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90仍在學習,潘垣一生服務於國家需求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6月25日訊(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王瀟瀟)6月25日,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出席,並被授予“傑出貢獻獎”。

他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特等獎一項,一、二等獎多項。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已88歲高齡的他,仍堅持在科研和研究生教學一線。

年近90仍在學習,潘垣一生服務於國家需求

潘垣院士走紅毯。 記者何曉剛  攝

懷着赤誠報國心做科研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讓苦難在我的祖國重演,要讓我的祖國強盛起來,不再受外侮欺凌。”兒時經歷過民族災難的潘垣,幾十年來始終如一秉持報國情懷,緊盯國際學術前沿,前瞻國家重大需求,追逐着一位戰略科學家赤忱的中國夢、強國夢。

他是磁約束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專家、強磁場與脈衝功率技術專家、高電壓電器技術專家,我國磁約束核聚變和大型脈衝電源技術的主要開拓者。

在磁約束核聚變方面,他在等離子體破裂抑制與緩解這一國際前沿科學問題上作出突出貢獻,牽頭設立的華中科技大學J-TEXT聚變裝置被遴選為ITER(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的全球四大預研裝置。近年,他還創新性地提出氘氘核聚變中子源與氘氘核聚變能源科學工程方案。

在脈衝強磁場方面,他針對多磁體合成脈衝強磁場,首次提出去耦技術,針對平頂脈衝強磁場,首次提出線性迭加合成技術,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提出並指導“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後兩期科學工程建設,已被國際權威專家評為“超越國際同類水平”。

在脈衝功率方面,他研製成多種脈衝功率電源系統,不僅成功用於國防軍工,還成功用於油、氣增產新技術。大幅提高了克拉瑪依、大慶等老油田的產量。

在高壓電器方面,他帶領團隊研發的110kV、220kV交流斷路器和500kV交流限流器,指標均處於國際領先,研製的創新型500kV全機械式直流斷路器已成功用於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該電網屬國際首創,解決了多年困擾我國的大規模風電併網問題,確保了綠色環保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勝利召開。而該電網也源於他向中央的建議報告。

長期科研工作中,潘垣始終把個人追求同國家追求高度統一,堅持“四個面向”,倡導並推進“電氣化+”的學科發展戰略。他曾表示:“雖然我的追求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但是有一個核心沒變,那就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倡導“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

“潘院士有一個理念: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這也是我們的座右銘。”華中大電氣學院教授袁召與潘垣相識15年。三年前,他作為院士團隊的一員,成為北京冬奧會“張北柔性直流電網”項目的主要參與人。

袁召介紹,項目背後存在一個重要的技術瓶頸:高可靠性的直流斷路器的研發,這也是團隊的重點攻關內容。

此前,國家電網使用的多是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依賴國外原理和核心部件,且價格昂貴。潘院士提出,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經濟成本更低的、可大規模推廣的全新機械式直流斷路器,改變依賴國外技術的瓶頸,“研發出更好的直流斷路器”。

“這項工程技術難度大,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我們只能通過無數次計算、實驗,不斷優化改進。”袁召説,項目研發難度很大,三年的刻苦攻關,團隊反覆研討、反覆設計,最終研發出世界首台500千伏電壓等級工程化應用的機械式直流斷路器,並於2020年6月在“張北柔直工程”中成功投運。它不僅帶動了直流斷路器新設備產業的發展,形成產值上億元,更大幅提升了我國高端電力裝備的國際影響力。

“我們時常會聚焦科學的‘無人區’,潘老師是為我們引路的人,帶着我們攻關克難。”談到這位耄耋之年仍堅持科研的科學家,袁召滿臉欽佩:“老前輩一生心繫科研,我們年輕人又有什麼理由懈怠?”

年近90仍在學習,提出“電氣+”育人理念

雖然已是高齡,潘垣仍心繫科研一線。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李亮教授説,院士常常一大早就到辦公室門口,找他們商量科研方案。

李亮主持建設了教育部高校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這項由潘院士提出並指導的科研工程,大到設計方案構架,小到裝機器、擰螺絲,都是科研團隊自主完成。如今,李亮正在籌備制定強磁場優化提升二期建設方案,“我時常會想起潘院士‘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的科研理念,在國際賽場上,我們要做得更好、更領先。”

如今,潘垣仍在不斷學習。據學生們介紹,他每天都要閲讀當天的重要新聞,從中獲取前沿訊息,找到可能的科研方向。滿頭銀髮的他聲如洪鐘,走起路來比很多年輕人還快。

2021年,潘垣以第一作者撰寫論文《面向“電氣化+”的電氣工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芻議》,倡導並推進“電氣化+”的學科發展戰略。他結合最時興的“互聯網+”概念,提出探索“電氣化+”的電氣工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重構的思路,構建“厚基礎、寬領域、跨學科、重實踐”的課程體系、讓電氣學科這一門傳統學科,適應時代變革,培養交叉學科人才。

在一次講座中,他提到:“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我要了解國家的重大需求在哪裏。我仍然在學,不斷地在學。”他寄語當代青年人:“個人的追求必須跟國家的追求高度統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編輯:丁翾】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97 字。

轉載請註明: 年近90仍在學習,潘垣一生服務於國家需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