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張思維導圖,幫助孩子改掉學習中的10大壞習慣
學習無計劃
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優秀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學年有學年的總目標,學期有學期的規劃,每週有每週的計劃,每日有每日的任務。
學習不定時
知識是日積月累起來的,人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習內容灌輸到大腦裏去,飢一頓飽一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是事倍功半。
學習不定量
要想較好地掌握知識,必須靠每日的知識積累,沒有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飛躍。靠集中複習、臨考突擊學到的知識,不但數量少,而且質量差,經不起嚴格的檢驗。
學習馬馬虎虎
不少孩子都有馬虎的毛病,如果家長不加註意、不予重視,學習效果勢必會受影響。
學習時一心二用
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成的基本學習習慣,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不懂的東西也不問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完善知識的過程,聖人都説“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況且還在求學中的學生?家長要提醒和鼓勵孩子大膽主動提問。
有錯也不改
學習一個不斷補漏洞的過程。一門課程,你的知識漏洞越少,説明你學得越透徹,那些考試時出錯的地方往往是知識漏洞較大的地方。
課前不預習
預習歷來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要求,孩子在上課前沒有預習,聽課時對老師所講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會大打折扣。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課堂45分鐘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指路人,如果課堂學習的重點、難點,孩子搞不明白,課下就可能得花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
不復習就做作業
作業需要學生儘量獨立完成,它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如果孩子長期不求甚解地應付作業,就很難起到這些作用。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