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考三分報!高考填報志願別花冤枉錢,考生才是第一責任人
高考已經落下帷幕,成績公佈後,填報志願將是另一場大考,是考生和家長的心頭大事。俗話説,“七分考三分報”,考得好,還得志願填得好才行。在新高考背景下,志願填報難度陡增,傳統文理分科模式變成了專業科目組合,專業和錄取規則不斷變化,在給予考生更大選擇權的同時,也提高了選擇的難度。
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
在此背景下,各類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應運而生。既有提供一對一服務的教育博主,也有專門的高考志願服務機構。甚至還有所謂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填報服務,號稱只要輸入個人高考成績,系統就會智能匹配符合學生情況的報考院校,“填報志願一鍵搞定”“分分鐘選出專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現存高考志願相關企業2033家。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高考志願服務市場還非常不規範。各類服務收費不等,少則幾百元多則幾萬元,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一些所謂的“志願規劃師”其實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只經過幾天培訓就匆匆上崗,還有一部分“志願填報專家”沒有紮實的專業訓練和背景,按培訓過的“台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一些人號稱擁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但實際上國家從沒發放過“高考志願規劃師”等職業資格證書。一些培訓機構出示的證書上,甚至有明顯的英語翻譯錯誤。而所謂的大數據填報,其實都不用去分析背後的數據是否靠譜。志願填報本質上是在綜合考慮個人成績、職業規劃、興趣愛好等因素下做出選擇,數據頂多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又如何能決定考生的專業和院校?市場背後的荒唐,由此可見一斑。
考生和家長如果把志願填報完全交給所謂的規劃師或者機構,結果很可能是花了錢,但是卻被這些機構和人員誤導,從而遭遇高考志願填報的“滑鐵盧”,沒有被理想的高校和專業錄取,造成了諸多遺憾。面對這種情況,考生和家長應當保持警醒,謹慎選擇、科學甄別、綜合運用各類第三方信息和服務,避免交了智商税還付出了巨大的機會成本。但也要看到,志願填報服務市場之所以快速發展,正是源於巨大的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對稱,由此催生了專業服務的需求。
因此,一方面,要規範志願填報服務市場,建立相應的行業標準和市場準入門檻,讓考生能夠享有優質的專業服務。另一方面,還要認識到,志願填報服務不能單純靠市場機制來解決,它要求各地各校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為考生提供志願填報的政策解讀、參考信息和諮詢指導。比如,湖南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招生政策宣傳解讀及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工作,切實為考生和家長排憂解難,包括開展覆蓋全體師生的志願填報培訓、開展志願填報指導專家講座,進行志願填報模擬演練,“手把手”指導考生志願填報操作,及時發佈招生錄取預警信息,提醒考生及家長切勿輕信所謂的“天價”志願填報指導服務等。這些要求,都直擊志願填報服務的痛點。
當然,還需要讓家長具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即不要以為花錢就能給孩子做好專業和院校的選擇,就能確定孩子的人生髮展方向,那是對孩子極大的不負責任。説到底,考生是志願填報的第一責任人。填報志願的時候,考生首先要把自己的人生方向考慮清楚,必須結合興趣、能力、性格、求職意願和就業前景等要素填報志願,絕不能把命運選擇的權利交到他人手中。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楊三喜
流程編輯: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