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不是4歲、也不是5歲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越早開始識字,對孩子的智力水平發展越有優勢,有這種想法的家長通常孩子在兩歲左右,有的孩子一歲前就開始識字了,家長會給孩子買繪本在睡前給孩子解讀,甚至外出逛街時也會抓住機會教孩子識字。

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識字時採用死記硬背方式,這種方法效果實際很差,也會損害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扼殺了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

讓孩子識字並不是上學以後的事

與讓孩子早識字的家長不同,有些家長認為,識字對學齡前兒童來説太枯燥、太抽象,在幼兒階段不應該識字,識字是小學階段的任務。

晚些識字並不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發展,清朝的戴震9歲時才會説話,10歲時才入私塾讀書,後來他卻成為集哲學家、數學家、訓詁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為一身的學者,北京大學副校長陳章良教授在7歲之前也不識字,而且不到30歲就成為博士生導師。這説明,識字早晚和以後的智力水平及成就沒有聯繫。

但有早教研究顯示:3歲前沒有開始識字的幼兒容易患語言“小兒麻痹症”,這會導致進入小學後閲讀困難,適應能力差,影響智力發育,0到6歲大腦處於記憶能力最強階段,是識字的關鍵期。由此看來,學齡前識字還是有必要的。

到底該不該教孩子早點識字?順應規律結合實際

漢字是音、形、義有機聯繫的符號刺激物,幼兒學習漢字有利開發右腦,而右腦的開發對兒童智力發展有決定性意義;0到6歲學會2500個字,能提高幼兒自主閲讀的能力。同時,3至6歲的幼兒正處於興趣廣泛、精力旺盛的年齡,而閲讀可以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

如果家長將識字早晚作為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標準這是很片面的,3歲前兒童思維是以直觀行動思維為主,思維離不開具體事物和動作,不可能通過抽象概括認識事物的本質。即使能認一些字,也只是機械記憶而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好學,打下良好基礎,教孩子識字不僅要順應兒童學習的規律,更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這需要父母對孩子多觀察、多瞭解,培養孩子對識字、對學習的興趣。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