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歷史長河回溯而上,掀開其間一篇篇錦繡華章,一道道偉岸的身影、一樁樁可歌可泣的故事,其間種種皆給予中華兒女一份源遠流長的榮譽感,亦是一份寶貴的經驗,唯有正確看待歷史,方能更好的展望未來。
歷史長河諸多偉岸身影之中,粟裕將軍無疑是其中一位。將軍一生歷經大小戰役無數,為國為民建立赫赫功勳。而在他一生戎馬之中,孟良崮戰役無疑是其中一大戰果。
一、回顧孟良崮戰役
“在後來的若干材料之中,將我軍捕捉孟良崮戰機,認定為張靈甫孤軍冒進、自投羅網,這與戰場實際是相悖的……”——粟裕將軍《粟裕戰爭回憶錄》
眾所周知,正視歷史需要不帶有任何主觀因素地去看待,而不刻意捏造、抹黑敵人,亦是正視歷史的必要前提。與此同時,唯有正視敵人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一如憑空捏造、篡改歷史的抗日神劇,抹黑敵人的同時亦是對昔年間為國捐軀的將士們最大的不尊重。
那麼真實的孟良崮戰役究竟如何?張靈甫為何飲恨孟良崮?其間並非任何一方戰略部署的失誤,乃是多項緣由共同促就的一個結果,而其中不得提的便是在此之前的兩軍部署。
孟良崮戰役的發生,乃是處於國軍對山東解放區重點攻擊這一時代背景下。彼時國軍集結24個整編師60個旅45.5萬人大軍壓境,其中更包括數個精英部隊。
與此同時吸取此前戰役之中的教訓,國軍在戰略上亦是可圈可點。他們採取密集靠攏、逐步推進的策略,進一步加強兵力密度。簡而言之便是部隊與部隊之間緊密相連,相距不過十幾裏,一旦有戰事發生,附近部隊可以快速支援。
不過眾所周知,國軍內部派系林立,互相之間的協作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而這些矛盾註定了上級的指揮無法臂如指使,很難上行下效。
然而雖是如此,但這一戰略依舊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作用,面對整體實力強於我軍的國軍,如何打贏這一場硬仗難度頗高。不過歷經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陳毅元帥、粟裕將軍確定了我軍的應對措施。
“持重待機、調動敵人、創造戰機、大量殲敵。”這便是我軍的對敵策略,簡而言之便是將主力部隊不斷調動,遭遇敵人之後如果有機會便迅猛出擊,如果沒有機會便立即撤退,以此既能調動並迷惑敵人,並且能夠創造契機。
正因這一策略的有效性,我軍主力正準備向74師發起進攻之時,察覺到了對方已然洞覺且早有準備,因此迅速調轉槍頭,一舉殲滅國軍主力部隊整編72師。
在此過程當中72師不斷向周圍部隊發起求援,然而周邊部隊卻始終按兵不動,絲毫沒有援助的意圖。其間便是粟裕將軍充分利用了國軍內部存在的既定矛盾。
72師雖然是國軍的精鋭,但是卻並非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而在他附近駐紮的皆是蔣介石嫡系,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導致其餘部隊坐山觀虎,袖手旁觀。
由此矛盾實際上不難窺見國軍最終敗亡的根本,內部的腐朽與堵塞才是造就一切的根本原因。而與此同時亦能窺見粟裕將軍的指揮藝術。
此後或許是吸取了這一教訓,我軍數度進攻皆未能取得戰果。因此粟裕將軍請示中央之後,決定抽調一部分兵力迂迴敵人後方,迫使敵人兵力回撤又或分散兵力,以此創造作戰契機。
然而面對這一狀況,國軍並沒有如同預先料想的那般被調動分化,而是破釜沉舟一般向前挺進。5月10日晚國軍第48師和第7軍突然闖入我方陣地,不斷向前推進。這一軍事調動是非常突兀的,令粟裕將軍不明其意,然而此後的一件事迅速引起了他的注意。
粟裕
5月11日,張靈甫的部隊突然也動了,作為國軍的王牌部隊,他的一舉一動自然事關重大,因此得知情況的粟裕將軍下令情報部門儘快弄清敵人意圖。當天晚上隨着一封敵人電報的獲取,敵軍的意圖昭然若示。
敵人期冀以74師作為尖刀,其餘部隊從旁輔助,直取我軍指揮陣地。毫無疑問這一策略是極具威脅的,若非那封被破獲的電報,這場戰爭的走向尚且兩説。
此後我軍在粟裕將軍的指揮下開始調動,在此過程當中粟裕將軍完美隱藏了部隊調動的意圖,通俗來講就是“裝不知道”。然而一番調動過後,我軍切斷了張靈甫部隊與其他部隊的聯繫,將之徹底殲滅。
當然,這一過程當中國軍未能作出及時反應,亦與上述內部矛盾有關,不僅軍隊之間,包括軍隊最高決策層同樣如此。由此張靈甫命喪孟良崮。
這場戰役的結果便是3萬餘參戰國軍被俘虜近兩萬人,其餘人等全部被殲滅。而解放軍方面傷亡共計一萬兩千餘人,其中犧牲兩千餘人。
二、最後一份體面
前文的贅述乃是站在張靈甫身為抗日名將的基礎上,為其“貪功冒進”一説作出澄清,無疑彼時戰敗的原因並不在張靈甫之身,更在於國軍內部的戰略部署以及重重矛盾。
作為孟良崮戰役的親身經歷者,秦鏡老人後來公開回憶,曾親眼見到張靈甫的遺體,而在他的回憶之中亦呈現出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主峯高地西側路北40米處,張靈甫頭朝東、腳對西,仰卧在地,胸部彈痕累累。”這是秦鏡老人見到張靈甫遺體之時的狀況。而在此之後,他同樣見證瞭解放軍厚葬張靈甫。
彼時擔任華野6縱政治部副主任的謝勝坤為張靈甫主持了入葬儀式,一口特意買來的半人高的棺材、張靈甫被整理乾淨的遺容與傷口、因沒有合適國軍裝而為他換上了嶄新解放軍裝……一切的一切皆可窺見解放軍對張靈甫的一份尊重。
而之所以如此與上述作出澄清的根源相同,昔年間張靈甫抗日有功,雖然此時站在不同的立場,但是亦不能否定他的那份功勳。而解放軍方面如此認為亦如此踐行,在艱苦的條件下儘可能給予了他一份尊重。
此後在孟良崮國軍指揮所舊址,一座張靈甫紀念碑拔地而起,或許初衷只是紀念張靈甫抗日有功,但是這一舉措卻引來了社會當中激烈的方向。一如粟裕將軍之子粟戎生中將:在孟良崮遺址紀念張靈甫?絕不能玷污這個紀念地!
粟戎生
三、是否應當立碑?
粟戎生將軍提出,如果只是張靈甫的親人到孟良崮地區祭奠,那麼是值得尊重且無可厚非的。但是將之作為景點引攬遊客參觀,此一行為無疑會傳達對歷史錯誤的解讀以及價值觀念的歪曲。
一如上述張靈甫於抗日有功是不可否定的,站在彼時民族的立場上,他也稱得上是一位民族英雄。但是在孟良崮戰役遺址之中樹立紀念碑,這一行為顯然是不恰當的。
在解放戰爭之中,張靈甫無疑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換而言之於民族上我們是統一戰線的,但是在國家基礎上,我們是站在對立兩方面的敵人。如果為張靈甫立碑,的確是對為民族犧牲先輩們的一種慰藉,但與此同時那些為國家犧牲的先輩們又將置身於何處?
張靈甫抗日有功,但是在孟良崮戰役當中,若非他負隅頑抗,又怎會造成無數我軍將士的犧牲?如果在孟良崮為張靈甫立碑,那麼我軍彼時在孟良崮戰役當中犧牲的先輩們,他們的犧牲是否就失去了意義?
縱觀中國近代歷史,抗日戰爭之中,國共兩黨基於民族觀念為國而戰,歷經艱苦磨難之後驅逐日寇帶來了民族的勝利,而對於身處於這一歷史環境之中的兩軍,可謂皆是民族的英雄。然而待到解放戰爭之時,站在同一民族的基礎上,兩者之間的戰爭乃是手足相殘。
但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這一場戰爭乃是時代的選擇。國家想要強大唯有民族得到統一,上下齊心協力。
彼時在百廢待興的中華大地上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是既定的歷史走向,而達成這一目的的途徑絕不僅有戰爭,但是國民政府依舊發動了戰爭,此一舉措換而言之便是對整個民族的背叛,有悖於民族團結的根本。
而正因背叛了民族,方才受到人民的抵制,以至於我黨我軍的最終勝利。在這一過程當中,包括張靈甫在內的國軍,雖然他們有着昔日的功勳,但同樣有着此時的過錯。
總而言之,於民族立場上張靈甫等乃是我們的英雄,於國家立場上亦是不折不扣的敵人。在通俗觀念之中,國家利益是高於民族利益的。而張靈甫紀念碑的樹立,有益於民族利益卻有悖於國家利益,那麼是否合適已無需多言。
張靈甫
我們青年人受到的教育之中,國家利益至高無上,與此同時我們亦感念於我黨我軍以及那些屹立於歷史之中的背影,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建立了新中國,由此換來了時至今日中國的富饒強大。
相較於張靈甫,我們更應感念的乃是孟良崮戰役當中我軍陣亡的將士們,沒有他們便不會有新中國,沒有他們更不會有我們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