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為何是兵家必爭之地?遼國又是如何管理燕雲十六州的?
唐朝末期,社會動亂不堪,契丹人趁此機會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遼國。經過了幾代領導人之後,遼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尤其在吞併燕雲十六州後,遼國的實力大增。
可也正是吞併了燕雲等地,導致許多漢人被迫成為遼國的子民,而遼國也不再是隻有契丹族一個血統了,更添加了漢族豐富的血統。
一、燕雲十六州
前段時間,古裝劇《燕雲台》熱播,故事就發生在如今的北京、內蒙古一帶,而這一片區域在古代被統稱為“燕雲十六州”。一千多年前,為了爭奪燕雲十六州,遼國和北宋打了無數次戰,雙方都沒有退縮的意思,很顯然,能讓統治者如此針鋒相對、費盡心思爭奪的地方,一定格外得重要,那它重要在哪呢?
燕雲十六州的範圍,包括如今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地區,燕雲十六州地區地處險要的軍事戰略位置,燕山和太行山剛好貫穿燕雲十六州,先天性的優勢使得該地區地勢險要,大大增加了敵方攻打的難度。
不過在唐肅宗時期,燕雲十六州沒有“燕雲”二字,連“十六洲”也是剛定下沒多久的,“燕雲”二字最早出現在《宋史》之中,其中提到:“其未入職方氏者,唯燕雲十六州而已。”至此以後,民間才流傳着“燕雲十六州”的説法。
這句話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燕雲十六州並不隸屬北宋王朝的管轄範圍之內,而是被遼國領導和管理着,這個問題一直是北宋統治者的心病,那它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就不得不説一位歷史人物:石敬瑭。
世人對他有褒有貶,不過貶還是大於褒,石敬瑭既是唐明宗李嗣源的部下,也是他的女婿,石敬瑭智勇雙全,做事勤勤懇懇,堪稱朝廷棟樑之才。後來,石敬瑭經歷了戰亂頻發的五代十國時期,連續幾位帝王殞命後,李從珂成為了唐末帝。
愚昧無知的唐末帝聽從了一個手下的建議,將石敬瑭調任,而石敬瑭見形勢不妙,馬上起兵造反,讓自己當皇帝。此時有個心腹給他出主意,只要投降於契丹人,雙方達成盟約,再一起攻打大唐,就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了。
沒想到石敬瑭真照做了,他上表給遼太宗,言辭誠懇,並以“兒臣”自稱,他還懇求遼太宗派兵支援,待成功之後,就將雁門關和幽州等地一起獻給遼國,除此之外,遼國每年都可以得到三十萬匹貢帛。
值得一提的是,石敬瑭認遼太宗作父的時候,自己已經45歲了,而遼太宗耶律德光才34歲,相差整整十一歲,年紀大的人年紀小的為父,簡直是荒唐至極。
二、遼國的“一國兩制”
公元916年,契丹國建立,公元947年,遼太宗更改國號為“遼國”,從一個凌亂的部落變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契丹人一直都在和漢人打交道,由於北方地區戰火不停,許多漢人南遷,成為契丹族的一部分。
而如何管理這些遷移過來的漢人,就成為遼國統治者最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其實,早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期,他就想到了一個管理漢人的辦法:一國兩制。
阿保機不僅熟讀兵書、武藝高強,還精通漢人的詩詞歌賦和古典文化,他知道契丹與漢族有較大的文化差異,而中原地區也有很多領域遠在契丹之上。因此,在建國初期,阿保機就吸納了中原地區的律法及規章制度等,並在一些州縣和部落裏實行。
到了遼太宗這一代,燕雲十六州成為遼國的一部分,漢人的人口數量劇增,一開始,契丹人不懂得如何管理這些漢人,對他們實行殘忍的高壓政策,甚至還想通過奴隸制來管理燕雲地區的漢人。
這種不公的民族政策,自然引起了大範圍漢人的拼死抵抗,此外,漢人士大夫也對契丹族原來的政治制度很不滿意,唐朝滅亡之際,有個名叫張礪的翰林學士被迫投奔契丹,並深受遼太宗的重用。可他後來常常想從遼國逃跑,遼太宗問其緣由,才知契丹的政治制度與中原相差太遠,張礪一直無法適應。
就在遼國滅掉後晉後,張礪上書《請用漢人治中原奏》,向遼太宗申請用中原的政策來治理遼國境內的漢人。沒想到這一次,遼太宗竟然接納了張礪的諫言,制定了一個“因俗而制”的政策。
自從建立了“南面管制”後,契丹人也改變了原來的民族政策,一開始,奴隸制度導致漢人憤怒無比、殊死抵抗,只想重返中原的故土,契丹人看到了這一點,知道硬碰硬沒有任何好處。
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承天太后重新修訂了法律,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漢人,在律法面前一律平等,這一舉措大大改善了漢人與契丹人原來緊張的民族關係,維護了燕雲地區的穩定。
後來,遼國還施行了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等舉措,甚至還對遼國以外的漢人實行“招安”政策,使得宋朝境邊的許多漢人都有投奔遼國之意,總之,千年前的“一國兩制”還是取得了較高的成效。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