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早已回到久違的校園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但暑期時的一幕幕,讓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2018級本科生向亮螢念念不忘。
在湖北秭歸縣陽光社工服務中心,她負責當地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暑期託管,教孩子們“七步洗手法”。一個眼睛大大的女孩練習完無比開心,“我可以回家教我奶奶洗手啦!”
“看到那一雙雙充滿稚氣的眼睛,一隻只胖乎乎的小手,我覺得自己所作的事情很有意義。”託管結束時,這名90後姑娘在日記中寫下實踐心語。
城鄉基層是實現羣防羣控的組織基礎。疫情衝擊下,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面臨怎樣的挑戰?
今年暑假,華中科技大學創新“校青馬工程”培養思路,組織40名學員以向當地黨團組織報到等形式進入19個政府部門、13個當地團組織、5個社區街道、3所事業單位就近就便開展政務見習,並統籌108名“青馬學員”在家鄉開展“疫情衝擊下基層城鄉社會治理研究”暑期社會實踐。
“開展此次實踐,就是想引導‘青馬學員’紮根祖國大地,瞭解國情社情民情,在實踐中經風雨、練本領、長才幹,培植深厚的為民情懷,為今後走向基層、提高治理能力奠定基礎。”負責此次活動的該校團委書記、青馬學校辦公室主任林楨棟談到。
最真實的國情社情體驗,成為學生最好的思政課堂。
在一個多月的實踐中,向亮螢不僅成為孩子們眼中“多才多藝的社工姐姐”,還成長為備受社工機構肯定的“骨幹社工”。她和同事們一起深入農村,參與孵化黨員志願服務隊、老年協會等組織的各項活動,調動村民自我服務的積極性,讓村民自主投身於鄉村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
在廣州市海珠區金碧東社區,無論是“文明養犬行動”,還是“地鐵博物館夏令營”,都能見到公共管理學院2019級碩士生劉子靈忙碌的身影。她發揮專業所學,走訪社區黨委、社工、物業、居民等六大團隊,幫助梳理多元主體參與的社區治理結構,完善“蜂巢”黨建制度流程體系,形成一份9000餘字的調研報告,獲得社區黨委的一致好評。“羣眾事無小事,基層黨組織為羣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在困難面前聚力同行,是我學習的榜樣。”參與社區治理兩個月來,劉子靈收穫滿滿。
在安徽省祁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2017級第二黨支部書記戴麗琰承擔起單位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工作。短短六週,她編髮文章50餘篇、推動粉絲增長6倍、瀏覽量破1萬人次。“聽老兵回憶70年前的故事,觸摸保存70年的軍官證、軍功章,我深切體會到革命先輩們的艱辛付出,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江西省新幹縣界埠鎮,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劉騰跟隨政府工作人員走鄉串户,深入多個行政村中的十餘户貧困户家庭面對面交流,詳細詢問記錄每家每户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條件改善和日後發展等信息,並及時反饋給扶貧工作人員,也針對性地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劉騰感慨,“脱貧攻堅,黨心所向,民心所依。走訪中我們聽到了貧困户無數句‘感謝黨和政府’。淳樸的話語卻更加激勵我們,堅定信心,決勝脱貧攻堅戰。”
脱貧攻堅戰已到尾聲,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些地區增加了因災返貧的風險。帶着這種擔心,人文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黃新傑調研了湖北省大悟縣豐店鎮的很多村落。在田間地頭,她頂着烈日詢問農民特色農副產品種植經驗;在扶貧車間,她向基層幹部請教自主產業造血功能;在農家小院,她向老鄉們瞭解易地扶貧發展情況……一家家的走訪,讓她看到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扶持和產業引導,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魏永康體會到了什麼叫“力行獲感動”。
7月26日,恩施州建始縣普降大到暴雨,厚厚的淤泥給城區清掃帶來很大難度。魏永康同建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的幹部職工一起來到船兒島社區吉祥園小區進行災後清淤。“我們清淤最累的時候,一位社區大爺一直招呼我們去他家裏休息。大爺家裏受災沒法燒水泡茶,卻還堅持要我們喝礦泉水解渴。”一瓶礦泉水,一句感謝的話,讓魏永康感受到黨員幹部與羣眾的魚水之情。
兩個月時間,108名華科大青馬學員帶着思考,趕赴全國21省70個市、區、縣走訪實踐。他們結合專業特色,完成訪談記錄205篇、調查問卷939份、實踐感想97篇、總結報告達38萬字。
據介紹,華中科技大學“青馬工程”注重實踐導向,以“信仰入頭腦、實踐長才幹、基層立功業”為培養主線,通過“黨性教育、理論學習、實踐鍛鍊、能力提升”等方式,以寒暑假為主體,設計“第三學期”社會實踐課程,圍繞政務見習、生態文明治理探訪等主題,已持續開展三年。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青馬學校校長邵新宇表示,“學校將繼續發揮‘青馬工程’的統領作用,構建更加完善的青年政治骨幹培養體系,着力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敢當大任、追求卓越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通訊員 李旻麗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