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道德經》。
做人、做事都要學會圓滑,若是剛強的性格,容易得罪人,遭人記恨、陷害。有時候退一步方可海闊天空,磨刺刀也是一樣,越是鋒利的刺刀,反而自己死得越快,這都是抗日老兵總結得來的教訓。
白刃戰有着悠遠的歷史,自從人類誕生文明以來,就已經開始了白刃戰,古代大型戰爭當中,拼的都是白刃戰,春秋戰國期間,魏國吳起推動變法,魏武卒可謂所向披靡、在白刃戰當中魏武卒曾以5萬士兵擊敗10萬秦軍。
古代的白刃戰,不僅要強大的身體素質,更是要配合陣法,胡服騎射、秦國鐵衞都是如此,宋、明時期白刃戰發生了改變,火銃誕生了,熱武器的出現改變了白刃戰格局,明朝還在鐵銃上安裝矛頭,這應該是最早的刺刀了。
19世紀,刺刀為了滿足西方列強爭霸全球,也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刺刀刀刃在20寸以上,它可以裝上步槍到刺刀,也可以取下來當軍刀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熱武器雖然得到了發展,但是白刃戰依舊還在上演,特別是中國戰場,我軍裝備水平確實有點差,為了彌補這種差距,自然要靠白刃戰奪回一定的優勢。
特別是衝鋒的時候,衝鋒前還能開槍,若是和敵人糾纏到一起,就不能開槍了,以免誤傷戰友,那雙方都只能靠白刃戰取勝了。
那為什麼刺刀越鋒利,反倒自己死的越快呢?
越是鋒利的軍刀,往往就經常磨,軍刀刀身難免會越來越薄,雖然鋒利,但不利於在戰場拼殺,若是對方刀身粗,力氣大,刺刀多砍幾下就要折斷,或許你能迅速砍殺幾個日本鬼子,但越細的刺刀越是不利於長時間作戰。
這一點宋哲元的大刀隊就克服了這個缺點,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一向很強,又非常重視拼刺技術,單純的跟日本人拼刺刀前期根本打不過,然而大刀隊反其道而行之,長城會戰大刀隊也是威震天下。
我們日常用一些水果刀、菜刀都要鋒利一點,但是戰場上還是不能太鋒利,不知道你有沒有用菜刀切過肉骨頭,若是太薄、太鋒利的刀身,砍進去很容易造成刀缺口,這時候拔出來就非常麻煩了。
即便沒有造成缺口,若是刺刀太鋒利,也會一瞬間就刺入敵人的身體,這時候想要拔出來需要一定時間,若是敵人想要反擊,也會提起刺刀,這樣一來就是兩敗俱傷。
要想在白刃戰上取得優勢,刀身一定要長,彭雪楓就設計出了一款被稱為“雪楓刀”的馬刀,刀身很長、重,能增加橫劈威力,1942年洪澤湖地區沙山集一戰中,彭雪楓的騎兵團靠着這把雪楓刀,9分鐘將300日軍砍殺了大半,完全是壓倒性勝利。不過雪楓刀後來還是失傳了。
在戰場拼刺刀最重要的還是磨刀尖,其次是刀刃,刀背儘量保持厚度,一來可以防止被折斷、二來刀刺入敵人時,也不會一下全沒入身體。
十四年抗戰,並非抗日神劇中那般簡單,那是一段用血寫的歷史,民族的壯歌。在十四年中,有無數的國人踏上了戰場,為死去的家人而戰,為被侵略的家鄉而戰,也是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