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三代人七名教師,錢塘“教師之家”的榮光與夢想

在錢塘區下沙街道元成社區舉辦的優秀畢業生表彰大會上,馬一陽以一首動聽的《爸爸媽媽》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今年剛從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的他,即將背上行囊出發,繼續攻讀醫學博士,開啓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馬一陽,無疑是傳説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家庭。“教師之家”成了他最引以為傲的“標籤”。在馬一陽家裏,爺爺、爸爸、媽媽、伯母、嫂子、姐姐包括馬一陽的女朋友在內的7名家庭成員都是教師。他們中有堅守在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第一線的大學老師,有多年來站在三尺講台,傾心教育,初心不改的中小學老師,還有剛剛步入教師行業,青春洋溢、滿腔熱血的“新晉”教師。“在我們家,教師職業幸福感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一代代馬家人,以認真樸實的家風傳承,維繫着至親之情,續寫着教師這個職業的榮光與夢想。

一個家庭三代人七名教師,錢塘“教師之家”的榮光與夢想

馬家三代教師合影


  榮光:“教師之家”第一代的理想之芽

  馬一陽的爺爺馬惠祥老師,是全家的中心人物,也是馬家第一個走進教師行業的人。1968年開始,他走上教育工作崗位,在崗35年之久,曾擔任過17年村小負責教師、6年片區教導工作、5屆指導教師、也擔任過工會小組長和辦公室主任等職務,曾2次被評為縣級先進教育工作者,1995年被考核評審為小教高級教師,是馬家“教師之家”最有影響力的人。

  在馬惠祥老師家裏,他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壓箱底的寶貝”。已經七十多歲的馬爺爺,能細數出每一張已經泛黃的錄取通知書、成績單、教師評語等背後的故事。

  在馬爺爺那個年代,他最大的感觸就是“苦”。“我小的時候,生活很苦,連温飽都成問題。”所以馬爺爺小學只上了四年半的學,貧寒的家境讓他只能回家跟父母一起參加勞動。後來,馬爺爺又讀了半年農中。1969年下半年,他報名參加杭高初中部招生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成為了杭高的學子。“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心裏無比激動,暗暗地想,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取得好成績。”在杭高上學的兩年中,馬爺爺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在泛黃的成績單上,馬爺爺數學、英語滿分,物理、化學,語文全都是95分以上的優異成績依舊清晰可見。但遺憾的是,在杭高學習了二年零一個月後,因為家庭困難,他無奈休學。直到現在,那張休學證書仍被馬爺爺小心地保存着。

  “當時,經過杭州市教育局備案,准予我休學兩學期,再復學。然而,造化弄人,我再也沒能‘走進’杭高的大門。”馬爺爺嘆息着説。

  在為温飽掙扎的艱苦歲月裏,唯有“教育”二字最可貴。儘管未完成學業,但馬爺爺依然是整個下沙鄉的“高學歷”。也許是因為淋過雨,就想要儘自己所能為其他孩子撐一把傘。即便當時教師這個職業並不被重視,馬爺爺還是毅然走上了這條路。

  任教多年,馬爺爺恪盡職守,一切從自身做起,對下一代言傳身教。他在實踐中悟出了一條自己的教學之道——“努力和勤奮”,這也是馬爺爺這一路教學的“標籤”。他用這標籤,去教導學生,去教育子女。如今,他早已桃李滿天下。曾經的學生見面時的一句“馬老師”依舊會讓他熱淚盈眶。

  第一代“馬老師”,點燃了一盞微弱的燈,温柔地照亮了無數學子的求學之路,也點亮了馬家人在教師行業繼往開來的理想之路。

  執着:“教師之家”第二代的初心之路

  “老爸,等我退休的時候教齡就能超過你了。”“老爸,等我退休了以後,我一定要帶上你和媽媽一起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在大家庭聚餐上,馬國軍對馬一陽的爺爺説道。爺爺慈祥地笑着,一個勁地點頭:“好、好、好。”

  馬國軍是馬惠祥的二兒子,因為父親工作原因,從小他就跟隨父親在學校“蹭課”。他勤學習愛思考,成績優異,一直都讓父母親引以為傲。18歲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父親是一名老師,對我影響很大,我也想成為像他一樣的人。”一畢業,22歲的馬國軍就入職臨平社區學院(餘杭電大)。

  “子承父業”的馬國軍,三十多年來一直堅持教學一線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也先後從事過學校共青團、辦公室、總務等部門工作。因為愛崗敬業、教學成績突出,他曾先後獲得“杭州市社區共建先進個人”“杭州市優秀團幹部”“全省電大系統先進教育工作者”“餘杭區優秀教師”“餘杭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

  “學生畢業後走上社會,還會經常跟我聯繫,説説工作,談談生活。這讓我感受到這個行業的幸福感。”談到這裏,馬國軍老師很自豪。

  同樣對教師這個行業充滿強烈幸福感的還有馬一陽的母親和伯母。

       馬一陽的母親王紅梅已經任教30年之久,是臨平區名教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尤其是在擔任政教主任 8 年、班主任17年的任教生涯裏,她工作細緻入微,深受家長的信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所帶班級學生個性鮮明,學習能力強,綜合素養高。培養出非常多的優秀學生。

一個家庭三代人七名教師,錢塘“教師之家”的榮光與夢想

王紅梅在貴州支教

       為人師,行其善。為積極響應政府的扶貧攻堅政策,2020年9月王紅梅到貴州省黔東南州台江三中支教,成立“台江縣初中數學王紅梅名師工作室”,工作室學員覆蓋台江縣所有初中和天柱縣兩所初中,通過工作室活動,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縣的教學研究氛圍。同時她還組織杭州愛心人士,資助貴州貧困學生37名,直到大學畢業,捐助台江三中書法教室一個。知識改變命運,在王紅梅眼裏,這些孩子都能通過學習擺脱貧困,散發他們的光芒。紅梅老師在支教中寫了50篇日記,記錄教育教學中的感悟,編寫並出版了《紅梅日記》。

一個家庭三代人七名教師,錢塘“教師之家”的榮光與夢想

  “你是第幾次去貴州了?下次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申請我們兩個人一起去。”説話間,王紅梅轉頭看向自己的嫂子金茶娟,笑着問道。

  説起對口支援,金茶娟是家裏“最有話語權”的人。作為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學的語文老師,金茶娟所帶的班級特色鮮明,很多學生因為她而愛上寫作。在她班級裏,學生作文獲獎面廣,從區到市到省乃至全國的各類獎項每年都有。她還有一個習慣,二十幾年來堅持編輯班刊,如今已有40餘期,逾700萬字。

       不僅教學成績優秀,金茶娟也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先後與青海省湟中縣馬場民族小學和貴州省凱里市下司中心小學結對,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稿費買了書和學習用品給千里之外的小夥伴們寄去,帶領愛心人士為下司小學的孩子捐資助學達100多人次。2018年和2019年暑假,在家委會的組織下,她兩次帶着學生和家長去貴州下司小學與筆友見面,開展住家體驗和聯誼活動。2018年底,他們班與貴州下司小學共同創辦的合刊《金燕子》誕生。如今,合刊已經辦了六期。

一個家庭三代人七名教師,錢塘“教師之家”的榮光與夢想

金茶娟與貴州凱里的孩子們合影

  前前後後,金茶娟已經去貴州支教五次了,“現在我去下司古鎮,走在路上鄉親們都認識我。”那裏的人特別樸實,每當金老師一行返程時,淳樸的鄉親們總會拿出自家的好東西招待他們,目送他們離開村口。這種相互的愛,讓金老師深受感動,也讓她在幫扶支援的這條路上樂此不彼。她和王紅梅老師一起,積極發動身邊的學生、老師以及朋友,為貴州孩子彙集杭州的愛心,為貴州的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這些年來,金老師獲得了很多榮譽。杭州市優秀教師、感動杭城十佳優秀教師、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勞動模範、浙江省勞動模範、錢塘新區首屆突出貢獻獎、首批杭州市傑出教育工作者……但在金老師眼裏,教師帶來的職業幸福感遠比這些榮譽分量重得多。

從馬國軍、王紅梅到金茶娟,是馬家“教師之家”的“頂樑柱”。三十多年來,他們站在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在教育幫扶的第一線,用一顆赤誠之心,播下教育的美好種子。

  傳承:“教師之家”第三代的追光者

  這些日子裏,馬一陽的嫂子辛麗妍為了跨行業就業,正在努力“補習功課”。她希望考上編制,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這是她每天堅持的最大動力。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的辛麗妍原來從事遊戲原畫設計,畫得一手好畫。從廣東遠嫁到杭州下沙,在馬家濃厚的學習氛圍薰陶下,她真切地感受到教師這個行業的幸福感。

  “家庭聚餐的時候,聽爺爺、媽媽和叔叔嬸嬸他們一起聊學校的事情,感覺既有趣又有意義,尤其是當他們聊起貴州支教的經歷時,讓我十分敬佩和嚮往,想成為他們一樣的人,這個念頭在不知不覺中就萌芽了。”每次見面,她的二叔總誇她是一個奮發、進取、有為的好侄媳婦。如今,她就職於下沙實驗幼兒園。

  馬晗雨是馬一陽的堂姐,她聰明、活潑、可愛,同樣也一直以家裏一二代教師的經歷激勵着自己。2017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的她,2020年考入餘杭區教師編制,2021年9月正式入職,成為了餘杭區瓶窯鎮彭公中心小學英語教師。在這樣美好的家風影響下,她的目標很是明確。“作為一名新教師,比起遠大的目標和崇高的理想,我更希望自己能把腳下的路走踏實,認真備好每一課,上好每一課,做孩子們的榜樣。先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再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希望我也能做一個‘擇一事,終一生’的人。”作為這個“教師之家”的新晉老師,馬晗雨對這段新旅程充滿期待,她也將傳承上一代的精神,在這一行繼續發光發熱。

  更值得這一大家子開心是,即將加入到這個“教師之家”的馬一陽的女友也是一名教師,她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現就職於上海一所高中任教。這年輕的一輩,正在用青春的力量續寫着更加美好的“教學日記”。

  “等陽陽結婚了,我們的教師之家更壯觀了,一家七名教師,是我們家庭的驕傲。”馬國軍對此很是自豪。

  滋蘭樹蕙,立德樹人。這是教師這個行業帶給馬家的職業幸福感,更是馬家最美好的家風傳承。一個家庭,三代人,七名教師,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傳遞着錢塘人家的力量。(記者:徐紅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27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個家庭三代人七名教師,錢塘“教師之家”的榮光與夢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