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蘇軾(蘇東坡)是一個大文豪。
但實際上呢,文章詩詞之類不過是蘇軾的微末之技,不只是蘇軾,就是歷代文人騷客,奉行的也都是治國平天下的大志。
在他們看來,那些才是大事業。
其中的區別大概是,有人只是泛泛之輩,有人卻是有真才實學,而蘇東坡無疑就是後者。
雖然是政敵,但宰相王安石對蘇軾是由衷的欣賞,他贊其為幾百年一出的天才,“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政治,軍事,民生,天文地理,兵法韜略,琴棋書畫,蘇東坡可謂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就是養生之道,蘇東坡也是知之甚詳。
人體養生的根本關鍵,不過是“動、靜”兩字。身體的一動一靜,得以平衡,則身體康健。
據史料記載,有一次王安石就以“動靜”二字問及眾人,結果眾人的回答讓他大失所望,恰好蘇軾來訪,問之,蘇軾回答説:
“精出於動,神守為靜,動靜即精神也。”
王安石聽了,不由大為讚賞。
神氣易動,動則耗散,所以《淮南子》裏説,“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
而精神宜靜,宜以清淨為本,但身體這個皮囊呢,要講究流水不腐,户樞不蠹,以合乎規律的運動為重。
我們都知道烏龜長壽,你看它是很少動彈,但如果你去學烏龜不動,那你身體直定是會出毛病。
為什麼呢,烏龜的骨骼、殼子是在外面的,而人體的骨骼是在裏面的,它們的運作規律是極為不一樣的,老話説,坐着不動骨頭生鏽,就是這個道理。
人體必需要有適當的運動才會健康,運動可以讓精血健旺,精神煥發,所以少林寺那些天天打坐的和尚也要有經常練習拳法。
精神離不開動靜適宜。
清代的鄭板橋就深明其中的關竅,我們看他自己在六十大壽時的《六十自壽詩》就知道了: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餘錢,甕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葉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達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閒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興要闊,皮要頑”,就是動靜之理。
都説文弱書生,但如果身子骨太弱,不説去做官,就是讀書都難以大成。
在古代,讀書人去參加科考可不像現在啊,一門一門的去考,而古代的讀書人進考場是不到交卷時間出不來的。
比如考舉人、進士,那都是一人一個號子,一呆就是兩三天,在那種封閉、壓抑的環境裏勞心費神,要是體力跟不上,根本堅持不下來。
除了科考,還有做官也需要你的身子骨硬棒才行
中國疆域大,在古代交通也不方便,皇帝要是一個看你不順眼,把你貶謫遠遠的,一路都是荒郊野嶺,一個不小心就得廢在上任的路上,話説這樣的事情是常有發生的。
明代的王守仁(王陽明)因為得罪了皇帝和大宦官劉瑾,從京城被趕到了貴州龍場當驛丞,那時可是一個蠻荒瘴癧之地。
在龍場的時候,王陽明就曾遇到過一個從京城而來帶着一子一僕去上任的吏目,結果呢,三人先後病死,還是王陽明埋葬了他們,並寫了一篇「瘞(yi,埋葬)旅文」
裏面有這樣一句話:
夫衝冒霧露,扳援崖壁,行萬峯之頂,飢渴勞頓,筋骨疲憊,而又瘴癧侵其外,憂鬱攻其中,其能以無死乎?
所以,身體不行,當官都難。
生活寄於風雨,歲月失於道路,命運困於黨爭。
林語堂這句話説的是蘇東坡一生的遭遇。
二十歲的時候,他和父親及弟弟一起去趕考,蘇軾高中第二名,其文章被宋仁宗看到後,認為蘇軾有宰相之才。
但是做官以後,雖然蘇軾先後在吏部、兵部、禮部任職,但因為才高蓋世,被人所嫉,再加上他又先後和王安石、司馬光、章惇等當權者政見不合,所以屢遭貶謫流放。
為官四十年,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潁州、揚州、定州、黃州、惠州、儋州......都留下了蘇軾的足跡。
期間還有下獄之憂患,有貶謫之奔波勞頓,要是一般人,早就給折騰死了。
蘇東坡被流放到海南的時候,給友人寫信:“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耳。”
其飢寒之狀,躍然紙上。
在臨終之前,他曾作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可以説,蘇東坡的仕途,就相當於是他的一部流放史。
而雖然是這樣漂泊流離的境遇,蘇東坡卻身體沒有染上大患,直到六十三歲才去世。在古代,五十就算是長壽了,畢竟古人沒有現代的物質條件。
論及蘇東坡的養生之道,有兩個概要。除了他給王安石的那十四字真言,還有他的《記遊松風亭》也是養生的真義。
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勾之魚,忽得解脱。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這是蘇東坡在貶謫到廣東惠州時的一篇遊記。
其時,他的境況非常不妙,自政敵章惇為相後,蘇軾先是知定州,後謫知英州,未到任再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
打擊接踵而來,兇險萬分。可就是這樣的打擊下,才見蘇東坡的真顏色。
不要覺得這很容易,想想就可以做到,你看上面所説的王陽明埋葬的那個吏目就知道貶謫之險。
“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在生死存亡之際,一般人會怎麼做?是憂愁嘆息,還是機關算計?
蘇東坡的做法是玩,去遊山玩水,“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説來簡單,真臨事時,又有幾個能夠做到的?
“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説的其實是精神修養的功夫關竅。
是活在當下,是心不為物轉,是“此心安處是吾鄉”,是為人處事的精要所在。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一切都是效率至上,幹什麼都是不達目的不罷休,許多年輕人、中年人“過勞死”,就是對性命過度征伐的緣由。
可是,在你忙碌於事物當中而疲憊不堪的時候,想着到達目的就休息,可逆有沒有想過“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此時此刻,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
好好想一想,你像不像一隻貪圖誘餌的掛勾之魚,難得解脱?
“動靜、精神法”和“熟歇法”,一外一內,養生之道就概況其中了。
至於養生的技術細節,蘇東坡也自成體系,如食療、調理、修煉、醫藥等皆有很深的造詣。
比如他在最困頓的時候,沒有食物果腹,蘇軾就曾帶着兒子在每天早晨對着朝陽食氣、吐故納新。
還有蘇軾在《上皇帝書》中也有介紹自己如何養生:
“人之壽夭在元氣……是以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無害者,則五臟和平而壽命長。”
至於食療,蘇東坡也有“東坡羹”、“芡實粥”等傳世。
唯一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個“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物,一生的才華和抱負沒有多少施展的機會。
至於緣由,蘇軾的朋友李方叔為他寫的祭文就是答案:
道大難容,才高為累。皇天厚土,鑑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識與不識,誰不盡傷;聞所未聞,吾將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