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匡瑛教授:如何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近日,在第60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教授接受了中國教育在線的專訪,就普職融通的主要模式、如何做好普職分流,以及如何提升職業教育育人質量等問題,分享了她的觀點和建議。

華東師範大學匡瑛教授:如何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教授

01

“普職融通”的三種主要模式

中國教育在線:匡教授,您好!本次高博會的主題是三融(普職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您所研究的“普職融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不能請您就今天的報告主題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的思考。

匡瑛:好的,今天我主要是從國際比較的角度談了“普職融通”的三大主流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在雙軌制、分軌制的前提下,從課程層面進行滲透,搭建“立交橋式”的普職融通模式。代表性國家是德國。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德國的職業教育堪稱世界“模板”,從它的整體架構中,我們可以看到普職怎麼樣去“跨軌”,當然這種模式與中國的實際情況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第二種是新加坡模式,以構建多種選擇通道為特色。新加坡是亞洲的國家,也是儒家文化圈,民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也不是特別高。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通過淡化普職的標籤,構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夠通暢發展的通道。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有多元化的選擇,而且選擇之後還可以後悔,可以進行二次選擇。由於給予了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利,使得普職之間的融通變成了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第三種是美國模式。美國模式和其他國家在體系架構方面不太一樣,它是徹底融通。無論它的綜合中學、綜合性大學,還是高等教育的社區學院,普職都是一體的。

通過研判這三種不同模式,可以看到它們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此外,我們也研判了目前中國在職普融通當中還有哪些障礙和不足。我也談到了寧波、廈門、南京等地在普職融通上的一些實踐,以及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政策性障礙。對於宏觀制度的設計,我也提出了一些思路。

02

普職協調發展

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合適的教育

中國教育在線:提到您的研究方向,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是繞不過去的,就是普職分流。尤其是很多家長,對此非常焦慮。那對於5:5普職分流的方式,您是如何看的?這個比例合理嗎?我們可以怎麼去優化和調整?

匡瑛:好的,普職分流應該説是社會各界都很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實際上從整體的政策層面來講,是從原來普職大體相當的比例,走向了普職協調發展。原來是用大體相當的比例做了一個基本的界定,希望各省普職的比例能大體相當。但是近些年來,中國人口數量不斷下滑,新生兒人口從原來的1800萬降到了去年的900多萬,今年可能只有800多萬。在這種情況下,教育的選擇就不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是我們現在的高校可以把所有的孩子都裝進去,還有富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有權利來選擇學校,而不是學校來篩選學生,普職之間就應當是協調發展,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合適的教育。我們曾經對全國各省的中考分數做過一個統計,有一半學生的平均分是在60分以下,也就是説對於升入普通高中就讀,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沒有達標。

中國教育在線:不適合普通高中。

匡瑛:是的,不適合普通高中的教育。那麼高中的課標會為這些孩子改嗎?不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要讓這些孩子能夠找到適合他自己成長的方式,然後也能夠到達他的“彼岸”。當高等教育的獲得已經不再是那麼難的情況下,各種通道都能夠到達彼岸,職業教育就不單單只是一種就業準備的教育,它還是一種達到職業生涯發展的新的通道。對職業教育的選擇將會從被動篩選走向個體的主動選擇。從這個角度來講,各省需要根據自身的學齡兒童的情況,教育發展的情況,產業發展的情況來確定職普協調發展的落實比例,這個比例是可以不一樣的。

03

實現“技能強國”

職業教育責任重大

中國教育在線:其實現在我們職業院校的學生,向上升學的通道是完全打通的。根據我們的統計數據,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猛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職生。但是社會大眾對於職業教育還是存在偏見。對於職業教育如何扭轉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並提升育人質量,您有哪些建議?

匡瑛: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工程,它不單單是教育系統內部的事情,還需要內外的協同。

首先是辦學經費。從國際指標來看,職業教育的辦學經費應該是普通教育的2.64倍。但從我們過去職業教育的整體辦學經費投入來看,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所以我們職業教育在整體的硬件設施設備上,還沒有達到我們應該要有的水平。當然,最近幾年,隨着對“新基建”的重視,相關經費投入也相應增加,這個問題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師資隊伍由於來源問題,其專業實踐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還需要在職後培訓中大幅提升,實現真正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我們也在逐步引進更多有行業企業背景和實踐背景的教師到學校裏來,切實增強教師的技能水平和實踐能力。

最後,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來自職業教育的外部,就是技術工人的制度體系、薪酬待遇是否完善,技術工人在整個社會當中的地位有沒有得到認可。我們現在提倡構建“技能型社會”,倡導崇尚“技能寶貴,勞動光榮”的社會氛圍。如果相關體制機制、保障制度能夠構建起來,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的“新八級工”制度能夠有效落地的話,應該會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我們注意到教育強國的指標當中有一條叫“技能強國”。據測算,中國目前的教育強國指數居全球第23位,屬於“準教育強國”,但是我們“技能強國”的排名是在100位以後。“技能強國”這個指標的主要含義是高技能人才在整個勞動力人口當中所佔的比例。我們現在的比例是不到20%,而真正進入教育強國的國家的比例是50%以上。就這個層面來講,職業教育對於我們國家進入教育強國,是肩負着重大使命且大有可為的。

華東師範大學匡瑛教授:如何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華東師範大學校園風光(校訓)

(以上為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教授在第60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的訪談實錄)

文字整理:週上傑

二審:黃卓

排版:黃卓

視頻:田博

審定:馮蕾

本文版權歸中國教育在線所有

轉載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教育在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9 字。

轉載請註明: 華東師範大學匡瑛教授:如何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