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觀察】
作者:劉江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
臨近秋季招聘,大學生就業問題再一次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根據教育部網站公佈的數據,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總的來看,大學生就業難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經濟週期大環境的影響,也有高校、企業和大學生本人三方面的因素。在當前形勢下,要立足於經濟新發展階段,在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做好大學生就業“供需平衡”,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大學錄取率逐年增加,每年應屆畢業生越來越多。根據教育部網站的數據統計,從2000年到2018年,我國的高考錄取率從58.9%上升到81.1%,錄取人數從221萬上升到了791萬。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就業市場的用人需求卻沒有同比例增加,自然就會造成供需失衡。
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存在供需失衡現象:一方面,大學生畢業人數在不斷增加,找工作越來越難;另一方面,有很多企業面臨着招不到優秀人才的難題。一些大學擴招以後,對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沒有做好市場需求調研,導致專業學習與市場需求脱節,學生畢業後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有高校為了吸引學生,不顧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設置一些所謂熱門專業,導致學生學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和技能,畢業之後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一般來説,企業因為競爭壓力,本來就對招收應屆畢業生或者培養新人的意向不強,更希望招收有工作經驗的員工。由於一些學校的教育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脱節,學生缺乏實際工作能力,從而出現了“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大學生卻找不到工作”的現象。
同時,大學生就業難也有學生自身的原因。有些大學生缺乏長遠的人生規劃,對就業缺乏合理認知。大學期間不重視學習,專業知識一知半解,畢業後無法滿足用人單位需求。還有些大學生沒有擺正自身位置,對工作挑挑揀揀,不願意從事基礎性的工作,把“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作為找工作的目標。有的大學生求職時“不問工作問下午茶”“一言不合就離職”,説明他們對就業還缺乏理性的認識。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要做好“供需平衡”。
首先,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通過適當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為產業一線輸送更多技能人才,為各行各業培養高素質的產業生力軍。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2021年兩年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我國高職分別擴招116.4萬人和157.4萬人。
其次,高校必須要做好市場需求調研,充分了解就業市場的供需狀況。以市場需求來指導大學生的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充實教學力量,保證每位大學生都能學到真正的本領,為用人單位提供高水平的大學生,滿足用人單位對於優秀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做好大學生的就業教育。把就業教育和專業教育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貫穿大學生的學習生涯。
再次,對大學生的就業教育可以從“三個平衡”做起,讓每位大學生在就業時都可以做到“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到“能力平衡”。也就是説要讓自己的能力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有些大學生考上大學以後就樹立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不僅努力學好各門專業知識,苦練各項專業技能,而且還考取了各項有含金量的資格證書。這樣的大學生在找工作時,理論和實踐能力具備,工作能力突出,自然而然會成為用人單位眼中的“香餑餑”。其次,要做到“心理平衡”。一邊學習,一邊找差距。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對外部環境密切關注。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也不要放棄努力隨波逐流,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最後,要做到“選擇平衡”。我國西部地區缺乏大學生勞動者,但是大部分大學生卻只願意選擇在東部地區就業。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未必是明智的選擇。有些選擇看似“退而求其次”,反而“最明智”。比如有人放棄熱門行業的高薪,選擇紮根研究崗位;有人放棄優越與舒適的生活條件到西部支教;還有人告別大城市,毅然返鄉就業創業……這些大學畢業生選擇了共同的方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選擇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業,而不是人才扎堆、競爭激烈的地方。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舞台,才是明智的就業選擇。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二維碼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4日 0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