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比較喜歡教育孩子的原因,無非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有教養,將來可以憑藉這個特性,來獲得四周的善意與愛意。但是我們總會在這一過程中把自己的喜好與偏見傳達給孩子。而作為對於一切社交規則無所知的小朋友們,會把這件事情想得非常的絕對化,會把您的話變成必須做和堅決不要做的兩種指令,並指導他的生活。
短期看,絕對會讓您非常的欣慰與歡喜,覺得自己的心願終於達成,孩子變得和你想象中的聽話一模一樣。但從長期看,長大後的孩子會接觸到的人羣裏,就有他小時候覺得不符合“常理”的人,他會感到迷茫或者是厭惡,而這些不良的情緒體驗都會讓他的社交行動出現困境。
除此之外,孩子會依據孩童時期樹立的規則去做事,有些孩子會發現現實與觀念間的不融合部分,但會及時調整,孩子的心態也非常的陽光開朗。但是有一部分孩子會堅持己見,但在其中卻感到痛苦,卻強迫性的堅持。長此以往,這樣的孩子甚至都會出現一定的心理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等。那麼,為什麼同是教育,不同的孩子會差的那麼大呢?
1·單項選擇與多項選擇權
適應性強的孩子,其教育家庭中,父母都允許孩子有所不同。具體表現在,對於孩子與自己不同的部分,會表現出理解包容的態度。而對於孩子犯錯時候的表現,是先詢問,再嚴厲。而適應性差的孩子呢?父母對於其與教育理念不一致的部分,採取一票否決制度,堅決的給予偏見與憤怒提示。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永遠是嚴厲多於傾聽。對於孩子適當的訴求,也是採取嚴厲拒絕制度。後者的這一種教育模式,就屬於一種教育過度現象。
相信很多家長如果把這兩種教育方式對比起來,估計就知道這兩種孩子他們的差別在哪裏了。作為適應性強的孩子,他的世界裏就從來沒有必須選擇A或者是B的選擇權,他會依據事實,為自己做出選擇。作為朋友,在他的腦海裏允許不同,會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而作為後者,教育過度給予他的單項選擇權會讓他即使此路不通,也會一條道路走到黑。對於交友也會如此,包容性差,因此影響了他交友範圍的狹窄。
2·偏見與偏愛是重點
作為在成年世界裏,混跡多年的“江湖人士”,我們總會有一些喜歡與討厭的人或者行為。作為父母,我們也會把這份情感轉達給受到教育的孩子。譬如,比較喜歡坦誠的家長會非常討厭愛撒謊的人,也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對待所有人都坦誠,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坦誠的目標,可能會挨一頓臭罵或者是胖揍。孩子也會在這種環境中也要求自己對待所有人都要坦誠。
坦誠就會變成他的行為準則。他會對他違反坦誠的這件事上出現病態的心理責難。如同強迫症患者一樣,對於自己達不成的目標會出現過度的焦慮與痛苦。這樣的孩子會對於每一件不得已的事產生過度的消極情緒,而這種影響屬於長期影響。這樣只會依據自己的主觀標準來衡量行動的人,會盲目的堅持已經被事實淘汰掉的項目,並且也把自己拉入到痛苦之中。這也是心理疾病誕生的本源。
如果我們已經知道這樣做的苦果,但苦於沒有辦法來糾正孩子的這一感覺。那下面幾點建議,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下,您可以看一下效果後,再決定是否採用這幾條建議吧。
一·做孩子面前的公正者
如何公正?不把自己對一個人、一件事的看法,輕易的傳達給孩子;不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孩子身上;懂得孩子的傾聽比教育孩子聽話更重要;自己的話語看法要説在孩子的後面以及在孩子面前不輕易的偏袒與責怪任何人。教育孩子不要輕易的評判一件事和一個人,懂得尊重別人的不一樣,才是我們追求教養教育的真諦。
二·敢於讓孩子接受不同
對於已經有自己喜好的孩子來説,我們就應該多帶着孩子去不一樣的環境或者場景看一看,並且指導孩子與他們不喜歡的事物適當相處,多聽多看。既可以讓孩子瞭解世界的多姿多彩,也可以讓孩子瞭解與順應不同。
作為孩子眼中的大人,我們應該做到在孩子面前,不要對孩子未接觸的事物多加評判。畢竟孩子的感覺太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了。這樣做既鍛鍊了孩子的包容性,也可以讓孩子儘早的養成獨立思考能力。
三·事實與觀點之分
事實與觀點,這件事對於孩子來説是非常容易混的。簡單的例子,孩子做的這一件事非常的聰明,作為父母的你,會説“孩子你真聰明”。這句話,你説的話只是針對這件事而言表達的觀點。但孩子很容易就理解成,我非常的聰明。
這樣的心理暗示,會讓孩子對待挫折會非常的不適應與厭惡,甚至會搞一些小手段來挽救。因此,我們應該仔細斟酌的對待關於孩子每一句評價,並仔細的和他説原因。讓孩子瞭解與理解自己不是比讓他成為什麼樣的人更有意義嗎。
以上的建議,主要都是對於孩子心理與理解的調節與改變。實際上,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把教育的主要目的去想清楚、想明白。這是避免我們與孩子迷失自我的最好辦法。因此,執行前還需要我們仔細的冥想一下,瞭解到你真正的想法,才能對孩子好,也能教育出一位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