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飛鴻棄武從醫事件,一口氣帶你瞭解傳統武術走向衰敗的原因
寶劍出鞘,芝草成林。——黃飛鴻《寶芝林》
1、棄武從醫的黃飛鴻
李連杰的電影《黃飛鴻》系列,為我們展示了一位武藝高強,又身懷家國情懷的大俠形象。
對於黃飛鴻這位大俠角色,他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30歲之前的他從街頭表演武藝、開武館,走到了軍中技擊教練的地步。
在這段時間內,黃飛鴻的名氣已經在廣州附近傳揚開來,可以預料的是,假以時日,他便會代替舊一代的“廣州十虎”,成為新生代的大師。
1886年,是他一生命運的轉折點,因為從這一年之後,他便辭去了軍中武術教練的職務,也不再經營武館,而是轉頭開了一家叫做“寶芝林”的醫館。
【黃飛鴻劇照】
而促成黃飛鴻這樣選擇的原因有兩點:
一、父親的遺言
1886年,年邁的黃麒英偶感小疾,卻不料病情惡化,最終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性命。
黃麒英臨死前對黃飛鴻説:“以拳頭謀生,與人結怨必多,以醫為業,則能廣結善緣……”
這句話深深影響了黃飛鴻接下來大半生的抉擇,也最終促成了黃飛鴻開寶芝林的決心。
二、吳全美的死
吳全美正是當初勸他加入軍隊當教練的人,他因感染疾病去世後,對清朝統治失望的黃飛鴻便已有了退意。
這兩個原因最終促使黃飛鴻辭去了軍中職務,並且決心告別江湖,做一名懸壺濟世的醫生。
2、門派之見與傳統武術衰敗的聯繫
在黃飛鴻的身上,有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擔當,這位經營着“寶芝林”,有着一手高超醫術的大俠,他的收徒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摒棄門派之見。
摒棄“門派之見”這點,真的是非常偉大了,於武術而言,從古至今誕生了許許多多的門派,知名度比較高的有少林、峨眉、武當,但更多的門派卻消失在了歷史當中,時至今日,我們或許都不曾聽聞過它們的故事。
【黃飛鴻劇照】
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便是源自“門派之見”,門派之見在促成傳統武術衰落方面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門派之間互相比拼、爭鬥,導致派中弟子傷亡,使得門派人才凋零;
二、門派之間都將自己的技術珍藏,不輕易傳授弟子,甚至有很多技巧都需要核心弟子才能研習;
這種做法在保證門派技藝傳承安全性的同時,也使得傳統武術基本上很難有創新空間,或者門派遭逢變故,便會導致某種技術沒有了指導人而導致後人永久性無從學習這門技巧。
三、門派之見激化後,會使得雙方之間採用更加激進的方式解決問題,而身懷武藝的他們,無疑比普通人更容易影響到社會治安的安定。
現實生活不比影視劇,它是存在着執法部門的,在黃飛鴻生活的前半期,這個執法部門便是清政府分屬各地區的衙門。
【黃飛鴻與十三姨劇照】
3、時代演變對傳統武術的衝擊
光緒年間,列強對於清王朝侵蝕已經到了一種很嚴重的程度:光緒九年,法人屢以法船往來瓊州,窺探量水,警報紛紜。
而負責應對這件事的人,就是前文我們提過的吳全美。
吳全美督水陸兵勇躬赴海口各炮台,殫心佈置,昕夕嚴防法國。
為了讓整個防守工事能夠更加強力,吳全美邀請了黃飛鴻來軍中教習,想提高士兵的戰鬥力。就是在這個期間,黃飛鴻見證了槍炮對於傳統武術所造成的巨大威脅,這也讓他確信,時代變了,即便代表着冷兵器時代巔峯技藝的武術,也不得不需要作出改變。
特別是他見證了1895年發生在台灣的“乙末戰爭”後,更是表達了自己棄武從醫的決心:武藝
功夫,難以傳授,千金不傳,求師莫問。
【黃飛鴻劇照】
在黃飛鴻棄武從醫的經歷中,火藥衝擊了傳統武術在戰場上的地位,而工業革命帶來工作種類的變化又使得武藝不再適合作為大眾化的謀生方式。
時至今日,傳統武術的地位已經從古時候戰場拼殺、擔當護衞,演變成了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
體育化,是傳統武術在當今時代的發展方向,作為一種具有顯著區域性、民族性的傳統文化,它崛起之日也將如黃飛鴻曾經所起之名“寶芝林”期望的那樣:寶劍出鞘,芝草成林。
寓意,像寶劍一樣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如芝草那般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文/腦洞趣味歷史
[1]民間傳統武術技術標準化困境與突破
[2]李曉龍.黃飛鴻紀念集[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3]肖海明.黃飛鴻其人與黃飛鴻現象[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