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電視劇叫做“當青春期碰到更年期”電視劇講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種種矛盾,父母和孩子不是冷戰,就是熱吵。
然而這種情況不只是電視劇裏面存在,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非常常見。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聽話的孩子一夜之間就變發生了改變,和自己爭吵,唱反調甚至離家出走。
家長很想跟孩子好好溝通,但是還沒等家長説完幾句話,孩子便會摔門就走,孩子反而會覺得家長語氣不對,就彷彿命令的語氣,跟自己談話,從而達不到好的溝通,造成矛盾重重!
我家有個正值青春期的弟弟,因為我年紀和我小弟相差不多兩人平時走的也比較近,又因為經歷了社會的打磨和大人們也有話聊,所以小弟的媽媽也就是我的老姨,經常來問我,如何才能和我這個小弟溝通順利。
她最常説的一句話就是:“我總想跟你小弟好好交流但是話沒説上幾句,你小弟就已經摔門走了,沒法交流,我很生氣。”而小弟最常説的話,巧了和小姨也很相似:“我媽跟我説話每回都像跟犯人説話一樣,沒有個好語氣,我跟她沒法溝通。”
這樣的家庭氛圍和溝通方式很常見,這個問題也困擾了許多家庭,是親子教育中常見的話題。而且我們身為家長的清楚知道與孩子的溝通的重要性,它是孩子教育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中心環節。
所以家長和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能解決很多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溝通障礙問題。遇到難以溝通的青春期孩子,父母們不妨試試看這八個方法。
不舊賬重提,只説當下的過錯
在我們與孩子的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就事論事,更不能以偏概全,孩子犯了什麼錯誤就説説出孩子錯的地方,不要把之前的過錯在提起,都已經是曾經的事了,再提也是於事無補。
就把當前錯誤糾正過來就好,因為孩子本來做錯事就已經很愧疚了,這個時候家長要是指出以前的錯誤更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沒完沒了,沒法和你進行溝通。
找好自己的身份定位
首先我們身為家長的要有主動性,要明確自己該如何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孩子正常交流。
首先我們要找好自己的身份定位,在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要明確的是我們是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生活中可以給予幫助的身份,並不是孩子的領導,孩子和我們是平等的。
身為家長的我們不能用強制的語氣跟孩子交流,即使你在工作中,在自己的領域中很有地位很有價值,很多人都圍繞你轉聽從你的命令,但是當你面對你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找回自己父母的身份,才能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然而有些家長覺得為人父母説教孩父母的權利,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更不能和孩子好好溝通,因為你一直就把自己處於一個高位。
對孩子保持尊重
而且孩子不斷的長大,社會意識也在增強,所以孩子在平時社交中希望獲得尊重,所以我們在跟孩子相處溝通中我們不僅要給予孩子物質,還要給予孩子精神層面上獲得滿足。
那就代表我們對待孩子要尊重他,要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不能讓孩子成為你的“下屬”,不能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就一點點都不顧孩子顏面就直接訓斥。
感同身受一下,當你的朋友或者領導不顧你的顏面直接訓斥你,你是不是覺得面子過不去,心裏不好受,孩子也是如此,所以這樣的糟糕事情不要讓他發生在孩子身上!
溝通過程中保持好情緒
而且我們在跟孩子的溝通過程中首先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心態處於平和的狀態,這樣一來可以冷靜的處理問題可以更快的解決問題,二來當我們家長自己有一個好的情緒的時候,孩子相應的也不會太抗拒和你溝通,孩子自己的情緒相應的也不會太低。
如果,當我們和孩子溝通過程中像個“潑婦”一樣,這樣不僅事情不會解決,還會讓孩子更討厭和你溝通交流。
而且我們要知道身處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是大孩子了,已經可以明白了很多事情,可以理解你説的每一句話,所以當我們和孩子平等的溝通和孩子擺明其中的道理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清楚,聽懂。
要對孩子保持耐心與鼓勵
我們要經常鼓勵孩子,要像和朋友溝通時候一樣,不要只闡述表達自己的觀點,總覺得自己是大人了,懂得多了,所以我得去安排你,我這麼做是為你好,我這麼説是為你考慮。
並不是要這樣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表達出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原因。只需在孩子需要回應的時候好好的耐心的去回答。
學會傾聽孩子的問題,仔細觀察孩子細微動作
既然是跟孩子交流,那麼就是雙方都要説出自己的想法,不能只是家長一方面滔滔不絕的説出自己的想法,也得讓孩子説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那麼我們家長就要學會傾聽,傾聽可是有學問的,如果你只是嗯哼答應,敷衍了事,就不會有一個良好的溝通。
而是我們要積極的回應孩子的講話,用心去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家長要注意,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動作,和孩子的語速和話量,這些東西都可以明確的表達出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情感,這些細節我們家長不能錯過。
比如説孩子放學回來後跟你説,今天在學校裏面考試的成績下滑,此時孩子無論是表情還是情緒都很不開心,那就説明孩子真的受到了打擊,此時你應該站出來安慰孩子,而不是去打擊孩子説他都是因為你平時不努力,上課溜號等此類的話。
家長要脱掉偽裝要時時表達情感
當我們想和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我們要委婉一點,舉個例子,當孩子想和朋友出去玩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直接説“你早點回來,別總等到我打電話找你才回家,否則你就別出去了”
這麼説很少會有孩子愛聽從而逆反心理更加重了,何不嘗試説,早點回家,太晚了會容易有壞人,媽媽會很擔心你。
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如果你是孩子你更愛聽哪句話?在我們跟孩子日常溝通過程中,我們家長也要適當的表達出自己心情的好壞,比如自己心情低落的時候完全可以去找孩子溝通,孩子就會覺得你是打心眼裏把他自己當做朋友看待,不要把自己偽裝的很強大。
和孩子換位思考,而且表達過程要完整
而且我們要經常換位思考,不能只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也是需要被理解的,當孩子覺得不被理解就會產生反抗的情緒,所以我們家長要學會如何去換位思考,如何感同身受,深度的理解孩子。
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我跟你説了你就會懂,我跟你交流不費勁。而且在跟孩子交流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不敷衍不忽略,當我們工作的時候很忙的情況下,孩子問你問題,不要敷衍的説,我很忙,一會回答你,而是表明,自己因為什麼忙,忙到什麼時候,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更會讓孩子體諒你現在的處境。
最後,希望天下的父母都可以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