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外企大規模裁員,當初的香餑餑,現在為何捧不住了?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經典


有人説,外企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去。對於很多人而言,進入外資企業是一種職業理想。大學校園裏曾經流行這樣一句話,\"一流的人才出國,二流的人才進外企\"。外企豐厚的薪酬、雙語的辦公環境、高效的辦公氛圍、規範的企業管理等等,無一不牽動着年輕職場白領敏感脆弱的神經。
然而,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外資企業逐漸日落西山,往日神秘的面紗也愈發清晰地呈現在求職者的眼前,如今,外企變得不再神秘。很多在外企這座城裏幹了10幾年的員工表示,開始擔憂自己的職業前景。外企,到底是在成就我們?還是在摧毀我們?

1.豐厚的薪酬
現任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大中華區財務總監的唐奮為,講述了自己在外企的半生緣。大學剛畢業的她,被分配到了國家發改委,當時國家發改委裏都是高材生,不是博士就是碩士,而且男性偏多,唐奮為覺得工作並不舒心,自己的外語特長也無法發揮,於是決定去外企。
90年代初的外企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其中最強的吸引力體現在工資單上。當時發改委給唐奮為的工資是每個月120元,額外還有一些雞蛋、帶魚可以拿回家,但工資還是很少。

進入外企後,每個月可以拿到600元,更為誇張的是,三個月後,竟然漲到了1000元,相當於之前工資的8-10倍。唐奮為表示,自己當時非常滿意,進入外企後,真的發現外企的待遇好得不得了,出差入住五星級酒店,週末的公司活動,和外國人在一起,活動場地都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奢華。
很多青年同唐奮為一樣,被外企光鮮的待遇所着迷。北京外企服務公司一項調查顯示,96.8%的被調查者表示看中外企的薪酬水平,希望獲得高報酬是他們追逐外企最重要的原因。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這樣誘人的待遇,足可以使他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對外又無比風光。

2.機會均等,制度透明
有句話説,外企看能力。從另一個角度看,揭示了有些企業選人靠的是關係,而非能力。看中個人能力,人人機會均等,制度透明是外企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90年代初國內本土企業的管理制度還未完善,而外資企業嚴謹、高效、透明化的工作環境吸引着大批優秀人才。
成千上萬的優秀學子想要擠進這座圍城,而高高的圍牆下只有能力強者才有機會走進。外企注重個人能力,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只要能力夠硬,就會有上升的空間;國企則不同,不僅僅是業務能力,還需要與同事、領導間打好關係等等。
外企的工作內容非常有計劃性,一週有一週的計劃,一個月有一個月的計劃,一年有一年的計劃,甚至每天都會有計劃,看上去很繁瑣,但一目瞭然,工作內容十分清晰;而國企的計劃大多很空洞,不具體,或者實現困難,這讓很多有志青年感到困惑和不安。
這些差異性,導致了大批求職者熱情追捧外資企業,他們認為進了外企,就像鍍了一層金,唯有外企才可以實現職業抱負和理想。

1.裁員潮
近幾年,IBM、亞馬遜、微軟等外企公司接連發出裁員通知,中國分公司成為重災區。諾基亞首當其衝,稱要關閉中國兩個區域的銷售中心,隨後,惠普宣佈2年內全球計劃裁員2.7萬人,緊接着,匯豐宣佈全球裁員3萬人。
受到職業危機的不僅僅是普通員工,高層管理人員也在名單中,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最早一批進入外企的中國員工。一位在北京著名IT外企工作了7年的王小姐,在採訪中表示,外企存在一種固有的企業文化,就是推崇年輕人。
僱用年輕人可以花很少的錢,獲得最大的收益,而且年輕人的上進心強,職業素養不比已經進入惰性期的中年職場差。中年白領在外企有很高的薪酬,所以裁掉一箇中年白領很划算。

王小姐認為,對於女性而言,35歲是她們的職場分水嶺;對於男性而言,可能要到40歲,如果在這兩個年齡段的時候職位沒有提升,就很有可能面臨裁員危機。現實非常殘酷,卻又不得不面對。
不僅如此,外企人早已習慣了出差住五星酒店,他們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國際學校上學,習慣了過着高品質的中產生活,一旦被辭退,將很難維持這種高標準生活。
從事獵頭工作幾十年的李金強分析稱,這一切源於市場價值規律的變化。外企在被取消國民優惠税收待遇後,在國內市場的競爭日漸衰落,而國內本土企業順應大眾的需求,逐漸崛起。
曾幾何時,進入500強外企,是萬眾莘莘學子的夢想。寸土寸金的地段、優渥的福利、中英文雙語的辦公環境等等,無處不彰顯着精英的身份。然而20多年後的今天,大批的裁員浪潮襲來,讓這些早期進入外企的精英們心痛,似乎當年的選擇是一個錯誤。

2.螺絲釘
外企有一整套非常詳細的管理制度,每個人的職責分明,這讓很多外企人的能力只能侷限於本職工作,只能在已經界定的範圍內開展工作,不能跨職,就像一顆螺絲釘。不管是最大的老闆,還是最小的員工,大家都是機器上的螺絲釘,每個螺絲釘都不能少,都必須在運轉。
過分細化的工作方式,使得外企人很難適應\"圍城外\"的工作環境。孟世鐸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的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幾經轉折,進入了外企。他説剛開始確實有新鮮感,學到了很多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但一年後,該學的都學到了,開始困惑自己的未來。

他認為外企最為致命的問題是:所學到的東西非常專一,這裏可以用,其他地方可能用不了,很難發揮。終於到你想改變的時候,你會發現客觀上已經制約了發展的條件。一個人吃老本總有吃光的時候,如果總是固守腳下,不跟着時代走,早晚要被淘汰。
國內的本土企業更注重綜合能力,因此,尤其是螺絲釘感強烈的外企人,一旦脱離原有的辦公環境,會出現嚴重\"水土不服\"的現象,他們往往會抱怨國企或民企職責不清楚,管理混亂。
比如很多本土的創業公司,除了要求執行力之外,還要求員工有自己的思考,如果員工自身有太強的框架,就很難融入其中。有調查顯示,30%的外企人表示難以適應非外企工作環境。工作沒有後路,不敢走也不想留,這種辛酸大概只有\"圍城內\"的人才會懂。

1.就業環境差,應擁抱改變
面對近幾年的裁員潮,以及意識到工作模式的固有化,這些曾經令人嚮往的明星僱主,再也不是學霸們嚮往的理想企業,他們期待轉型,於是,有的人走向了BAT(百度、阿里、騰訊),有的人選擇了創業。
位於中關村的甲骨文中國研發公司,去年宣佈900多名中國員工將被裁員。劉森在甲骨文工作了一年,他説,當裁員發生的時候,作為底層的螺絲釘,我們只能擁抱改變。被裁員後,劉森和他的同事們參加了一場特別的招聘會,這是專門為甲骨文被裁員工準備的。
華為、聯想、美團等上百家企業向他們提供了崗位,簡歷提交量將近1600份,通過初試的比例達到40%以上,成功拿到offer的比例非常高。然而在擁抱改變的人羣中,一部分適應力強的人成功轉型,而一部分人折戟在本土企業後,又重回外企。
事實上,在舒適的外企高強外,有很多機會,外企人需要適時調整自己,適應城外的生活。如今的就業環境並不樂觀,想在短時間內找到十分理想的工作很難。

2.去或留,先問問自己要什麼
外企過去的優勢,我們已經看得非常清楚了,而今,優勢逐漸減少。國內本土企業與外企的差距越來越小,包括待遇、出差補貼、企業文化等等。職業選擇對每個人來説都很困難。關鍵在於你想要的是什麼?
面對擇業,有的人追求薪酬,有的人追求能力的提高,有的人追求安逸,這是一個本質的問題。只有清楚了這個問題,你才能找準自己的擇業方向。在職業生涯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被攀比的心態矇住了雙眼,忘記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年輕人依然可以選擇外企,它的優勢依然存在,但也要同時有居安思危的準備,習慣性地安於現狀並不利於職業的長期發展,沒有一成不變的工作,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崗位,唯有善於保持積極學習的心態,才能使自己不枉青春,不枉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