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既是禁地,防衞當然是重中之重的事。
當時的警衞制度,在宮史中都有記錄。
首先,來説説紫禁城的四門警衞力量。
明朝時期,設立重兵拱衞,24小時不離人。到了清朝,更是嚴厲,只由“上三旗”的貴勳子弟,輪班值守。(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
至於值守人員數量,這裏有一組數據可見當時的“重視”:
嘉慶年間,午門設護軍參領一員,檢查出入人員有2人,左右門護設軍校2名,各領護軍13人。其他三門,則是參領二員,各有檢查出入人員2名,以及18名護軍。
然後,再來看看城垣的守衞力量。
明朝,紫禁城四周設有看守紅鋪40座,每座住有官兵10人,日夜輪值,還有走更官8人。到了清朝,紫禁城的外圍值守,是由下五旗護軍輪值。(下五旗:鑲白旗、鑲紅旗、正紅旗、鑲藍旗、正藍旗),大概共15000多人。
最後,關於皇帝的“貼身”侍衞,更是“人多”。
明朝,設有“錦衣衞大漢將軍”、“府軍前衞帶刀官”、“三千營紅盔將軍”、“保總指揮”、“明甲將軍”等侍衞官職,人數各異,總計8300人。統領者為“侍衞官”,共6人,均為公、候等貴勳任職,實行輪值制度。
但是,即使如此,依舊有“漏網之人”。
萬曆元年(1573年),一羣內官簇擁着小皇帝,從乾清宮去皇極殿。走着走着,皇帝卻停了下來,原來是看見了一個生面孔,他很是好奇,就一直盯着看。而貼身太監馮保看出異樣後,便將此人投入獄中,但是,無論如何審訊,他就是不説是如何進的“城”。
而這件事,卻為張居正扳倒前朝首輔高拱提供了絕佳機會。
到了清朝,皇帝的衞戍部隊,便借鑑前朝的經驗,形成了更為嚴苛的制度,皇帝親自掌控內廷的警衞大權。皇帝的貼身警衞——御前侍衞,人員來自於上三旗,共有官兵約600人,還有侍衞親軍1400人。另外,還有一支特殊“部隊”,就是內務府管轄的“包衣羣體”。
這批“包衣羣體”,主要任務是守衞宮門、檢查出入人員,共有官兵7000多人。至於前鋒營、火器營、神機營、步軍營等,更是各司其職,嚴防紫禁城的治安秩序。並且,身負責任重大,地位當然不差,自然收入也豐厚。領侍衞內大臣為武職正一品,和內閣大學士平級,這是清朝官銜的最高一級。
而且,連一個宮廷三等侍衞,也是正五品,一般人“看不起”的守城門“門吏”,都為正七品。哪怕高中的外任進士,品階也不過如此。
這些侍衞,一部分則是通過科考途徑選出,不過,是在後期才出現的情況。光緒年間,就有殿試武科,一甲第一名被授為一等侍衞,第二名、第三名,授為二等侍衞。當年,和珅科舉失敗後,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後被授予三等侍衞。由於其才學被賞識,成了乾隆儀仗隊的侍從,從此開啓仕途生涯。
除了有龐大的警衞陣容,保衞紫禁城更需要有嚴格的宮禁制度。
宮廷內外各處何人值守、人數、如何交接班及負責人都有嚴格的規定。紫禁城內的各宮、各門、各庫、各隅,都有數量不等的護軍守衞。城門的守衞,相對而言,是一個薄弱環節,也是重點值守之處,平日人員往來都需經過這裏,所以,門衞制度至關重要。
由於明朝的官員,非皇帝特召不得入“城”,只得在外聽宣,從而,導致了內外阻隔,綱紀墮落。清朝汲取了這個教訓,皇帝可隨時召見大臣,不過,出入要遵循嚴格的制度。比如:下馬、下轎,進出門要核查“職名”,隨帶從人數量也有規定。
另外,禁廷各門的開放時間,也有詳細規定,如是夜間出入,就必須要持有“合符”。合符是中國流傳久遠的一項合盟信物制度,在文字發明之前常用於重大的政治、行政、慶典、軍事等活動,符又稱符節、符信,多以竹、木、獸皮、玉、骨等為材料,製成後一分為二,供持有者雙方相互印證,也就是合符。
同樣,即使在如此嚴格的警戒下,嘉慶十八年,還是發生了天理教攻入紫禁城的事件。自此,清廷更是嚴格了輪值制度,稽查更是嚴格。
出入禁門的各衙門官員,都需要造花名木牌,送到景運門檔房稽查。當然,這一警衞制度,少不了巡邏和值班查更。由於紫禁城為磚木結構,明清兩代,宮內建築屢遭火災。所以,到了清朝,對於防火尤為重視,有專門的火班章程。
雖然,清朝的宮廷警衞力量由皇帝直接領導,但是,自嘉慶開始,皇帝或無能,或不能親政,導致警衞制度異常混亂。
而這,就是皇帝獨攬大權的弊端,一旦無力掌控,必然會導致局面失控。
參考資料:
【《明史·地理志》、《明史·刑法志》、《領侍衞內大臣等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