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講到了西園八校尉的老大,曾經曹操和袁紹的領導——宦官蹇碩。談到正史中的蹇碩並不在十常侍之列。這一集,我們要辨真偽,還原一個更全面真實的東漢“十常侍之亂”。
東漢不是每一個太監,都壞得掉渣
電視劇中出現的十常侍,還要打假一位可疑的人物,那就是封諝。據説封諝是黃巾道的信徒,在中常侍之列,也是張讓和趙忠羽翼。在小説裏,早在黃巾軍起義前,封諝就因為收受起義軍的賄賂,被策為內應,後事發被下獄治罪,但沒交代是否被斬。有説法是張讓和趙忠在靈帝面前求情,讓封諝免於一死。而正直的中常侍呂強看不下去,勸誡靈帝不要姑息養奸,靈帝才下旨把封諝殺了。因此,電視劇中,到靈帝死時,封諝還能坐下來,與其他幾位中常侍密謀,這應該是一個小BUG。只不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他只露臉説了一次台詞:“何進這個殺豬的,竟敢謀害國母,哼!賊膽包天!”
呂強是靈帝時期,好太監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常侍。靈帝想封他為都鄉侯,他卻推辭了,並解釋道:漢高祖曾立下誓約,非功臣不能封侯。而這一時期的張讓、趙忠等輩皆封了侯爵。這股中常侍裏僅有的清流,受到了中常侍夏惲的排擠。他聯合同僚趙忠等等,向靈帝誣奏呂強兄弟為官貪濁,靈帝派人拘捕。呂強隨後忿而自殺。
同時期還有許多有清正忠誠的好宦官,都因不願與張讓等人同流合污,而遠離權力中心。
東漢滅亡的鍋,太監不背
從這點來看,古代史書往往都不想把問題的矛頭指向皇帝,總把過錯讓皇帝身邊的人背。西周滅亡,怪褒姒;黃巾暴亂,怪十常侍。細想起來,東漢和帝與靈帝,同樣是借宦官的力量, 收回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也同樣重用了宦官,當他們的左膀右臂。可是前者把東漢的實力推向頂峯,後者把東漢的家底打了個大窟窿。
這很可以説明問題,在封建帝制階段,皇帝的好壞優劣,會深刻影響到一個國家的興衰。東漢劉秀肯定是一代英傑明主,他的後三代可以保持優秀的基因傳承。但隨着太平日久,後輩兒孫已經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已經失去了鋭氣。而古代中國曆朝的國運,一般都能保持四代處於上升期。所以即便皇帝幼小,也可以通過雄才皇帝的努力,一步步扭轉局面。而到了王朝末期,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上層權力核心日益固化,造成太多的無德無能之人處高位,而尸位素餐。
因此,即便皇帝能力再強,也無法力挽狂瀾。何況,在王朝末期,很多皇帝都是最大的攪局者,和制度破壞者。攤上像桓帝、靈帝這樣荒淫無度的皇帝,王朝的覆滅也就在頃刻之間了。
十常侍之亂,演義裏到底有多亂
話鋒拉回,我們將十常侍其他幾個人物剖析一下。小説裏,侯覽是桓帝時期任中常侍的權閹。桓帝時期,侯覽,與當時還是小黃門的段珪,一起購置濟陰田產,靠近濟北的地界,他們的僕人賓客侵掠百姓,劫持過往行人。靈帝繼位不久,作惡多端的侯覽,被有關官署檢舉奏報他的專權驕奢,靈帝下詔收回他的印綬,侯覽被迫自殺。所以他也不可能出現在影視劇中的十常侍之亂裏。
還有一位叫程曠的中常侍,不知道是不是小説作者的筆誤,還是有何深意,其實壓根就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這麼想來,所謂的十常侍之亂,壓根就是一筆糊塗賬。為什麼十常侍在小説裏只有五位跟正史一致?我覺得可以這麼理解,正史中對其他9位中常侍的生平介紹寥寥無幾。最詳細的當屬畢嵐。畢嵐壞得很,但卻發明了宮廷灑水用的翻車,後來機械發明家,三國時期魏國的馬鈞,在此基礎上改進了他的翻車,發明了龍骨水車。該項發明,成了古代灌溉農田的神器。另外有記載的就是宋典,他是鈎盾令,被記載修繕過南宮玉堂。
因此,或許是作者或者説書人,實在不好去杜撰他們的故事,索性將桓帝時期著名的壞太監放到靈帝的十常侍中,統一接受説書人和後世人民的口水審判。
十常侍們的下場,在電視劇中是沒有做交代的。從劇情推測,張讓、段珪他們,將何進斬首示眾後,以為袁紹、曹操這些人會作鳥獸散。然而,憤怒的袁紹,拔劍,率領士卒攻破宮門,命令見宦官就殺,一個不留。張讓指揮宦官們,劫持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逃出皇宮。這一逃,也不知道這些十常侍們下場如何。
其實,小説中對他們的結局,也沒有完全做交代。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被趕至翠花樓前,剁為肉泥。張讓、段珪、曹節、侯覽,挾持皇帝和陳留王,從後門出逃。河南中部掾吏,相當於一個縣衙裏的捕頭的職位的閔貢前來救駕,一直追趕張讓。眼看就要追上張讓,張讓一害怕,投河而死。另一箇中常侍段珪也被閔貢,於半路碰上,被斬首。加上之前就死了的封諝和蹇碩,一共八位中常侍的結局交代清楚了。只有曹節、侯覽不知所蹤,本來作者可以直接順筆將他們的死寫到張讓那,一道投河而死。然而,仔細閲讀原著會發現,並沒有這麼交代。或許是作者羅貫中,漏寫了這兩位,或許是暗示曹節與侯覽在這次動亂中逃出生天了。
東漢十常侍之亂:保護皇帝皇權的最後一道屏障,沒了
正史中,張讓在投河前,還對劫行的天子説了這樣一句話:“臣等殄滅,天下亂矣。惟陛下自愛!”回顧整個東漢宦官勢力的興衰歷程,之所以宦官能把持朝政,是因為皇帝的默許。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他畢竟是一個人,他無法獨自掌控天下。所以,皇帝必須進行權力分配:皇帝嘗試過直接讓自己的兄弟、兒孫以及近親去各地當王,以此拱衞京師;也嘗試過州牧制度,委任值得信賴的忠臣良將治理地方。然而,皇帝縱然能擁有星辰大海,但也無法掌控三寸人心。到最後發現,信任感是皇帝最奢望的東西。
到了這個時候,皇帝唯一能相信的是跟隨自己的宦官。因為他們不是正常人,他們再怎麼兇惡,也無法取代自己當皇帝。同時,十常侍為代表的宦官們,也清楚地知道,如果沒有皇帝,光憑在內廷裏的影響力,是永遠無法坐穩江山。所以,他會視皇帝為唯一,也願意無二心地充當皇帝的馬前卒。
因此,東漢時期,與其説是宦官與外戚和士族階層的矛盾,不如説是皇帝想借助宦官勢力,將皇權控制在自己的手裏。之後的三國時期,魏國顯然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宦官勢力未曾做大。而蜀漢政權的劉禪,居然還留有中常侍一職。他身邊的近臣宦官黃皓,在諸葛亮、姜維要去打爆魏國水晶的關鍵時期,一路坑隊友。
皇帝對臣子權力的監督和限制措施,是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在思考的問題。皇帝的智囊團們,都想從前朝及之前的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創造性地調整了許多權力機構配置,以及“公務員”人才選拔制度。然而五千年過去了,古代的封建王朝,至始至終都未能讓皇帝對臣子感到心安。皇帝們的腦海裏,始終會縈繞着一句“妖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想了解更多關於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影視改編與原著小説的對比賞析,敬請關注我的賬號。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侵刪。因能力有瓶頸,知識有盲點,如有表述不正確之處,歡迎各位三國曆史愛好者,留言討論,必定虛心接受批評。在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