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的初心面對“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不是上名校的跳板

據教育部數據,2020年,我國高考全國報名總人數為1071萬,而“強基計劃”的報名人數超過30萬,即每100名高考考生中就有3名考生報考了“強基計劃”,熱度不可謂不高;同時,“強基計劃”最終錄取約6000人,錄取比例不足2%,競爭也不可謂不激烈。但“強基計劃”為何報名沒有達到當年自主招生動輒百萬的規模,在校考環節出現考生放棄考試和在新生入學後組織二次招生?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部分考生出於功利性目的報考“強基計劃”,而非對基礎學科志趣堅定,是故中途易轍。筆者的研究團隊發現,存在為數不少的中學和高校招生工作人員,對該政策的內涵缺乏足夠認識。將“強基計劃”看作自主招生的等價替代物,看作是衝擊名校的機會或者高考成績不高的兜底的手段,更有甚者向學生傳輸誤導性信息,例如,“報考‘強基計劃’不但成本低,而且可以多加一層‘保險槓’”,“先通過‘強基計劃’進名校”。而對志不在基礎學科的考生報考“強基計劃”可能存在的隱患三緘其口。在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下,高考具有“指揮棒”的作用,牽制學生一切與升學有關的行為。於是,考生、家長和學校不在意學生是否真正對基礎學科感興趣,是否有志於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只將“強基計劃”作為跳板,蜂擁而上。由於“強基計劃”校測在高考出分之後,部分志向不堅定的考生一旦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便會立刻放棄“強基計劃”,轉投其他名校或熱門專業,這也成為導致放棄考試現象產生的原因。

其次,“強基計劃”與新高考改革政策目前缺乏相互嵌合。新高考改革已經在許多省份逐步鋪開,是考生進入大學的最主要途徑;而“強基計劃”屬於新事物,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環節,理應與當前新高考改革進行政策協同和相互嵌套。但新高考改革本質是多元教育理念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賦予學生自主選擇權,促進學生人格養成的改革。學生可以根據學科特長和興趣愛好選擇自由組合選修科目,類型可達到二十餘種,而不用受傳統的文理學科邏輯的束縛。但“強基計劃”的出發點是國家戰略發展需求,致力於破解基礎學科“卡脖子”難題,其在人才選拔上是圍繞基礎學科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基礎為邏輯起點,以學科為中心進行甄別,對考生校考科目做了嚴格限定,例如,清華大學的基礎理科組的校考科目要求學生必須考數學、物理和化學,即傳統理科組合。許多自由選科組合的考生,對“強基計劃”的校考科目望而卻步,導致最終放棄校考。而今後,隨着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這將會對政策之間的協同性提出更高要求。

以教育的初心面對“強基計劃”

對“強基計劃”,絕大多數試點高校秉持了寧缺毋濫的原則,嚴把高考招生門檻,確保進入“強基計劃”學生的質量。因此,從進入高校的新生中補招一批有志趣、有天賦的生源,不失為一項有效舉措。

總的來看,對於“強基計劃”我們其實不必擔憂“遇冷”,而要警惕“過熱”。因為“強基計劃”不是跳板,不適合所有考生,我們需要共同營造冷靜、理智、踏實的輿論環境,關注“強基計劃”是否招收到了符合其目標定位的學生,那些真正有志於強基計劃的學生是否能夠進入該項目。選拔真正對基礎學科“心中有志,眼中有光”的優秀學生,應該是“強基計劃”的重中之重。

“強基計劃”需要心中有志、眼中有光的學生

首先,“強基計劃”服務於國家發展基礎研究,系統性重塑拔尖人才培養體系的戰略需要。基礎研究是知識的蓄水池和技術創新的源頭,知識生產、生產力發展都有賴於基礎研究的推進。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顯著突破,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這與基礎研究發展遲滯以及基礎學科人才存量不足密切相關,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培養一批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成為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最佳路徑。在“強基計劃”出台之前,我國拔尖計劃在人才選拔和培養環節存在一些誤區,如缺乏對學生基礎學科研究志向、社會責任感和學術使命感的培養,也忽視對學術探究熱情的激發和保護,使學生對基礎領域知識探究望而卻步。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基礎學科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對拔尖人才培養體系進行系統性重塑。“強基計劃”通過精心的制度設計,並集中優質資源,勢必能夠將有志趣、有天賦的拔尖學生培養成為未來基礎學科領域的棟樑之材。

其次,“強基計劃”回應了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需求。新高考改革實行至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依然有改進的空間,如綜合評價制度剛性不足,評價的某些政策取向隱秘;在選科制和等級賦分機制的疊加作用下,催生了“田忌賽馬”的選考博弈,物理和化學等傳統容易聚集高手的基礎學科遭遇“納什均衡”式的損害,導致中學人才培養與高校對學生知識結構需求之間匹配錯位,在隨後的培養環節出現“瘸腿”現象,不利於我國基礎學科積聚發展潛力。對此,需要進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制度,從頂層設計上加以規制。

最後,“強基計劃”反映出我國教育的特性和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問題。因此,高等教育應當主動適應經濟發展需求,人才培養的方向和內容應與社會關係相協調,這一思想為“強基計劃”要求高校在國家發展的關鍵領域安排招生專業,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拔尖人才提供了最深層的哲學基礎。

優化政策,讓有抱負的學生敢於報考“強基計劃”

首先,在“強基計劃”的政策制定中,高校要承擔起重要的責任。“強基計劃”的一大特色在於貫通人才的選拔、培養、輸送,但部分試點高校對學生入學後如何進行個性化培養、精準化輸送等方面還需要做更好的安排與規劃,從而使“強基計劃”政策在落地過程中彰顯出“一校一策”特點。試點高校要加強對“強基計劃”學生的選拔機制,包括高校的選拔方式如何綜合運用,如何更科學地進行校考,從而有效地進行人才的區分和鑑別;對進入“強基計劃”學生的培養計劃要儘可能完備、詳盡,並使其呈現動態式不斷優化狀態。包括對學生入校後課程體系的設計、各項資源的支持等;對於學生未來的輸送,要提供多元化的引導,包括就業資源的支持、本碩博一體化培養的整體規劃等。同時,針對家長和學生對未來職業發展、就業前景的擔憂問題,筆者建議對“強基計劃”學生,實行“訂單式”輸送和培養,進行“沉浸式”持續、深入的學習與研究,減輕其就業、擇業負擔,讓人才得到高效的成長和發展的保障。讓真正對基礎學科有興趣、對關鍵領域的攻堅有抱負的學生“敢”於報考強基計劃。

其次,中學應當不斷提高政策解讀能力,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學應當主動學習領會“強基計劃”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和內涵,站在客觀和理性的立場向學生正確、全面解讀政策,而不是為了升學率和名校率,一味鼓動所有學生“能報盡報”。同時,中學應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強基計劃”需要學生從基礎教育階段即對未來發展有明確定位和規劃,並且能夠抱定志向扎入某一基礎學科領域深耕。但在筆者的研究中發現,一些考生對學科和專業的邏輯及規律認識不夠深刻,自身的學術偏好也處於不穩定的擺動之中,僅憑中學階段在課堂和競賽中接觸到的相對淺顯的相關知識判斷自己與基礎學科的適切性,進入大學後可能發現與實際大相徑庭,從而導致對所學專業缺乏興趣。這不僅是“強基計劃”獨有的問題,隨着新高考改革的推進,專業選擇前移是普遍趨勢。考生甚至在高一年級就需要根據特長和興趣確定考試科目乃至未來從業方向,這對於對學科認識還不成熟的學生來説容易產生盲目性。因此,筆者建議中學應當藉此契機,在初高中階段探索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加強對學生開展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科內涵,以及自身的特長和偏好,從而理性選擇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同時,在政府監管下,相關部門也應不斷推動教育諮詢向市場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由專業的社會諮詢機構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諮詢服務,以提升考生和家長決策的有效性。

再次,加強大中銜接和考招培統一協調。“強基計劃”是我國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考試、招生、培養為一體的拔尖人才培養項目,因此需要多部門、多階段的協同合作。如前所述,目前“強基計劃”還未與新高考改革方案完全嵌合。部分自由選擇選考科目的考生勢必無緣“強基計劃”。筆者建議中學在高中低年級階段對學生進行分流引導,根據試點高校的報考要求,指導在基礎學科上有特長並願意投身國家重大戰略領域的學生有針對性選科,並在高中階段對其基礎學科加強訓練,同時強化價值塑造和志趣養成,促進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工作。有條件的中學也可以與試點高校進行對接,在寒暑假組織這部分學生參與試點高校的夏令營或其他學術活動,幫助學生近距離了解學科特徵,儘早培養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親和感和興趣。

最後,“強基計劃”要致力於扭轉片面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做法,探索綜合素質評價方式。試點高校的學校考核均為綜合能力測試,重點考察學生的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和非認知因素;以素質評價檔案為參考依據,考查學生中學階段的全過程表現,這就要求基礎教育走出知識本位,拋棄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積極尋求育人理念的轉變,以全人教育為目標,開展素質教育,拓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及其與客觀世界的關係,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此外,“強基計劃”在選拔錄取環節取消論文和專利加分,但為單科特別優秀的學生開闢破格錄取路徑,也要求基礎教育擯棄浮躁和功利性做法,迴歸教育初心。(作者 閻琨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32 字。

轉載請註明: 以教育的初心面對“強基計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