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故宮非一日建成
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下詔遷都北京。一場浩大的宮殿建造工程拉開序幕。從開始備料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建,這一工程僅前期籌備就花了近十年時間。這就是紫禁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底,紫禁城建成,次年,朱棣正式把京師從南京遷到北京,政治中心因此北移。這一事件,影響了中國數百年的政治格局,幾百年後,故宮則成為了世界的故宮、中國的驕傲。
《財經》雜誌推出特別策劃,稱故宮是“雕刻在時光中的傳奇”。從營造之初,紫禁城古建築羣就嚴格遵循《周禮·考工記》中古代都城的空間格局:“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在這樣的宮城規劃、建築佈局和景觀排布原則之下,小到每個建築細部、裝飾紋樣以及構件數量,都是宮廷中秩序與等級的映射。宮殿所用建材,匯聚各地原材料與工藝的精華,亦凝練了人民的智慧:河北和京郊的石材打起根基,北京房山的漢白玉石典雅博大,四川、河南、江西、湖北、浙江的木材撐起精巧的木構,山東博山的紅土子(赤鐵礦)刷起了紅豔的宮牆,琉璃瓦來自門頭溝和海王村,今日仍有“琉璃廠”的地名;鋪地砌牆的磚來自山東臨清,更有敲出金屬聲,造價高昂的“金磚”來自蘇州松江、相城等江南繁華鄉……這些材料中的大部分,沿着長江來到京杭大運河,並北上送往京城。中華文明的母親河,與古代中國的大動脈,共同托出這座世界文化遺產。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六百年紫禁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前五百年,這裏承載着古代中國的一幕幕治國求索故事;在近百年來的風雲激盪裏,這裏則留下了不少大儒巨匠為保護建築而奔走的事蹟。《地道風物》盤點説,朱棣建成紫禁城後,仍有諸多皇帝拓展紫禁城的建築格局,如嘉靖年間,紫禁城內外宮苑格局大變,改三大殿名;雍正皇帝居住在養心殿,令其成為清代宮廷政治活動的新中心;乾隆皇帝、咸豐皇帝則拓寬了後寢一帶的空間,也讓故宮建築的風格更為多變,功能更為多元。而在風雲際會之間,見證無數故事的當屬武英殿: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稱帝;同年五月,清軍入關,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在武英殿升座,接受舊朝眾官跪拜,此處再度成為王朝更替的象徵。此後,康熙皇帝曾暫居武英殿沉潛讀書,謀除鰲拜;同治八年(1869年)、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武英殿三毀兩建,則為武英殿重修工程留下詳實的資料,稱為《武英殿欽工處檔》。這也成為故宮又一次新生的契機,2002年10月,以武英殿大修試點工程開工儀式舉行為起點,故宮百年大修拉開序幕,預計將於今年紫禁城建成600年時完工。這是自辛亥革命以來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大修工程。從深遠的修復技藝、到現代科技的兼容幷包,背後是一顆顆專職營造,守護文化的匠心。
600週年是大日子,早在去年故宮就公佈了一批展覽計劃。在故宮文華殿開展的“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成為首個與觀眾面世的重量級展覽。為何是蘇軾?《三聯生活週刊》引用了北師大李山教授的妙語:“跟蘇軾一發生關係,豬肉,變成了東坡肉,變成了美味;西湖,變成了西子湖;三個標誌,變成了三潭印月,所以大家為什麼喜愛他?你不能不喜愛他,他就是這麼可愛。”當然,在百姓和文人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蘇東坡,和故宮一樣,並非一日煉成的,而是歷經滄桑,歸來仍是少年。
蘇軾如此,故宮亦如此。
作者 鄭文豐
編輯 鄭文豐/編審 肖燕/簽發 田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