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我們現在在談論中華文明的時候,提到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這幾個地方:山東(因為這裏有孔子)、陝西(因為中國最開始是從這裏統一的)、河南、河北(因為這裏是中原,是華夏文明的腹心),其實有一個地方,它叫山西,一直被我們所忽視。
現在的山西,或許除了煤、醋這些東西給了我們一些印象之外,很少能夠引起我們的關注。但是在歷史長河之中,山西一直扮演着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這片土地上衍生無數可歌可泣的的故事和人物,這片土地背後的文化和它身旁的太行山一樣挺拔堅毅。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幾乎在每一個歷史關鍵路口,我們都一定能夠看到“山西”的身影,併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主要還是山西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歷史使命,山西曆朝歷代都是拱衞中原大地的重要屏障,所以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戰役都是圍繞太行山及山西而展開的。

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山西的簡稱是“晉”,這其實與我們今天要聊的國家有關。晉國,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和意義是非同尋常的,它不光是山西這片土地上最輝煌的獨立政權,它的解體和歸流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歷史的發展趨勢。
我為何對春秋時期的晉國有如此高的評價和認同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強極一時嗎?顯然並不是,因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登上霸主地位的是東方的齊國。齊國雖然率先強大,也一直強大,但是我們知道,齊魯大地在周朝分封天下的時候,並不是王室的封地,而是姜子牙的封地,而晉國卻是周天子的姬姓血脈的封地。從文化血脈和正統的角度來説,晉國比齊國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晉國最大的歷史功績,在於在中華文明最開始萌發興起的時候,起到了保護火種、維護正統的作用。在整個春秋時期,晉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代表着華夏正統,以中神通之姿獨挑東夷(齊)、西戎(秦)、南蠻(楚)、北狄(遊牧民族)。可以這麼説,如果沒有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華夏文明秩序絕對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中原文明能否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或者源頭將會是一個大大的疑問號!
在華夏文明還是一個初生的嬰兒或者一個稚嫩的孩童時,正是晉國扛住了風吹雨打,給它成長和成熟的時間和空間。春秋時期的晉國就是當時華夏文明的核心和精華所在,而且晉國在血統上和周王朝是一脈相承的。晉國包括今天的山西全境,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陝西東部和山東西部,國力之強,超乎想象,用超級大國這個概念一點也不過分。這一點,聯想到其解體後的韓、魏、趙三國都位居戰國七雄之列,就可以略見一斑了。

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不過,萬事萬物都必然遵循“盛極必衰”的普遍規律,盛極一時的晉國到了春秋晚期,也終於到了疲憊的邊緣了。它的主人晉侯(稱王的時代還沒來)已經對控制這個超級大國感到有心無力了。
為什麼這麼一個強國會逐漸失控呢?我在前面的文章裏説了,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產力方面的原因。
首先來説説制度方面的原因,周王朝實行的封建制度,實際上是縱容層層獨立的。這就導致周天子在西周三多年後逐漸被諸侯們架空了。以此類推,那些諸侯也必然會被他們手下的大夫們(卿)架空,春秋末期,這種歷史趨勢已經不可阻擋。
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導致底層結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越有實力就越容易實現野心,在農耕技術和冶煉技術得到突破性發展的春秋晚期,吃飽了找事幹的人性惡念又在發揮作用了。

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當然,晉國王室被架空也有一些他們自身的主觀原因,這些原因成了歷史主流中推波助瀾的重要因素。比如晉國王室同室操戈的情況特別嚴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就曾逃亡國外長達19年。晉文公執掌權柄之後,痛定思痛,決心防患於未然,於是對晉國王室家族又開始新一輪的清洗和流放。
從晉文公時期開始,原來晉國的執政官(類似於後來的宰相,今天公司的總經理)一直由晉國王室家族人員擔任,變成了異姓貴族的舞台。
晉文公這麼一改革,雖然解決他心中暫時的切膚之痛,但也為晉國的最終命運埋下了伏筆。這些執政官依靠着他們的政治地位不斷髮展自己的階級和家族勢力,在王室之外形成了一個新的強大利益集團(卿,後來也叫士族集團),王室和士族之間的相生相殺,也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主旋律。

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到了春秋末年,晉國的晉侯就像一個沒有了話語權的家長一樣,成了一種擺設,一如當年和當時的周天子一樣。所不同的是,周王朝是被大小几十個諸侯架空了,而晉侯是被幾個勢力強勁的家族和勢力集團架空了而已。當時,活躍在晉國權利中心的主要有六家,史稱“晉國六卿”,他們分別是智氏、中行氏、範氏、韓氏、魏氏和趙氏。
這六家名義上是晉侯聘請的職業經理人,卻慢慢地把他們的勢力範圍變成了六家獨立子公司。這個時候晉侯的直轄地盤已經是少得可憐。晉侯在自家的劇組中,已經從當初的製片人、導演、主演一肩挑的狀態,滑落到成了劇務、羣演甚至觀眾這麼一個角色,當然還掛着名義上的製片人。
割據勢力瓜分中央政權,這在歷史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所以,晉國被晉國六卿瓜分了,也是可以想象的。只是,我們最終所熟知的歷史並不是六家分晉,而是三家分晉。那麼分晉的三家究竟是哪三家呢?其餘的三家又何去何從了呢?

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這一個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複雜的過程,説來話長,所以暫時按下不表。先説説最後存活下來並自導自演了“三家分晉”的好戲的是韓、魏、趙三家,這三個解體在戰國時代都是戰國七雄之一。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晉國實力是多麼的強勁,而且,整個戰國時代,六國抗秦的歷史主流,幾乎都是以韓、魏、趙三國為載體而完成的。
當韓、魏被秦國教訓得服服帖帖的時候,是趙國依然堅挺着抗秦的脊樑,為戰國的歷史增添幾分悲壯的色彩。當趙國經歷長平之戰,遭受了慘重的打擊,秦國一統天下的腳步就幾乎無法阻擋了。
所以,縱觀整個戰國曆史,幾乎是晉地的分裂開始,也幾乎是以晉地的消亡而結束。這幾百年的歷史中,三晉大地上的旗幟是華夏文明當之無愧的核心和精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18 字。

轉載請註明: 盛極一時的晉國為何會解體戰國七雄中的三家因此而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