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即位,成為高高在上的女皇帝,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讓位於李顯,結束了她的統治時期。這期間,武則天一共在位15年,按説經歷了15年時間,武則天的皇帝位置已經坐穩了,同時手握重權,為什麼還會失利於神龍政變呢?
且不説,她在位的這15年,就是從唐高宗開始,武則天的權力就逐日增大,為何神龍政變如此輕易就成功了?
其實這件事和武則天有直接關係,雖然她在政績上表現不俗,但是私生活卻讓人不敢恭維。況且皇帝本來就沒什麼私生活,她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天下蒼生。晚年的武則天,寵信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倆,這兩人干預朝政,武則天卻視而不見,因此神龍政變的爆發,與兄弟二人的所作所為脱不了干係。
一、張昌宗、張易之引起公憤
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不僅干預朝政,還貪贓枉法、陷害忠良,可謂是無惡不作。原本眾人設法將兄弟倆剷除,也就為民除害了,奈何武則天不僅視而不見,還包庇兄弟倆,所以眾人將怒氣轉移到武則天身上,認為張昌宗兄弟的所作所為,難保不是得到武則天的授意。
張昌宗兄弟得罪的人越多,想參與政變的人就越多,如此一來,就為政變埋下了一顆雷。
當時由於武則天的庇護,所以大家拿張昌宗兄弟沒有辦法,這時候只有等,等什麼呢?武則天登基的時候,就已經67歲了,大家在等武則天變得更老,力不從心的時候,這樣從她手裏奪權,就會十分容易了。
二、張柬之做好幕後工作
雖然武則天一天比一天衰老,但是想要對付她,以及張氏兄弟,依然不能掉以輕心,所以需要很多人的配合。
張柬之作為神龍政變發起人,知道想要奪權,必須有三大勢力的支持。
第一是武官的支持,畢竟政變最需要的就是兵力。為此,張柬之去找了禁軍首領李多祚將軍。張柬之問李多祚,他能夠得到今日之地位,是靠誰的提拔,李多祚説是受高宗的恩德。聽到李多祚這樣説,張柬之就知道此事有希望。果然在張柬之的勸説下,李多祚表示願意支持政變。
第二就是拉攏李唐皇室,張柬之很聰明,他找到了武則天的兒女,李顯、李旦和太平公主。李顯、李旦雖然答應了參與,但是內心裏還是害怕母親,而太平公主則是表示堅決支持。
因為她原本就想效仿母親,可是武則天絲毫沒有把皇位傳給她的意思,後來有了張氏兄弟,太平公主就更看不到希望了,因此她十分希望母親能夠失勢。不得不説,張柬之拉攏太平公主是極其正確的,太平公主同意後,策反了不少宮女,為政變做出不少貢獻。
第三就是得到文官的支持,因為有他們在,才能去勸服更多人加入到政變中。
三、天時地利人和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正式爆發,此時的武則天已經80出頭了,即使她想反抗,也已經是力不從心,張氏兄弟根本沒能力保護她,所以只能任由張柬之等人奪權。這就是張柬之等人的聰明之處,等到武則天無力反抗之時出擊,這就得到了“天時”。
神龍政變爆發在神都紫薇城中,也就是唐朝皇宮內。這就是“地利”,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當時的兵權,已經被張柬之等人掌控,參與政變的將領,就有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右羽林衞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等。
因此,當時的紫薇城,已經成為政變隊伍的地盤,想要成功是很容易的事。當然政變能夠輕易成功,最主要還是靠“人和”。
上面提到的幾位將軍,加上張柬之、崔玄暐等文臣,還有李顯、李旦等李唐皇室,這樣的陣容已經完全碾壓武則天身邊的勢力,下面的蝦兵蟹將,想不跟着政變都不行。
當時張柬之帶着隊伍來到玄武門,就被守將攔住了,可守將看到連皇子都在隊伍中,就只好給他們放行了。加上宮中早已被太平公主安排好,所以此次政變,才得以輕易成功。
其實這場政變並無壞處,武則天原本年紀就大了,就算繼續掌權,也掌不了幾年。如此一來,她可以退下來安享晚年,而李唐江山也回到李家手裏,最重要的是,張昌宗、張易之這兩顆“毒瘤”得以清除,這是三全其美的事。
武則天執政期間的功績,一直是得到後世肯定的,但是她早期的心狠手辣,與晚年對張氏兄弟的極力包庇,也沒少遭人詬病。此時能夠挽回局勢的唯一辦法,也只有政變了。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