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着很多的朝代,朝代更迭也都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後來的封建社會,土地兼併的加重使得社會矛盾激化,在王朝發展到兩三百年這個時間段的時候就會出現大規模 的農民起義,動搖封建王朝的根基。
在更早一些的奴隸制社會,土地兼併其實並不存在,所以夏商周這三個朝代都存在超過四百年,東西周加起來甚至將近800年之久。所以在這一時代並不存在什麼農民起義之類的問題,王權對疆域的統治能力還是有限的,王朝的更迭往往是一個新興勢力取代了另一個勢力,成為天下共主。
西羌民族建立的夏朝就是被東夷民族其中的一支商族人打敗,取而代之。後來風水輪流轉,又是西邊的周人崛起,滅亡了商王朝的統治,開啓了姬姓天下的時代。這是有文字資料可考的第一次朝代更迭,也是奴隸制社會最後一次朝代更迭。
所以這次朝代更迭就被後世的華夏兒女所牢記,除了官方的史書上記載,還衍生出來了許多的民間故事。尤其是在宋朝以後,平民文學發展,出現了很多講商周交替歷史的話本、雜劇,小説等,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明代許仲琳(據傳)所編纂的小説《封神演義》,其中將商紂王描寫為一個像夏桀一樣十惡不赦的暴君,還加入了人們喜聞樂見的“紅顏禍水”橋段,將商朝亡國的原因歸咎到妲己身上。
這當然是民間根據個人好惡進行的藝術加工和演義,但也不乏正史對商紂王的抹黑。但是商紂王死後,商朝那麼多貴族和遺老遺少都去了哪裏呢,商紂王的子孫又跑到了哪裏呢?還有商紂王派去征討東夷的主力大軍呢?
商朝餘暉,星星之火
在流傳下來的歷史記載當中,武王伐紂是隻用了四萬五千人前往朝歌城外的牧野展開了大戰,而商紂王則是動用了70萬人與周人的聯軍進行大戰。(也有一説是17萬人)但不論怎麼説,商紂王的兵力在人數上是要遠遠勝國周人的軍隊的。但商紂王的軍隊常年進行征戰,戰鬥經驗豐富,不應當如此不堪一擊。
所以就有人推測商紂王的主力大軍並沒有駐守朝歌城,朝歌城迎敵的只不過是商紂王在倉促之中組織的一幫奴隸甚至是朝歌城的平頭百姓,所以才沒有敵得過周武王的正規軍。這一點推測是十分合理的,因為不論是在史書記載當中,還是在後來出土的甲骨文卜辭當中,都記載了商紂王的軍隊動向。
“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左傳》
在我們現在的考證當中,商紂王對東夷一共進行了三次戰爭,第一次是在周人的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當政期間,紂王知道西邊的西岐大軍不老實,怕被周人捅刀子,就將西伯侯關押了起來,防止叛亂。第二次進行東征東夷的時候,周文王剛去世不久,周武王繼位,腳跟還沒站穩,再加上商紂王這邊的軍隊露了肌肉,周人覺得不是時機,所以也就繼續按兵不動。
但是在商紂王進行第三次東征的時候,周武王可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了,他在間諜膠鬲的李裏應外合之下,火速行軍,奇襲朝歌城下。想趁着商王朝剛打完東夷戰爭的空擋,大軍沒有撤回,給商王朝來一個閃電戰。
事實上學界對商王朝的大軍是否撤回還有一定的爭議,有的學者認為武王伐紂之時,商王朝已經結束了第三次東夷戰爭,並且還帶回來了大量的俘虜。但有的學者認為當時的商紂王的主力大軍仍然在進行着東夷戰爭,不然周武王不可能會那麼輕鬆的就取得勝利。
在小編看來,商紂王很可能是結束了東夷戰爭,只是傷亡慘重,畢竟商王朝對東夷並沒有太多壓倒性的優勢,難免會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難免會傷筋動骨,就像《左傳》裏所説的“隕其身”。而且戰爭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攻城掠寨,商紂王把戰爭奴隸都帶回來了,肯定也要在東夷駐紮軍隊,維護統治的。
所以商紂王的軍隊是回來了沒錯,但是也已經兵力不足了,在商紂王短暫的一生裏接連對北方的遊牧民族、西戎、東夷發動多場戰爭,兵力補充實際上是一個大難題。所以商紂王的軍隊很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回來了,其他的都戰死或者駐守東夷,維護勝利果實去了。
至於後來商朝滅亡之後,這支主力部隊為什麼不返回救商朝呢?一是因為當時的消息閉塞,交通不便,消息從朝歌城傳到東夷那裏可能需要至少個把月時間,而這個時候周人已經對商王朝完成了大整頓,改旗易幟了。甚至還可能設好了埋伏圈,坐等主力部隊進來。所以主力部隊的迴歸其實是不能挽回多少局勢的,還不如在東夷紮根,做個土皇帝呢。
商朝王子,得以存活
説完商朝這邊殘留的軍事實力,我們再來看一下商朝的王室去了哪裏。周武王雖然打敗了商朝,但帶來的畢竟只有4.5萬人再加上戰爭的損耗,頂多也就剩了兩三萬人。由於聯軍各方國的擁戴,周王成了新的天下共主,但是隻有這點兵力是無法對商王朝的偌大領土進行有效統治的。
周武王也想斬草除根,但他做不到,畢竟如果做得太過了,很可能會遭到朝歌城乃至王畿之地貧民以及貴族的反撲,得不償失。倒不如扶持起來一個傀儡政權,繼續商王朝的宗廟和祭祀,幫他這個西羌遊牧部落變化而來的“夷狄”統治原來商朝的王畿之地。如此一來,不僅能讓自己省了與商人的摩擦,又能美其名曰“亡國不絕祀”,繼承華夏的優良傳統。
所以周武王姬發就留下了商紂王嫡長子武庚的小命,讓他留在朝歌城,繼續供奉商朝的先祖,維持對原來商王朝的王畿之地的統治,繼續率領這幫商朝遺民燒龜殼,跳大神。商朝的遺老遺少一看,這只是換了個國籍,日常生活並沒有產生多大的改變,也沒有受到燒傷搶掠,自然是歡欣鼓舞,齊呼周武王的好政策。
但畢竟是敵國的殘餘勢力,雖然周武王打敗了商朝,他也深知商王朝實力的強大,這些還沒滅掉的商朝人不僅文化水平高,還有着相當的翻盤能力。所以就開始了第一次分封,將自己以管叔鮮為首的三個弟弟分封到了朝歌城的北、東、南三個方位,用來監視商朝移民的動向,並且留下了一支精鋭之師,隨時提防武庚叛變。
“承蒙周王恩德”,商王子武庚保留了一條小命,但這畢竟是國仇家恨,如果沒有周人的侵略,下一個天下共主應當是自己才對。所以武庚內心必定是充滿着各種不甘願,如果時機成熟,他必定不會甘心這樣被軟禁起來,畢竟能當大王,誰又想去當一個囚犯呢?所以即使是表面上對侵略者再卑躬屈膝,內心復仇的種子已經悄悄萌發了。
監守自盜,三監叛亂
上面我們提到以管叔鮮為首的三監在監視着武庚的一舉一動,這個管叔鮮呢,是周文王的三兒子。周文王的大兒子伯邑考被紂王殺掉了,二兒子就是周文王姬發,老四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旦。本來這幾個人都待在自己的地盤上好好的,但沒想到周武王姬發這裏出了變故。
不知道是日夜操勞,憂心忡忡累壞了身子,還是感染了什麼風寒卧牀不起,周武王在滅商的第六年就駕鶴西去了。在臨死前,姬發將嫡長子周成王交給周公旦和召公,希望他倆能夠輔佐周成王治理國家。
但要知道,當時除了嫡長子繼承製,還有一個叫做“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就是如果王子年幼,而國家狀況又十分危急,上任王的弟弟其實也是能夠繼承王位的。雖然嫡長子繼承製的周禮已經確立,但是這個傳統還是存在於很多人的心中的。
所以很多都擔心輔政的周公旦近水樓台先得月,會趁機奪得周成王的寶座,尤其是處在鎬京千里之外的管叔鮮。畢竟他才是老三啊,即使是兄終弟及,也是先輪到他而不是老四周公旦啊!所以管叔鮮就急了,想要前去鎬京奪得屬於自己的王位。
但是自己這裏畢竟只是一個小的諸侯國,遠遠不能和周人的軍隊相抗衡,怎麼辦呢?管叔鮮就想到了擁有着商朝遺民擁戴的亡國之子——武庚,武庚不僅有着十分有效的號召力,還擁有着當年商王朝打完東夷殘留的軍隊,如果能“挾王子以令諸侯”,勝算必定是要大上許多。
所以管叔鮮不管武庚願意還是不願意,就一邊對商朝遺民進行戰爭動員,一面聯繫三監的另外兩個兄弟,打着“清君側”的名號就浩浩蕩蕩向關中盆地殺過去了。
結語:
三監之亂的爆發,主要原因還是周朝在建立之初的統治力有限,甚至連斬草除根都做不到,還給了敵人以相當大的喘息之機。甚至因為繼承製度的不穩固,讓自己人率先造起反來,這也算是分封制的一個弊端吧,而商王朝王子最後的復仇結果如何,想必大家都已瞭然於胸,畢竟悠悠八百年大周,我們並沒有聽到什麼商朝復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