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科研明星”隕落,為什麼許多人都不知道?
3月12日,中國知名材料學專家周軍,年僅42歲,因工作積勞成疾去世。
他是湖南的“天才”,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學位,隨後拿到了中山大學博士學位,30歲就當上了華科博導,37歲當上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而今年剛成為光谷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讓人惋惜的是這樣的科研人員,卻積勞成疾,實在讓人痛惜不已。
毫無疑問,在國家科技發展的進程中,有很多科學家都在默默奉獻,他們就像是守衞邊陲的猛將,守護着中國科研的前沿戰線,為中國科技貢獻着自己的才華、力量和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面對國外許多“卡脖子”技術,更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員努力,實現多方面的突破,但是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別人用幾百年走完的路,中國卻必須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
可以説,這將是全線科研人員“攻堅”的一戰,對於科研人員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面對科研的全面開花,其難度更大。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在科研攻堅中怎麼尋求突破?
首先,學術有專攻,這樣的認知絕對不能變。
如果讓人才全面發展,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理想狀態”,但是導致的結果,也極有可能是全面的“短板”,甚至成為普通型的“人才”而已。除此之外,或許科研人員只有將精力投入到一個領域,才能夠深耕細作,能夠有壓力也有精力地搞好科學研究。
其次,科研人員的人力資源,莫要浪費。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科研人員的數量其實非常有限,尤其是善於從事科研的人員。或許面對許多“卡脖子”的領域,需要突破,但是我們也應該善於利用科研人力資源,同時也要善待科研人員,更要留意科研人員的身體狀況。
再次,讓人力資源向科研人員轉變,提升科研人員數量才是根本。
中國要發展全門類的工業體系,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作為支撐,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挖掘優質人力資源,還需要大量培養科研人員。
換句話説,當前需要將人力從服務員,從低端產業中解放出來,從事更高端的研發。可能有人説,咱們這麼做,是不是要放棄低端產業?其實,這並非要放棄低端產業,而是要讓低端產業轉型,實現更智能,更節約人力資源的產業,讓勞動型向智力型轉變。
最後,中國需要倒逼企業實現轉型。
據悉,許多研究生成為了送外賣“小哥”,這樣的選擇,我們的確沒有指責的權利,但是這樣的現象卻並不正常。值得思考的是,這樣的企業應該實現從人工到“智能”的轉變,釋放出更多的人力,讓他們從事“腦力勞動”,而不是成為低門檻的“騎手”。
總之,科研人員或許是“明星”,但他們卻不應該是“明星”。
作為科研人員,他們從不需要時時刻刻被舞台上的聚光燈照射,也不需要事事登報告知,但是他們卻需要我們從內心去尊重,更需要更高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為自己能夠成為科研人員而驕傲。
但是不得不説,如今大多數娛樂明星的影響力,都遠遠超越了最優秀的科研人員,甚至成為了許多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無比羨慕和渴望成為的“人”,並且還要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追星”。
然而,科研人員也需要“追星”的人,這樣中國的科研才能夠有未來!
或許,中國科研再發展幾十年,被西方國家“卡脖子”的領域會越來越少,但是隨着人口的變化,中國的人力資源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善待當前的人力優勢和“科研明星”,讓科研人員成為社會的主流羣體,或許中國科技全面崛起會早一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