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快初三了,我連他的排名都不知道,但我肯定他是考不上高中了
記得讀書的時候,每次考完試,最緊張的不是考後的等待,而是老師拿着試卷走進教室走上講台,準備評講卷子。
當老師開始念名字髮捲子時,真是各種好戲上演。
同學們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從走上講台的步伐,從臉上的神色,從接過卷子的動作,就能看出考了多少分。
而老師們也有一種默契,那就是分數從高到低依次分發試卷。
這無疑就是最心跳最加速的環節!
台下的同學心中默唸,早點唸到我早點唸到我。
分數高的,老師會念“分數”+“名字”,到後面就直接念名字。
在初中這個分界線就是90分及格線,唸到自己名字也沒有聽到分數,就知道自己完蛋了。
通過這個方法,也知道了自己的大概名次。
知恥而後勇,被打擊後再奮鬥,希望下次念名字能更早些。
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知道自己名次,按理説是正常的。
考試的目的不就在於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嗎?然後分數只是一個界定,題難分低,題易分高,參考的意義不大。然而名次就能基本反映出學生學習的狀況!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考試後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具體排名了!老師更不能公佈學生的成績。家長也不得知孩子的排名!甚至考試後,學生家長老師連張考試試卷都得不到。
這樣的事,就發生在當下。
星星媽媽最近收到了正上初二兒子的班主任發的期末成績單,看樣子是不太理想,準確説應該是比較糟糕的:三個“C”、兩個“D”、兩個“B”。
問老師孩子在班上的排名是怎樣的?有進步還是退步呢?得到的回答卻是:無可奉告。
在問問老師ABCD檔次之間有多少學生時?老師仍然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訴了星星媽媽:孩子再不努力,考上高中就很難了。
其實如今初升高比考大學還難,星星媽媽對於老師的勸告並沒放在心上。人各有路,考不上高中也總要面對未來,讀職高也好,學技術也罷,總會找到養活自己的路。
但星星媽媽無法理解的是,現在的教育怎麼了?連孩子考試的名次,家長都無權知道了?
禁止公佈成績給學生排名,家長怪不到老師,這畢竟是教育部的明文規定。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吧,老師就偷偷私發給家長,而現在多少學校是連私發都不準了。
初衷是好的,保護孩子們那“脆弱”的心靈。
擔心學生因為學習的壓力,有輕生的想法。
回過頭來,壓力是名次給的嗎?沒有名次了,學生就沒有壓力了嗎?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可分最終是要用名次是去體現的,畢竟最終一考,不是和自己比!是和全班、全年級、全省同齡人一起比。
不知道名次,就不知道差距;不知道差距,就不知道還要多努力。
星星媽媽很坦然,知道自己孩子的水平。但還有多少父母能同星星媽一樣呢?很少吧。
學習是最容易的出路,寒門再難出貴子,但讀書一定是最公平的提升自身階級的途徑。
換句話又講,孩子連自己沒考好落後名次的打擊都接受不了時,談何去面對今後人生的大風大浪?
如果咱們教育的學生,連面對自己的成績的勇氣都沒有,還有什麼勇氣去面對職業的挫折和困境。
出了學校畢了業,是老師還是校長還會給他避風的港灣?
看看長不大的巨嬰,看看啃老的一族。過多的保護和溺愛,只會造就沒出息的一代。
當“期末考試”變成“期末質量檢測科目”,輕鬆了誰?
推崇快樂教育?可沒人會告訴你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社會分層。
享受考試後沒名次的快樂?那你今後就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
學生的工作就是學習,學生的績效就是分數。很現實,但社會就是如此。
學校是單純的,單純到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很簡單,但知曉的人很少。
考不上高中,你也許會哭,但你不知道踩你上岸的人會偷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