軍地面部隊在大批空軍的支援下從三面分四路向中條山發起攻擊,中條山血戰由此開始。據衞立煌報告,日軍進攻的步驟是:“
(一)入犯之敵分編多數縱隊,成為正面鑽隙迂迴,並利用漢奸、快速小部隊,襲截我通信聯絡及各級指揮部,打破我戰鬥組織,增大我指揮上之困難。
(二)將重兵分置於各交通要點,構築工事,斷我軍聯絡,各個擊破之。
(三)封鎖山口、渡口、逐步緊縮包圍圈,完成分進合擊式殲滅戰”。
戰鬥開始,敵人來勢兇猛,雙方“戰鬥慘烈,為抗戰數年來所未有。每日自拂曉起至黃昏止,平均無一分鐘天空不見敵機活動;陣地所在,無尺寸不為敵炮煙、毒氣所籠罩。”次日,敵人佔領了中條山的中心垣曲,將中國軍隊截為互無聯繫的東、西兩部。10日,日軍分別向東、西兩面進擊,包圍了曾萬鐘的第五集團軍和劉茂恩的第十四集團軍。整個戰局十分危急。
曾萬鍾第五集團軍下轄的第三軍是堅守中條山的主力,在與日軍的多次交鋒中一直保持不敗的記錄。日軍圍攻中條山時將其列為主要的攻擊對象,調集超過第三軍數倍的兵力,對其猛攻。戰鬥開始時,唐淮源軍長就特別強調中條山之戰略地位和極端重要性,命令各師,必須死戰,決不退讓,誓保陣地。
唐淮源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曾參與雲南辛亥起義、護國首義及北伐戰爭等。抗戰爆發後,參加了晉北忻口保衞戰,後調往中條山參與建立中條山遊擊根據地,1939年升任第三軍軍長。是年,其母去世,唐淮源趕往家中奔喪,在返回陝西前向時任雲南省政府主席的龍雲立下聞者動容、潸然淚下的鐵血誓言:“本人此去晉南,回守原防,已抱定必死決心。前有母親所念,尚存顧慮,今已安埋就緒,戰死無他矣!”早在中條山血戰之前,唐淮源已下定為國報效的決心。
唐淮源所率第三軍下轄第七、第十二、第三十四三個師。其中,由寸性奇率領的第十二師因打仗守必固,攻必克,為第三軍主力。戰鬥打響後,第三軍將士在唐淮源、寸性奇等愛國將領的率領下士氣高昂,誓與中條山共存亡,堅決抗擊侵略者。5月8日凌晨,第七師的澗底河陣地被日軍攻破,接着,師部所在地王家河又遭到日軍的猛烈攻擊。唐淮源軍長接到報告後,立即派預備隊前往增援,經數小時血戰,擊潰來犯之敵,奪回了陣地。被擊退的日軍,很快又發動了更加瘋狂的反撲,以一部攻擊第七師陣地,以另一部攻擊設在唐回的第三軍指揮部,並乘隙襲擊第五集團軍司令部。
唐淮源軍長緊急調回軍預備隊,親自指揮隊伍尾追攻擊敵人,順利解除了日軍對集團軍司令部的威脅。第十二師的任務是堅守唐王山陣地,寸性奇指揮全師官後英勇抗敵,來犯之敵雖有空軍的配合,進攻了一天一夜,毫無收穫。第三軍官兵奮力苦戰,多次擊退敵人的進攻,但中國軍隊“會戰前地域條件太缺……完全處於內線,形成被包圍之形態”。中條山戰局,已非第三軍所能扭轉。
當第七師恢復了原陣地,第十二師鞏固唐王山後,中條山的中心部位垣曲卻落入敵手。得知此情的唐淮源為了保衞中條山這一華北“鎖鑰”,及時變更部署,將所部轉移到第二道防線。同時,集中主力,沿唐回大道前進,攔截深入之敵。第三軍直屬隊從5月9日起,在縣山東面陣地與敵人展開激戰。他們在軍長率領下,以一當十,頑強奮戰,給敵人以大量殺傷。但當第八十軍的防線被敵人突破後,戰況就進一步惡化。
5月9日,日軍佔領了中條山的重要渡口五福澗。至此,第三軍南渡黃河的渡口全部被敵人封鎖,唐淮源尚不知曉,仍命令各師向五福澗前進,以執行戰區長官部的命令,渡過黃河、加強南防。5月10日晨,部隊運動到温峪大道,與由馬村北犯之敵遭遇,雙方展開激戰,“肉搏之久,死傷甚重,血流成渠”。
第三軍的轉移完全受阻。第三軍經過左衝右突,始終無法擺脱困境,唐淮源軍長深感局勢的嚴重性,立即召集三個師長舉行緊急會議,他説:“情勢惡劣,三位都看到了。軍人信條,不成功,便成仁。三位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的軍、師長,……只有陣亡的軍、師長,沒有被俘的軍、師長!”
寸性奇師長就堅定地表示:請軍長放心,我們決不會為國家民族丟臉!
最後,唐淮源軍長命令各師以團為單位,分道突圍。會後,三位師長分別率部突圍。經過兩天血戰,至11日晚,各部均被日軍截回,援軍及補給線也都被截斷。戰至12日上午,全軍各師均殘破不全。唐淮源軍長直接率領的直屬部隊,已大部傷亡,僅存的少量官兵被圍困在縣山陣地,進行着頑強的最後抵抗。第三軍儘管已危在旦夕,唐淮源軍長仍號召官兵堅守陣地,與中條山共同存亡。
正午12時,一股日軍逼近了縣山陣地,敵我雙方互擲手榴彈,並開始拼刺刀,展開激烈的肉搏。當時大雨滂沱,道路泥濘,唐淮源軍長和死守在縣山陣地的直屬隊已處於絕境。這時,唐淮源軍長眼見突圍受阻,官兵傷亡慘重,彈盡糧絕,恨怨自己未能完成保衞中條山的職責,有負於國家民族。
為了不當俘虜,為了保持國格、人格,他遣開左右,自戕殉國於縣山之頂。此時,第十二師陣地也受到日軍的重重包圍,大部戰死,少數存活者正與敵人拼殺。在陣地危急的緊要關頭,師長寸性奇向身邊部下疾呼:“我們有槍在手,有劍在腰,寧願挺胸面死,不願低頭求生,希望各位不要做俘虜。無論勝敗,都千萬不可使國家蒙羞”
中條山戰役雖然是敗了,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讓我們記住了更多可歌可泣的人,中華民族萬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