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雍正王朝》:九子奪嫡最陰險皇子,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而是此人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經典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歷史劇,雖然劇組經費緊張,在道具等細節方面有待完善,但這部劇的情節跌宕起伏,緊扣人心,讓人拍案叫絕,比較真實的再現了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的真實宮廷鬥爭。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一生政績卓著,69年的時間裏,曾擒鰲拜、平三藩、滅準噶爾、收台灣,被清朝後世皇帝看作是千古一帝,在政治軍事能力上,康熙確實頗有才幹,在明清兩朝皇帝中,都數一數二,出類拔萃,但清官難斷家務事,作為一個父親,在培養皇子和處理兒子的關係方面,實在是非常失敗。


九子奪嫡在清朝歷史上是一場關於繼承權的爭奪戰,政權如果不能平穩過渡,必然會釀成宮廷慘劇和天下大亂。或許是因為培養的兒子太優秀了,所以九子奪嫡也是歷朝歷代爭儲最激烈的的政治鬥爭。


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各位阿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了奪得繼承權不擇手段,大阿哥雖然是一介蠢材,但是卻時時刻刻想奪得太子之位,二阿哥終日戰戰兢兢,生怕太子之位不保,三阿哥雖然不顯山不露水,好像對皇位並無野心,然而他一心著書立説的目的就是想讓康熙看到自己並不結黨,以此博得康熙的青睞,而老八則在朝中廣結善緣,處處籠絡人心,爭儲之心昭然若揭,四阿哥雖然表面不結黨,但暗地裏卻養謀士,和十三阿哥組成四爺黨,這些阿哥雖然互相爭鬥,但是論最陰毒的阿哥當屬十四阿哥,為什麼這麼説呢?通過三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來:


一是十四阿哥與十三阿哥在宮門外鬥毆,康熙皇帝大怒,拔刀要殺十四阿哥,沒想到此時十四阿哥不僅不服軟,反而越發囂張,出言頂撞康熙皇帝,十四阿哥的這一行為看似魯莽,但實際上十四阿哥心機深重,他知道康熙皇帝的性格,如果認慫未必會得到康熙皇帝的原諒,發而會失寵,康熙性格剛強,最喜歡有個性有膽氣的皇子,因此十四阿哥認為自己越頂撞康熙,就越能得寵。此外十四阿哥的一番話更顯出其心機深重,康熙復立太子胤礽,引起八爺黨不滿,但十四阿哥早就看出來,胤礽只不過是傀儡而已,在康熙心裏早已失寵,十四阿哥名義上為八爺鳴不平,但實際上是想徹底把八爺踢出競爭對手圈,表面上賣了人情,質問康熙為何八爺不能當太子,十四阿哥知道自己越這麼説,康熙就越恨八爺,十四爺這番話徹底斷了八爺的後路。


二是在太子謀反事件中,十四爺發揮了重大作用,因為那封偽造的書信正是他寫的,這一招實在陰毒,差點騙過康熙,胤礽因此被圈禁,八爺對十四爺這一招都覺得太過於陰毒,因為康熙一旦震怒,胤礽不僅地位不保,甚至可能因此喪命,八爺雖然想奪太子之位,但是謀害兄弟的事情還做不出來,但十四爺卻不假思索,辦起事來絲毫不心慈手軟,實在可恨至極。


三是在得知雍正繼位之後,十四爺回朝廷弔喪,實際上十四爺是非常恨康熙的,當年被封大將軍王一時欣喜,認為自己是康熙默認的皇位繼承人,然而直到最後一刻他才發現自己被耍了,被封大將軍王只不過是調虎離山之計,康熙真正的目的是想將其調離朝廷,防止關鍵時刻十四爺搶奪軍權,對繼承人不利,這一點直到最後一刻他才明白過來,因此對康熙和雍正他有着無限的恨意,當回到京城時,十四爺大鬧靈堂,甚至想打開康熙棺槨,説是哭喪,實際上心裏只想讓雍正難堪,造謠他謀朝篡位,讓雍正留下滾滾罵名,這才是十四爺真正的險惡用心。


十四爺雖是四爺的親兄弟,但是二者的性格眼光卻完全不同,胤禛登上皇位的目的是為了幹活,革除康熙末年的弊政,然而十四爺奪權完全是為了一己之私。十四爺最終被終身監禁,這已經是雍正寬大處理了,如果不是一母同胞,衝十四爺這顆陰毒的心,恐怕也不能順利善終。


歷史上的十四爺結局也非常悲慘,愛新覺羅·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聖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為孝恭仁皇后,於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為允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為保衞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胤禵雖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卻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員,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曆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


政治鬥爭在歷朝歷代都在所難免,康熙末年九子奪嫡雖然激烈,但幸運的是並未引起大的政治波瀾,國家政權得到了平穩過渡,但這場政變讓雍正皇帝產生了很大的心理陰影,為了防止自己的子孫重蹈覆轍,他發明了立密儲的制度,有效的避免了後世皇權鬥爭悲劇的發生,可以算是千年來的創舉了。


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其每日批閲奏摺不計其數,每天批語多達五千多字,最終積勞成疾,猝然駕崩,而十四爺卻活到了乾隆年間。


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皇帝深感八爺黨打擊面過大,況且上輩的仇恨不應繼續延續下去,因此允禵被釋放,乾隆十二年,十四爺再次被封為郡王,也已經給足他面子了,不過,這時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為。乾隆二十年最終病死。他死後,乾隆賞治喪銀一萬兩,賜諡“勤”。

參考文獻:《雍正皇帝》、《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