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莫把“琴棋書畫”課程都推給培訓市場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記者對北京市西城區3所學校的45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每名學生花費的非學科類培訓費用最少為5000元,一兩萬元屬於平均水平。“近半年來各種漲價,美術課從300多元一節漲到400元一節;舞蹈半年課程漲價1500元;硬筆書法課現在是200多元一節。”北京市西城區居民常飛原本想讓女兒對“琴棋書畫”都有所涉獵,但因為培訓費用越來越高,最終不得不放棄了“琴”和“棋”。3月13日《南寧晚報》)

説到底,“琴棋書畫”培訓市場之所以火爆,在於這樣幾個原因:其一,是實施了“雙減”政策之後,孩子有了更多的時間,家長也想讓孩子多些興趣愛好,填補這個“雙減空缺”;其二,是因為眼下的升學考試,不少地方增加了“琴棋書畫”的內容,比如音樂必須達到多少分,美術必須達到多少分。以中考為例,不少地方給出的規定是不能“低於50分”。否則文化成績再好都不能上重點高中,或者是降低了升入重點高中的概率;其三,“雙減”之後,有關部門對於社會培訓機構的課程進行了限制,學科類的約束越來越嚴格,培訓機構只能另闢蹊徑,大力推廣“琴棋書畫”的內容。

“雙減”之後的“琴棋書畫”熱,原本應該是一件好事情,那就是讓孩子們有更多的興趣愛好,那就是讓孩子們能夠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是,“琴棋書畫”課程不該只是一幅“好看的畫”,不該完全推給培訓市場,如此一來會導致“雙減”政策的本義被大打折扣。

一個方面是,不應該讓“琴棋書畫”變成“雙減”之後的另一種“負擔增加”,不應該成為新的“考試指揮棒”之下的“應試教育”。不少家長給孩子花費資金參與社會機構培訓,不是為了讓孩子更加輕鬆,不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而是為了“參加考試”的,而是為了在中考中能夠多增加一點分數的。因此,有必要反思“琴棋書畫”的“應試教育”問題。“琴棋書畫”培養的應該是興趣愛好,應該是文化素養,而不能是“為了得分而學習”。

一個方面是,作為學校需要多些主動擔當。“雙減”之後,又有了“課後服務”,這個“課後服務”應該將“琴棋書畫”的內容納入其中,而不是將“課後服務”變成“另一種應試教育的課堂”,不過是“換個時間繼續苦學”,表面上叫“課後服務”其實依然是“課堂教育”換了個名字,這有違“雙減初心”。

莫把“琴棋書畫”課程都推給培訓市場,“琴棋書畫”不該都是市場化操作,孩子的“琴棋書畫”學校也該多些擔當!(郭元鵬)