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商學院的眾多學員中,一個16歲的女孩讓我印象深刻。她小學期間三次轉校,從私立到公立再到私立,高中轉向了國際學校;平時話不多,但每一位接觸過她老師都認為她思想有深度、自律自省;談起人生偶像,她毫不猶豫地説偶像是媽媽,令人生羨……
作者:米飯
本文原文來自:少年商學院
這個女孩叫伍婭聞,今年剛上高一,從應試體系的佛山民辦學校考入了深圳最好的國際高中之一——深圳國際交流學院。
上週,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張華邀請了婭聞及其媽媽進行訪談。
為什麼這對父母幫女兒在小學期間換了三所學校?
從公辦、民辦到國際學校,婭聞如何適應不同環境並擁有強大的學習內驅力?
為什麼婭聞視媽媽為偶像,樂於公然和媽媽討論“早戀”對象的標準?
今天,我們為您分享這一樣本,關於如何做不焦慮的父母、如何敢讓孩子做自己,希望能給您一些新的啓發。
(從左至右為:婭聞媽媽、伍婭聞、張華)
01.
“伍母三遷”,
只為找到適合孩子的學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家長逃得過擇校三問:你的孩子在哪裏上學?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包括國際學校)?國外留學?
為了好學校忙搬家的事我們聽過不少,但婭聞父母為女兒換了三所小學的選擇背後,名校與學區房不再是主角。
婭聞一家生活在廣東佛山。
最初由於户口問題,婭聞上不了佛山的公立學校,媽媽送婭聞去了市裏一所排名靠前的私立學校。但因為學校要求寄宿,媽媽逐漸發現,她無法及時瞭解婭聞在學校的情況,彷彿錯失了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寶貴時光。
於是在解決户口問題後,婭聞轉到了一所公立學校。
教育界流傳着這麼一句順口溜,“小學看家長,初中看老師,高中看自己”。但從婭聞第二次轉學的例子來看,小學更像是“看自己”。這一回,婭聞看的不僅是“擇校”,更是“擇友”。
到新學校一段時間後,婭聞發現,兩所學校差異明顯。正如他們一家人打聽到的,當地民校匯聚了不少頂級老師,相比之下,前一所私立學校確實質量更好。婭聞切身體會最深刻的便是,“同學圈的學習氛圍都不同”。
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時婭聞已流露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會往未來多看一眼。我們見過太多父母焦慮於孩子的擇校問題,卻很少有孩子會在學校選擇上考慮自己的同學圈、社交圈。
綜合考慮了離家遠近、升學率和學校軟硬件後,第三次轉學,婭聞去到一所離家近的民辦學校。這次,她明顯感覺到“幸福感提升了”。
從婭聞的感受和媽媽的觀察中,我們發現婭聞“擇校三遷”後的選擇有幾個特點:
1. 離家近,節約的時間可以用於運動、閲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 同學上進,學習氛圍好;
3. 家校溝通順暢,讓家長安心。
正如婭聞媽媽所説,公辦、民辦沒有優劣之分。婭聞三次轉學的選擇,只是他們一家人對於婭聞本人的考慮。
其實這也和英國教育家Ken Robinson的《你、你的孩子和學校》一書中的觀點類似。書中,他談“學校應該是怎樣的”,也給了父母一些參考的要點和因素,如:父母如何找到一個孩子喜歡、父母也喜歡的好學校。
Robinson提出,評估孩子是否真正適合目前的學校有三個因素:
第一,課表的安排是否均衡,從小的通識教育不可或缺;
第二,學校的文化是否鼓勵多元發展;
第三,瞭解自己的孩子,敢讓孩子做自己。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最後一點,真正上學的主角是孩子,而不是孩子“被擇校”。
或許很多家長擔心,頻繁轉學會不會對孩子有影響?婭聞媽媽坦言,適應環境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一種能力。
至於後來一家人決定讓婭聞從國內主流的升學體系轉到國際路線,也並不代表逃離應試教育。
在應試體系下的小學、初中階段,婭聞感受最深的變化便是大環境越來越關注分數,“為排名而學”。
“大家在期中、期末大考前緊張一陣,其他時候鬆懈,都是很常見的。但我更希望自己努力,是因為期待付出了有收穫,踏實完成每一天的學習。”婭聞説道。
小學放學後,婭聞還有時間聽聽歌、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婭聞爸爸觀察到,女兒初中放學後只會“黏”在椅子上,令人擔憂。因此在婭聞初一時,他萌生了讓女兒走國際路線的想法。
剛好在初一上學期,婭聞期末失利。她開始思考:應試教育沒什麼不好,能讓我的基礎更紮實。如果把應試教育的基礎,與國際化教育的長處相結合,會不會更好呢?
這與婭聞爸媽的想法不謀而合:即便孩子想選擇另一條路,也不應該是被應試教育打敗而逃離,而是為了追尋自己的目標。
流行的教養經驗都在提倡“靜待花開”,但在孩子的擇校問題上,學校就像“圍城”,不管孩子在哪裏就讀、讀幾年級,你可能都有過糾結,想問孩子換個或者已經換過學校。
對於大部分家長,“小學三遷”似乎有些過於冒險。其實,婭聞爸媽的這一決定,並非焦慮使然,而是源於對女兒的信任與耐心。
02.
如何培養有自驅力、自省的孩子
説起學習,無論是選擇國外升學還是國內高考體系,家長們最常遇到、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缺乏學習動力,也就是沒有自驅力。
婭聞認為,她的自驅力主要來源於學習中獲得的成就感。這可以從兩方面説起:“往小了看,學習就像升級打怪的過程;往大了看,眼界開闊讓我更有底氣。”
或許不少家長會以為“升級打怪”是讓學習娛樂化,其實恰恰相反,婭聞的“升級打怪”離不開刻意練習。
小學時,婭聞在數學上經常會因為計算粗心丟一兩分,到了初中,她發現同樣的錯誤放到大題裏,丟的有可能就是七分八分,不可輕視。即便她每次考完都會反思歸因為“粗心”,問題不見好轉。
所幸她遇到了一位數學老師張老師。每次考試結束後,張老師都會打電話和她分析錯題原因,一聊就二三十分鐘。
婭聞和媽媽對此感觸最深的便是,大家經常習慣把“粗心”作為錯題理由。但“粗心”只是表象,做錯究竟是因為考試緊張、計算出錯?沒理解透考點?或者是誤讀了題意?張老師和婭聞細細分析幾次下來,婭聞開始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把某一類錯題歸納在一起,反覆練習,從而逐漸提高了準確率。
初中、高中科目增多,如何保證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也能定期總結錯題呢?這得益於婭聞從小學開始建立的時間管理意識。
小學階段,可能很多學校都會給孩子發一本“學習計劃”的小冊子,讓大家每天記錄學習情況,婭聞也不例外。
最初,雖然婭聞也只是在冊子上寫幾點幾分、某科目、習題冊第幾頁的作業完成情況,但媽媽回顧下來,認為婭聞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堅持了寫學習計劃的習慣,並使之延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建立習慣到自然而然,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上初中後,婭聞開始做很詳細的計劃,具體到一天要做的每一件的小事。但她慢慢發現,“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自己是不可能做完這麼多事情的。如果她一天計劃的十件事中只完成了三件,免不了沮喪。
對此,婭聞看了些書和網上的名校學霸分享,不斷總結別人的方法和自己的經驗。“最早在小學,婭聞就開始聽少年商學院Evan老師的學習力音頻課,初中科目多了,方法的效果才慢慢體現出來。”媽媽分享道。
現在,老師每次課後佈置作業或通知下次考試時間,婭聞都會分類記下來,比如不同科目、社團活動,甚至小到今天要拿快遞、洗衣服。
“寫下來之後,這件事就不會在大腦裏時不時冒出來干擾自己,比如我寫着作業突然想起要去拿快遞。”婭聞認為,適時記錄要做的事,能讓大腦留更多的空餘給當下的任務。
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分享過相似的觀點:“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如果我們把它像倉庫一樣裝滿了東西,那麼我們就無法思考,所以我希望把腦袋清空,不靠它記憶,而靠它思考。”
如今,時間管理已經融入到婭聞生活的每一件事,她做計劃主要分為兩步:
1. 把所有要做的事都記在一起
2. 每天早上或前一天晚上把當天要做的事列出來,儘量考慮自己的時間,不安排太多。
當然,如果五件事只完成了四件,婭聞也不會責怪自己、像過去一樣過於懊惱。
或許你也像我一樣好奇,孩子不慌不忙,父母如此淡定,這個家庭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基因”呢?要理解現在的婭聞和她的家庭,需要從30年前的婭聞媽媽説起。
03.
最好的家教角色:
爸爸是牧羊犬,媽媽是領頭雁
“我小時候也是被‘放養’長大的。”每當被問及為何總是樂呵呵地面帶笑容,婭聞媽媽認為這與自己的成長經歷分不開。
30年前,沒有什麼科學的教養經驗,父親幾乎對婭聞媽媽都是“放養”。相比之下,母親會對她稍微“收緊”一點,但程度也遠比不上今天家長圈中流行的“雞娃”。
在婭聞媽媽看來,大家做父母都是從0開始,孩子成長其實也是父母學習的過程。面對和婭聞年齡相差一個小學多的老二、老三,她和婭聞爸爸顯得有經驗些,會比帶婭聞時更遊刃有餘。
當爸媽對多子女家庭的教養心得落在婭聞眼裏,她調侃自己更像“小白鼠”。因為婭聞對於小時候的記憶,多是放學後和父母去菜市場買菜,充滿生活氣息,相比之下,“爸媽現在教弟弟妹妹會更科學,注重培養能力”。
不可否認,時代變了,生活環境不一樣,對每個孩子成長影響自然不同。但婭聞媽媽相信,不變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無論學習還是工作,孩子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就足夠。“我們家三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家長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個性。”
一切真像婭聞媽媽説的如此嗎?
出於好奇,我們向婭聞拋出了一個即興提問:“如果分別用一種動物形容爸爸媽媽,你會用什麼?”
婭聞沉思了數分鐘,平靜地説出:“爸爸是牧羊犬,媽媽是大雁人字型中的領頭雁。”
“牧羊犬平時勤勤懇懇保護好羊羣,但關鍵時刻會第一個站出來。領頭雁負責給大家領路,而且領頭雁扇翅膀的氣流能讓後面的雁飛得更輕鬆。”
婭聞的回答驚豔了在場所有人。在她看來,父母並不會給她很詳細的目標,更多時候只是引導方向。
這也引出了婭聞媽媽對於“放養”的新思考——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但還是要有方法地引導,帶着孩子走。“如果完全什麼都不管地放養,比如我們這代人成長的環境,可能有些人成長中有人帶着,能成長得更好。總結一句話,就是先了解孩子,再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帶領孩子成長。”
她以婭聞為例解釋道,婭聞從小是有主見的孩子,如果給女兒很多細節要求,反而會引起抗拒。
由於婭聞爸爸工作比較忙,他對教育婭聞和老二、老三的參與更多是支持妻子的工作,比如接送上下學、和孩子聊聊自己熟悉的政治時事等。更重要的是,父母互相支持、家人彼此關愛,讓婭聞感受到自己是“充滿能量的”。
“包括讓婭聞走國際路線,其實也是爸爸出於對女兒的愛、第一個提出來的。”婭聞媽媽説。
從婭聞媽媽的成長到婭聞對父母角色的評價,我們不難發現,母女兩身上都有相似的淡定氣質。這種淡定在我們聊到早戀、社會現象未來規劃等話題時,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
一、談早戀
張華:過去16年,你有沒有特別痛苦、受挫的時刻?
婭聞:有兩個吧。一是初中時,身邊有同學患了抑鬱症,原因有很多,因為父母關係、沒達到成績的期望,或者是人際關係。我會特別難過,為什麼幫不了同學。另一個是,沒有懂我的人。
張華:什麼是懂你的人?
婭聞:三個標準,一是對方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二是我們有共同興趣,三是對方願意學習上鑽研。
張華:媽媽聽了是什麼感受,怎麼看待“早戀”?
媽媽:每個人都有青春。孩子到了高中這個年齡,對男性對一些關注,產生情愫都是自然而然的。我可以理解女兒渴望有懂她的人。
女兒初中時,我就很希望她談個對象,因為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思想比較深刻,可能不容易找到同頻的知己。我還是挺希望女兒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男孩子,嘗試去談戀愛。哪怕未來不合適分開了,也是一段特別的經歷。
二、談社會現象
張華:今天有很多孩子的夢想是做主播、買房、賺錢,你們怎麼看?
媽媽:只要孩子喜歡,合乎法律、道德,都可以支持。
婭聞:我認為夢想是會變的。如果我弟弟妹妹喜歡,就去做,可能他們長大後想法會變,這無關對錯。
三、談未來規劃
張華:媽媽先説,你認為女兒的夢想是什麼?
媽媽:可能是衝刺牛劍,也可能暫時還沒定。
張華:婭聞,媽媽説得對嗎?
婭聞:其實我還沒有很明確,更多是想要找到一種舒服的生活節奏和工作。
張華:怎樣才算舒服?
婭聞:應該是熱愛驅動,而不是壓力驅動。
張華:那你有什麼人生偶像嗎?
婭聞:媽媽。我想成為媽媽這樣的人。
04.
多做備選計劃,
是治癒家長焦慮的“良方”
在親子關係緊張屢見不鮮的今天,聽到一個16歲的女孩視媽媽為人生偶像,沒有人會不動容。
我不禁想起育兒博主王人平的觀點:
家庭教育是來託底的,立足幫助孩子成為身心健康、人格獨立、自食其力、熱愛生活的人,讓孩子在身處生活困境和人生低谷時,依然能有一種免於奔潰的力量,相信人間值得,歲月可期。能做到這一點,父母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婭聞對未來的探索依然在路上。
無論如何,這家人給我們的啓示更多在於,父母相愛、不焦慮能給予孩子的力量是長遠而持久的。尤其是對於多子女家庭,每一個孩子的特長、需求都不盡相同,真正看見、理解孩子的需求,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敢讓孩子做自己”的前提。好的親子關係,自然會給父母和孩子帶來好的成長。
當我們在孩子的擇校、升學問題上左顧右盼時,婭聞媽媽的一番話或許能提供方向:
“婭聞備考深國交這兩年,我們也想過,萬一考不上,也做好了其他備選,不至於天就塌了。焦慮不可避免,父母和孩子向着目標努力,但是要有退一步、兩步的準備,不把所有期待壓在一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