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觀察|謹防從“啞巴英語”變為“文盲英語”

教育新觀察|謹防從“啞巴英語”變為“文盲英語”

“為了學英語,學生和家長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英語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今年兩會,多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在義務教育階段不應再將英語設為和語文、數學等同的主課。一石激起千層浪。外語教育改革的切入點究竟在哪裏,成為連日來教育界廣泛關注的一個話題。

以等級制代替分數制

在最近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許進表示,為了上重點中學,很多小學生取得了相當於大學英語4級考試的證書。在大學裏,英語教學課時約佔總課時的10%,但英語只對不到10%的大學畢業生有用。許進通過調研發現,現在翻譯機可以提供多種語言的的口譯,包含衣食住行等領域,準確性很高且技術十分成熟。

那麼,面對口語交際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面對長期以來外語教學“戰線長、耗資大、效益低”等老大難問題,改革的出路又該放在哪裏呢?不把英語與語文、數學等量齊觀為必修主課,建言者的主要目的是為“外語熱”降温,為中小學生和家長減負。對此,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表示,中央業已出台的高考改革政策,不是讓外語退出高考,而是應該用等級而非分數作為測試標準。學生可以進行社會多次考試,獲得水平等級。高校錄取新生時,可以根據專業的需要制定外語等級的要求。這樣就不至於分分計較,也不會因外語一科成績而損害學生的總成績。

高端翻譯人才仍稀缺

閔行中學校長何美龍説,英語作為世界上最為通行的語言,是我們學習世界、特別是學習發達的西方國家文化的最重要工具。即便是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城市,英語翻譯的高端人才也是相當稀缺的。從培養體系來説,沒有一定的規模基礎,也是不可能出得了高端外語人才的。

光明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施翎説,在舊中國,外語學習是少數有錢人的特權,新中國成立後,自從建立了全國統一高考制度,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小學必修外語課,讓外語學習成為每一個孩子平等的權利。“要讓學生懷着一顆中國心去學外語,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瞭解和學習世界,也為了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施翎建議,在有條件的中學,應該為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提供多語種學習的選擇,這也是為了適應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

學説話不等於學語言

“雖然隨身翻譯軟件發展很快,使用也很方便,但它畢竟不能完全代替語言的交流,尤其不能代替精準的科技和文化翻譯。比如,我正在從事的中國典籍翻譯工作,用軟件是做不了的。”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科創始人潘文國教授説,以前比較多的是批評“啞巴英語”,學了十幾年英語卻開不了口,其實,在專業應用領域還應當克服“文盲英語”,就是隻會説一些日常用語,卻不能勝任相關專業的筆譯和寫作。因此,在外語教學領域必須確立一個基本思想,即“學説話不等於學語言”。對於小學生來説,花大量的時間學英語,其實就是在學説話,效率是很低的,如果這些孩子有機會到外語的環境裏,會學得更快。至少在小學階段,英語不應該成為核心課程。而作為一門外國語言來學,初中開始也不晚。到了高中和大學階段,外語教學的重點就不能純粹是學説話了,而應當重在提高讀、寫、譯的能力。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6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新觀察|謹防從“啞巴英語”變為“文盲英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