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業第一保送北大,海外讀博畢業回母校任教,這名90後博導,亮了!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經典

5月29日,週六

華中科技大學

綠色合成與催化團隊實驗室

一片忙碌

一身藍色實驗服、頭戴護目鏡的

唐從輝

正帶着學生們做實驗

▲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唐從輝在給學生上課。記者肖僖(下同)

出生於1991年的唐從輝

已是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

他帶領着一個年輕的團隊

從導師到學生都是“90後”和“00後”

他們的研究方向是

能源和醫藥導向的綠色催化

“我們每週休息一天

今天原本是休息日

但因為有課題需要抓進度

大家又都過來工作了

科研攻關一刻都不能等”

1

專業第一保送北大

海外讀博畢業回母校任教

唐從輝是湖北仙桃人

高考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應用化學專業

隨後以專業第一的成績

保送至北京大學

畢業後前往德國和美國攻讀博士後

於2020年回到母校任教

“我很幸運

在高中遇到一位

非常有熱情、有方法的化學老師

在一次課上

講到苯環的一種命名為凱庫勒結構式

是為了紀念化學家凱庫勒

他對學生們説:

‘希望有一天

我的學生當中也出現一位化學家

研究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成果

寫進教科書裏

我們在書中相遇’”

這段話讓唐從輝深受觸動

從那時起就決定要走化學研究的道路

在國外結束學業後

他毫不猶豫回到母校任教

2

每週7天、每天14-15小時實驗是常態

唐從輝的研究方向是液體有機儲氫

利用有機分子可逆的脱氫和加氫

發展高儲氫容量的分子

和温和條件下的加氫脱氫過程

實現高效率的氫能儲運

他説

“目前,氫能儲運已經可以實現

但還有不斷突破的空間”

科研路上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尤其是在國際上競爭激烈的新領域

為了尋找催化劑發揮的最佳性能條件

唐從輝和學生們

要針對同一反應嘗試數百次

每週工作七天

每天14-15小時是常態

3

和大多學生同齡

實驗室氛圍輕鬆活潑

在實驗室裏

除了高精尖的化學實驗設備

還有一些“年輕”的小細節

冰箱上貼着“實驗室安全衞生守則”:

“實驗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

操作不規範

親人兩行淚”

冰箱上方放着一個音響

是學生們聽歌用的

唐從輝帶的博士生大多和他同齡

在談專業時他是嚴格的導師

專業之餘

他更像一起學習的“同班同學”

一起打籃球

跑校園馬拉松

2020級博士生薛文軒

是唐從輝帶的第一個博士生

他説,選擇唐老師

就是看中了他的年輕

談起年輕博導的特質

唐從輝説了兩個詞:

活力和信息化

“我希望實驗室氛圍是輕鬆活躍的

心情愉悦,大腦才轉得快”

他為課題組製作了一個英文網頁

展示團隊成員、研究方向、科研進展等

他説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開放的時代

我們要看世界

也要為世界提供一個

看到我們的窗口”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任荃

  來源:長江日報、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