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比文科生重要?人民日報這樣評!
你學文還是學理,相信每個人都被問過這個問題。大家一定也聽到過“理科可選擇的專業多”“畢業了好找工作”“一技傍身就端上鐵飯碗”等重理輕文的觀點。文理之爭,困擾着不少即將面臨選擇的學生。
最近,一篇論文引發網友關注。原因僅在於其中有一句“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這樣的個人觀點觸動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經。姑且不提中等收入陷阱理論的爭議和文章的論證嚴密程度,單從文理之分來看,到底是單純重視理科,還是刻意抹黑文科,這一新聞話題迅速成為熱議的焦點。
事實上,這還要從文理分科的歷史説起。在古代中國,經史子集之學似乎給人以“重文輕理”的印象,“文人治國”也成為一些人對古代社會的描述。但事實上,所謂的文理之分是近代西方教育制度引入中國的結果。如果説清末以降的“文實分科”在推廣中不斷出現反覆,那麼新中國成立後文理分科的格局就漸趨明朗。在百廢待舉的新中國,專業建設人才十分緊缺,以院系調整為代表的政策通過將同類院校合併為專業學院,理工分家、文理分家,更加適應工業化建設的需要。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文理分科又被擴大到了高中。
客觀來看,重視理工科教育為中國發展注入了重要力量。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從一根鐵釘都造不了到嫦娥奔月、蛟龍入海,製造業、科技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一代代理工科學生的智慧與奉獻。國家所需,青年所長。社會的需要使理工科一度頗為“吃香”,“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一時傳遍。儘管近年來,傳統文化熱、文學熱、藝術熱等現象,使得人文社會學科不斷“吸粉”。但由於就業前景、綜合收入等因素影響,重理輕文的刻板印象在不少人腦海中仍然根深蒂固。
事實上,一文一理難以概括現代學術體系的特點與分野。在理工農醫文史哲經管法軍教藝的學科門類中,文理邊界並非截然分明且日漸模糊。社會學、傳播學等藉助數學、物理來建構研究方法,醫學、AI領域也面臨着倫理學、科技哲學的審視,學科融合正朝着更深更細的方向前行。簡單地分之以文理,往往是一種失之於簡單的歸納,背後是對世界一廂情願但又似是而非的理解,希望借文理之分來説清理性與感性、務實與務虛、生產研發與流通消費等方面的分野。
需要説明,文史類與理工科學生佔比多少合適與文理科誰重要的問題並不相同。論文作者簡單統計文理科學生人數用以解釋國家發展固然失之草率,但作為一個定量分析的話題,各專業培養規模是否過大,牽涉社會分工及各行各業的配合銜接,涉及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能否適應,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而輿論所關注的文理學生誰重要這一定性問題,恐怕沒有非此即彼的答案。畢竟,理工學科構建起了物質基礎,而人文學科在塑造價值理念、推動文化發展等方面的貢獻不容忽視。此外,文理學科中都有“形而下者之謂器”的實踐技能,也都有“形而上者之謂道”的高深學術,細化的行業分工構成了社會的參差多態,不可一概而論。
所以,抽象討論文理科優劣,意義不大;説文科生耽誤國家發展,更是荒謬。但要看到,網友對此饒有興趣的背後,仍然有真問題需要我們讀懂。
其一,學科偏見客觀暴露出文科教育的一些問題。數理化“知之為知之”、文史哲“誰都能説兩句”的背後,固然受學科特點影響,也與一些文科學科降低培養標準、課程流於形式有關,更涉及人文社會學科普及的話題。
其二,比文理之分更重要的是,學科為社會培養怎樣的人才。一段時間以來對通識教育、打破分科的熱議,體現了社會的關切,也就是如何才能超越具體細碎的知識,為學生培養必備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觀念、科學素養與人文關懷,從而塑造更加完整的人。教育作為感化人心、塑造靈魂的工作,這些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面對他人的評頭論足,有網友勇敢地説:“我選文科可不是迫不得已”“我是文科生,但我掙得並不少”。現在,是時候糾正關於文理科的偏見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各行各業都有着無限的機遇。對於每一個正在未雨綢繆的年輕人而言,適合自己的專業、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正是:文理非二分,關鍵在育人。
網友:選文科,是熱愛是理想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作者:張一琪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