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民:釋放體制活力,才有中國創新競爭力

提交今年全國兩會審查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將創新放在了各類規劃任務的首位。堅持自主創新的核心地位,是“十四五”規劃落地、落細、落好的關鍵。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成效顯著,但科研領域仍存在體制機制層面的短板。特別是一些應當充分面向市場的領域,卻還存在簡單套用“國家組織專家論證規劃+科研單位和企業競標”模式,這種帶有較濃“計劃經濟色彩”的體制機制,實踐中制約了創新的積極性和成果轉化的有效性。

説計劃經濟色彩濃,濃在何處?一是科研規劃“不貼肉”。很多科研工作規劃以“跟熱點”為主,只知這些所謂的前沿和熱點,而並不知其形成的土壤,導致很容易“照虎畫貓”,追求的目標最終變成“空中樓閣”。即使能在別人確定的方向上產生成果,但這些成果通常會因為沒有合適的土壤而難以生根發芽。

二是科研項目“不匹配”。政府設立的各類科研項目一般由專家開會討論決定,對於企業的需求和痛點未必熟悉、未必清楚、未必瞭解。一方面,導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課題成果很難與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建立起聯繫,加上科研工作的評價標準仍以論文發表為主,使得產學研脱節嚴重,無法解決實踐中亟待攻克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有的企業在申報科研項目時,出發點更多是尋求由政府部門“認證”的名聲和資金支持,把扶持資金直接轉化為企業利潤,而不是去加大研發力度、攻克技術難題。

反觀發達國家的科研體系,科研課題的源頭一般是工業界的某個具體問題。短期的問題是“工程問題”,由工業界解決;中期的問題是“技術問題”,由工業界和學術界共同解決;在解決技術問題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基礎理論上的瓶頸,這些瓶頸就是“科學問題”,科學問題由工業界、學術界和政府共同解決。科學探索和技術突破會結出很多的“種子”,這些“種子”落到“工業”土壤上又長出新樹苗,不同“樹種”之間的雜交再產生新的物種,如此循環往復,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問題。將國家的期望、企業的痛點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優勢結合在一起,改革科研項目管理體制,探索建立由市場提出需求並進行結果評定的“市場化”科研體制,尤為重要——有了體制機制的活力,才能有自主創新的競爭力,才有科技自立自強的實力。

在立項環節,應當更多傾聽企業心聲。可以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匯同各行業協會、代表性企業梳理各行各業未來5至10年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和科學問題,結合國際發展趨勢,確定國家級、省市級等重點科研項目的主題。可面向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企業公開招標,並提供科研經費上的資助。加強高校與企業的信息和項目對接,把高校的技術、人才優勢與企業的需求打通,使企業更順利地對接高校,尋找適當的合作伙伴,高校的研發也能圍繞着企業的需求展開,真正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在評價環節,應當將企業納入評價主體。為貼近產業實際,可嘗試建立由專家和企業界代表共同參與的科研成果多維度評價體系。重點應考量“解決了工業界的什麼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取得了什麼樣的技術突破,取得了什麼樣的科學成果。成果的評定應由企業代表參與而並非僅僅是科研體系內部人員來評價,價值評估應以無形資產與有形產值相結合的多維度評價體系來評價。

在轉化環節,要促進市場化科研成果轉化。可組建科研成果交易平台,供企業購買相關技術或服務,所得收入應以一定比例(如50%以上)歸科研機構或者研發人員所有,並通過減税等方式加強對研發人員的激勵。

特別要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人是科技創新的最關鍵因素,因而,要放寬人才跨平台、跨產業、跨編制流動,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提下,允許人才發揮各自優勢,利用各自技術優點,組成不同項目、領域、產業的創新小組開展各類研發項目。

以國家搭橋、政策導向、地方政府扶持的方式,鼓勵人才創新,既能倒逼企業重視人才、提高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創新,又能避免人才在單一體制下因循守舊、閉門造車、喪失活力,促進科技人才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科技人才動起來、活起來、富起來。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新華社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

來源:作者:周漢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1 字。

轉載請註明: 周漢民:釋放體制活力,才有中國創新競爭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